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回到过去从高考开始 » 54 名单

54 名单

    当苏荀的证明步骤被帝都科学院发表到了国际数学权威学术周刊以后,如同向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枚炸弹。

    有人证明出了歌德巴赫猜想,还是一名炎黄国的高中生!

    这样的情况也被一些国家的上层注意到了,毕竟这样一位年轻的天才,无论是谁都会在意。

    年轻,就代表着以后还有发展的前景。

    还未到二十岁就可以破解哥德巴赫猜想,那么以后其他的世界难题是不是也可以被破解。

    这个想法一出,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特别是查理斯,他开出的条件非常丰厚,只要答应进入他们学校,每年不仅学费全免,甚至会支付所有的生活费,每年还会有10万英镑的奖学金,换算下来,差不多接近100万的炎黄币。

    甚至说,要是愿意加入大不列颠的国籍,可以想办法帮苏荀争取到爵位也说不定。

    这番话自然引起了其他教授的愤怒。

    他们尊敬查理斯在数学领域的造诣,可这并不代表他就可以随意的抢人了。

    当然,一切还是要看苏荀自己的意愿,否则他们说再多也没有作用。

    与牛筋大学相比,帝都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的奖励也非常丰厚,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

    苏荀并不打算去外国,哪怕条件令人心动。

    一是他的父母和妹妹还在炎黄国,就是将全家一起带去大不列颠,人生地不熟,他们很难适应。

    就是苏荀自己,前世一个人在外漂泊,就是在炎黄国内,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而且,他和查理斯教授并不熟悉,两人见面也是第一次,在不是知根知底的情况下,他也不会就这么傻傻的答应对方。

    要是去了那里,在炎黄国建立的人脉,关系,过往,都会起不到作用,那时候就是真的身不由己。

    而其他的大学,苏荀也是回绝了。

    槐江大学的条件不错,而且离苏小小就读的玉峰大学并不远,他不会放心妹妹一个人独自在外。

    考古系的冯全玉教授也和他比较熟悉,去那里应该会有所照顾。

    综合考虑下,苏荀当前并不准备改变志愿和专业。

    ......

    而先不说苏荀这边,当文章被发表了以后,在万岛之国的国家科学院里引起了一阵激烈的讨论。

    万岛之国皇家科学院成员,阿贝尔奖数学委员会成员,以及往年的数学奖得主齐聚一堂。

    “今年的数学奖得主,你们有需要提名的人选吗?”

    科学院院长将名单分发了下去,而排在里面的赫然就有苏荀名字的拼音。

    “这个人以前没有听说过,还是炎黄国的人?”

    一些成员的眼睛中露出了不屑的神色。

    “我们怎么说也不能让炎黄国的人被提名!”

    皇家科学院的成员反对道。

    委员会的成员却没有说话,他们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然而他证明了歌德巴赫猜想,理应得此殊荣。”

    一位往年的阿贝尔奖得主开口说道。

    “我们不应该因为国家和种族问题而产生歧义。”

    作为学者,摒弃除学术以外的成见是最基本的原则。

    众人争吵的面红耳赤,焦点围绕在苏荀的身上,还有人怀疑他是不是盗取别人的论文。

    “够了,都停下。”科学院院长喊了一声。

    要是再这么下去,这群人非得打起了不可。

    “历代的阿贝尔奖得主都没有能够证实哥德巴赫猜想,要是不提名他,恐怕不会服众啊。”

    科学院院长叹气了一声。

    “我知道你们的心情,但今年的提名名单,无法找到比这更有成果的数学家了。”

    皇家科学院的成员沉默了,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耻辱。

    在万岛之国的大部分民众对炎黄国都抱有敌意。

    而作为皇家研究员的他们,更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炎黄国的民众,苏荀免不了躺枪。

    而坐在椅子上的查理斯心中发出了一声嗤笑。

    真是一群酒囊饭袋,凭这些不学无术的家伙也能去评价他人。

    一群连数学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在那里争吵,实在是笑掉大牙了。

    他即是菲尔兹奖的得主也是沃尔夫奖的得主。

    因为提名的原因,他又赶飞机从炎黄国飞往万岛之国,待会还要飞往大不列颠,和国际数学委员会讨论菲尔兹奖的事宜。

    “不提名这个男孩也没有关系。”

    查理斯说话了,引人众人把目光看了过去。

    “哈哈,就连菲尔兹奖的得主也这样说了,我看就算了吧。”

    “是啊,今年鹰国的数学家就不错,他们的总统还愿意给我们资助几千万美金作为研究经费呢。”

    而其他阿贝尔奖得主都惊讶的看着查理斯,没想到一个如此热爱数学的人居然会否定对方。

    “不过,我已近向国际数学委员会提名了这个炎黄国的男孩,他将作为下一届的菲尔兹奖得主。”

    皇家科学院的成员一听,纷纷皱起了眉头。

    要是他这么做,就不等于说他们阿贝尔奖配不上这个叫苏荀的人吗!

    “想提名谁,随便你们。”

    查理斯说完就走了出去,一些数学家也沉默的站起身,跟在了后面。

    会议厅中一下子就少了一半的人,只留下皇家科学院的人互相对望。

    “菲尔兹奖?查理斯不会是疯了吧,对方的年龄连二十都没有到,怎么可以将这么重要的奖项给一个连毛都没有长齐的小子!”

    “可我听说,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证中还包含了黎曼猜想的内容,就连这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都有意颁奖给对方。”

    皇家科学院的人沉默了,一次性能连续获得几件国际性奖项的人,上一个还是刚刚离席的查理斯的女儿。

    他们心中哪怕有再不甘,也只能同意。

    因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里面的内容可不是只和素数有关,运用到的理论和知识已经可以单独生成一门数学的体系。

    或许不久,课本上就会出现以苏荀命名的定理或者公式。

    最终,科学院院长开口了。

    “就选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