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源阳之子 » 第五十六章丰收

第五十六章丰收

    在今年夏季的时候,望北县收获了一次小麦。

    小麦收获并不丰厚,每亩平均下来只有两百斤。

    现在望北县有耕地三千多万亩,差不多收了七十亿斤小麦。

    在秋季的时候又收获了一次玉米、土豆、红薯之类的杂粮。

    土豆、玉米、红薯都是高产作物,亩产达到了五百斤。

    三千多万亩土地,一共收获杂粮一百五十亿斤左右。

    以望北县四百多万人口来算,一年也就消耗二十五亿斤左右的粮食。

    光今年望北县收获的粮食就剩余了二百亿斤,在加上吴家十大粮仓的百万吨粮食,就有了二百二十亿斤的存粮。

    以二百二十亿斤的粮食,足够养活四千万人了。

    中原郡、东原郡、西原郡、南原郡有多少难民,吴家都能收下。

    其实在光明大陆,亩产二百斤小麦、五百斤杂粮,已经属于高产了。

    像上等良田,收成好的时候,一年也就亩产一百五十斤小麦、三百斤杂粮。

    下等良田,收成不好的时候,一年也就亩产七十斤小麦、一百三十斤杂粮。

    望北县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收成,多亏了天然肥料和完整的水利设施。

    在去年的时候,吴凡就组织大家把粪便收集起来,下到地理。

    还有树叶、杂草之类的植物,收集起来发酵,也下到地里。

    还有河底的淤泥也挖出来,下到了地里。

    这些天然肥料的下地,是收成大增的原因之一。

    在去年的时候,吴家一边组织流民开荒,一边建设水利设施。

    得到充分灌溉的庄稼,也是收成大增的原因之一。

    当然万北县太大,流民又要开荒,水利设施建设的并不完整。

    这让到今年,吴家还在组织农民修建水利设施。

    今年小麦丰收之后,望北县的流民都变成了农民。

    这是因为他们手中有粮、有地了。

    今年收获小麦的时候,吴家就把地分给了流民,是按人头分的,一人分了三亩地。

    三百万流民一共分了九百万亩地,剩余的二千一百万亩地,还是属于吴家的,不过农民可以租种。

    无论是什么土地,都要给望北县交税,只税率很低,只达到了十税一。

    要是租种吴家的地,还需要给吴家交四成的地租。

    地租加上税才五成,这相比于佃户租种别人家的地,已经是良心价了。

    在万原王国,地租普遍都达到了七成,有的甚至达到了八成,这还不算田税。

    从这就能看出,吴家的地租有多轻了。

    吴家这次分给流民的地,并不是完全给流民了,而是吴家和流民各占一半。

    就连田契都是吴家和流民各一半。

    这样的土地,除了不能交易之外,可以终身拥有,可以传给后代子孙。

    只有在断绝子孙的时候,才会被吴家收走。

    想出这个办法的,当然是来自现代的吴凡。

    吴凡前世古代王国,有三百年一轮回之说。

    就是在强盛的王国,只能存在三百年年左右就会被灭亡。

    这些王国被灭亡的原因各种各样,可在吴凡看来,这些王国灭亡的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让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样让农民抵抗风险能力降低。

    在丰年的时候还好,还有一口饭吃。

    在灾年的时候,家中没有余粮,就没有饭吃,就活不下去。

    让农民活不下去了,最终农民不得不揭竿而起,推翻了王国的统治。

    知道王国灭亡根源的吴凡,自然也极力避免。

    最好的避免方式自然就是消灭土地兼并。

    吴凡想到消灭土地兼并的方式就是半契。

    只有让农民拥有了土地,又不能自由交易之后,才是消灭土地兼并最好的办法。

    在流民分地的时候,吴家也给百万佃户分了地,也跟流民分地一样,每人三亩,土地个人和吴家共有。

    个人拥有种植权,传承权,没有买卖权。

    就连给吴家放牧的百万牧民,吴家也给他们分地了。

    只是他们在种地的同时,也要给吴家放牧,当然放牧也有工钱拿。

    吴家给牧民分地,也只是让他们多一块收入。

    反正现在吴家的政策就是人人有地,除了城里人之外。

    对了,城里也有上万农民,吴家也给他们分地了。

    只是没有分城里的四万亩良田,而是分的城外的良田。

    吴凡也认为城里的土地归官府最好。

    今年的丰收,让农民手中都有了余粮。

    吴凡估计在有一个丰收年,农民手中的粮食就吃不完了。

    为了不让粮食发霉,吴凡除了把粮食卖给大草原外,就准备掀起养殖风暴了。

    养殖鸡、鸭、鹅、猪、羊,不仅能消耗陈粮,也能丰富民众的餐桌、营养,这完全就是两全其美。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牛。

    牛当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耕地干活的。

    在去年开荒的时候,吴家就从铁面部落、大草原购买了大量的牛,这才能在一年内以四百万人,开辟出了三千万亩土地。

    当然望北县地靠大草原,能买大量的牛。

    要是望北县牛的数量饱和之后,也不是不能宰杀。

    作为现代人的吴凡,自然没有忘记科技,所以吴凡在望北县成立了农科院和科技院。

    农科院是专门研究农业技术的,比如肥料、种子、虫害、水利、农具、畜力、畜牧等等。

    科技院就是研究各种科技技术,比如中医、炼铁、炼钢、武器装备、织布机、纺织机等等。

    科技院从广度上超过了农科院,可吴凡还是让农科院和科技院并列,那是因为在这个时代,民以食为天。

    只要掌握了粮食,才算掌握了一切。

    不然就是科技在发达,都是空中楼阁。

    在成立了农科院、科技院的同时,吴凡还建立了四所大学,分别是农业大学、科技大学、军事大学、民事大学。

    农业大学自然是培养农业人才的。

    科技大学是培养科技人才的。

    军事大学是培养军事人才的。

    民事大学是培养官员的。

    在建立大学的同时,吴凡也建立了十所中学、二十所小学。

    现在因为师资力量的不足,只能建立这些学校了。

    吴凡的目标是小学覆盖所有人,中学覆盖百分之五十的人,大学覆盖百分之十的人,

    至于小学、中学、大学的课本,都是吴凡抄来的。

    不对、是吴凡创建的。

    幸好吴凡被太阳之力强化了记忆,不然还真创造不出小学、中学、大学的课本。

    就算课本创造出来了,可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还是语文、整治、思想品德都没有人会,最终还是吴凡先教会了一部分人,才让小学、中学、大学办了起来。

    能把小学、中学、大学办起来,就是吴凡今年最大的成就。

    至于说吴家军从十万增长到二十万,铁面军从三十万增长到五十万,粮食的丰收等等,都不如把学校办起来。

    毕竟只要学校办起来,就给这个世界留下了科技的种子。

    当时间来到十月底的时候,宫家突然给吴凡、吴师贤送来了请帖,请两人参见北原盟聚会。

    这是自北原盟成立以来,第二次聚会,第一次聚会当然是北原郡所有世家共抗小草联盟的时候。

    吴凡在和吴师贤商量一番后,决定吴凡以吴家唯一继承人的身份去赴会。

    十一月初一,天下大雪,不宜出行。

    不过天还没亮,就有二千骑从吴家大营飞奔而出,往南方而去,很快就消失在茫茫大雪中。

    这当然就是吴凡赴会的队伍了。

    这次吴凡所带的两千骑可不一般,分别是补天军和上河军,还是第一批的补天军和上河军。

    在今年王室被爆出有一万武者大军、十万准武者大军后,吴凡就意识到小看这个世界了。

    在万原王国,就出现了一万武者大军、十万准武者大军,可想而知这个世界的水有多深。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吴凡立刻把补天军扩充到一万人、上河军扩充到二千人。

    吴凡并不是不想把上河军扩充到一万人,可吴凡查遍了望北县四百多万人,愣是只找到一千有修炼天赋的人。

    这次的查找,让吴凡相信了九神将家族的说法,王室的一万武者大军、十万准武者大军,是预谋已久的。

    第一批补天军经过一年多的修炼,在加上大量药材的供应,都已经炼皮圆满了,开始炼肉了。

    炼皮圆满,让补天军都拥有了武者实力。

    第一批上河军经过一年多的修炼,在加上大量药材的供应,都已经突破到武者境了。

    补天军、上河军的突破,让吴家拥有了两千武者大军。

    王室无数年的积累,才有了一万武者大军。

    吴家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拥有了两千武者大军,这都是气血药剂的功劳。

    要是没有气血药剂,就是吴家拥有在大的钱财,也不可能一年多的时间,就催生出了两千武者大军。

    这样的一对比,让吴凡意识到了气血药剂的珍贵,就加强了对气血药剂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