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暮春四月闲人少 » 第七十七章 大雅大俗

第七十七章 大雅大俗

    章蔓清他们车子到燕荔湖还有两条街的地方,就走不动了。

    “松风?”车子停下,郭清便掀帘子问。

    “爷,前面游人太多,车子过不去了。可能要下来步行。”

    郭清转头看章蔓清,见章蔓清点点头。略想了想,压低声音对云山吩咐:“让月影收紧些”

    章蔓清听见抬了抬眼皮,重又落下。月影是谁不重要,现在不是问的时候。总是为了她——或者他们——吧。

    车门刚开,蒋嬷嬷和之前的丫头跟了过来。章蔓清想了想,便如同对李嬷嬷般吩咐:“嬷嬷替我瞧一瞧,发簪可还妥当?”

    蒋嬷嬷波澜不惊,真正审视了一番,点点头:“姑娘,都妥当了。夏荷,扶姑娘下来。”

    后一句是冲那个丫头说的。

    也叫夏荷可不是凑巧。她一个章府二小姐,出门身边怎么能没有丫头仆妇。这个丫头,倒是与夏荷年纪相仿。

    做戏,要做全套。

    章蔓清冲嬷嬷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搭着“夏荷”的手下了车。

    与郭清一前一后,往燕涌桥走去。

    彼时酉时已过,章蔓清先头换衣服时在别业吃了些点心茶水,并不怎么饿。

    早晚虽凉爽些,耐不住中秋夜花灯多,街上又人山人海,他们被围在中间虽没怎么挤着,却也结结实实热出了汗。微风一过,章蔓清才觉着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

    街两边摆摊儿的也是一个接一个,除了花灯玩意儿,就数吃食最多。

    还没等章蔓清开口,郭清慢下脚步,低声问她:“可要看看花灯?或者买点玩意儿?咱们是来消遣的。”

    章蔓清回过意。做戏,要做全套。

    “那边罗记蛤蜊煎可是广南府有名的?”章蔓清刚问出来,郭清便一迭声让人去买。

    章蔓清轻轻叹口气,对这世间的吃喝玩乐,她颇花了番心思。

    原本,她以为,这一世不过一个富贵闲人。

    蛤蜊煎用荷叶包着拿过来,章蔓清拿着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赞叹,难为他们怎么想出来的,包的这样巧。

    蛋香夹着海货的清甜味直冲鼻尖,章蔓清便也不客气,拆开最上头折着的荷叶,就这么站着吃起来。

    郭清刚想问她是不是去前面茶坊坐一坐,见她已大快朵颐,愣了愣。这章府二姑娘好像一直都这么吃饭的?吃得全情投入。

    等到章蔓清满足地抬头,才看到蒋嬷嬷与“夏荷”一左一右挡在她面前。蒋嬷嬷满眼责备:“姑娘怎么当街就吃起来,太不雅相了。”

    章蔓清见“夏荷”抿嘴笑,眨了眨眼,扮出最无辜模样:“嬷嬷,我饿了。”

    蒋嬷嬷显然没想到她会这么说,一时怔神,章蔓清赶紧加把劲:“嬷嬷,我难得出来一次。回去嬷嬷再罚吧。”

    说罢,讨好地扯了扯蒋嬷嬷衣袖。不等蒋嬷嬷回话,转身催着郭清往前走:“郭二哥哥,前面是什么楼?真好看!”

    前面,便是今夜人头涌动,才子汇聚的荔香楼。

    既是花楼,女子不便入内。可花楼里的文事,若不共享于众,简直如锦衣夜行。

    那三个半人高的美人灯,早就挂在荔香楼门口。左右两边还各有不大不小两个花灯。

    花灯下面挂了联,全是争这花灯彩头的诗词佳句。而地上,则是几个大框,俱为铜钱。章蔓清伸着脖子瞧了瞧,快满了。

    “这怎么玩?”

    郭清以为她觉得这是戏法,便简明扼要将荔香楼的文事解释了一遍。小厮也来回话:

    “小的寻了个掌柜问的,说是今晚文人士子多不胜数,佳句也是。先头还一盏茶换一批诗词联,现在半盏茶便要替换一次。里头市舶司的王提举和府衙的廖同知已到了。”

    说至此,又往郭清身边近了半步:“传言说是,今夜王爷要来。不仅读书人来这荔香楼,连各商号的主事人都陆续来了。”

    替换地勤,那进账自然多。难怪掌柜心情好,问一答十。

    郭清点了头,这小厮便退出圈去,章蔓清瞧着,他几个转身便消失在人群里。

    魏王要来荔香楼?那荔苑的小阁子还要来做什么?

    章蔓清没心情读诗,却抵不住荔香楼的小厮哗啦啦往框里扔铜钱。

    呵,果然会做生意,银子全换成铜钱。诗句中不中无所谓,好歹听个响!

    广南路又不缺有钱人。

    顺着响声往上瞧,是刚替换的新出炉诗篇。

    章蔓清不是没想过拿那百年后的来滥竽充数,不妄她活过一场。又或者给大哥用,博个绝世才子的名头。

    可是时移势易,她现在只想如何护住家人。

    “这场文事?你们有什么打算没有?彩头,要不要?”

    见章蔓清问,郭清便如实答道:“谁中都无所谓。只不过,这里人才荟萃人气聚集才好。”

    见郭清将字重重咬在“荟萃”和“聚集”。章蔓清想了想,王提举来了,底下官员都会来捧场。让市舶司的人聚集在此?

    郭清见章蔓清不再说话,而是看起了联上的诗句,他这才想起她适才说的彩头要不要的话。

    这话的意思,若要,她能拿下?嘿!

    “那个,你,彩头真能拿下?”郭清拿他那把蒲扇先点了点上头挂着的美人灯,再目光炯炯瞧章蔓清。

    章蔓清横了他一眼,无用的事情做来何益?

    刚想抬脚走人,章蔓清脑子灵光一闪,踮起脚凑到郭清耳边问:“高辛到底什么人?你们查清楚没有?”

    郭清握着蒲扇的手猛地锁紧,脸上却没甚变化,笑盈盈地轻声答:“只查到姓林,潮海林氏族里的。”

    潮海林氏人丁兴旺,南地宗族又十分护短。他们这些外来的强龙,想要查一个十多年前的人,怕是不易。

    章蔓清也跟着笑:“郭二哥哥,你也去写一篇。”

    又凑到他耳边说了几句。郭清挑了挑眉,随即点头。

    又走了半刻钟,章蔓清觉得根本原地踏步似的,人太多了。

    原本要去荔涌桥看看《万卷摘》,先头消失在人群的小厮又回到郭清身旁,说了几句。郭清便摇着蒲扇问章蔓清:“前头人太多,表妹怕是要挤坏了。要不,咱们就直接去荔苑吧?”

    章蔓清扫了眼旁边低头垂手而立,满身是汗却不见喘息的小厮,冲郭清点了点头。她一天一夜没怎么睡过,现在确实乏了。

    翠香阁虽然也挨着燕荔湖,却是过了荔涌桥的北边。

    招牌谢好被借去了荔香楼,翠香阁今夜生意便怎么也比不上荔香楼了。但沈了了什么人?她能眼睁睁看着钱都被旁人挣去?

    因为谢好,她先跟荔香楼要了十多坛十斤装酒。待到夜幕落下,在门口一字摆开。

    翠香阁的姑娘们做当垆[1]娘子打扮,拿着竹制量酒,纤手绿器赤酒坛,配着姑娘们的巧笑倩兮,一碗碗酒好生诱人,不饮自醉!

    翠香阁没有谢好,不还有心容和柳如么。一个天生人缘好惹人爱,一个天生好酒量,千杯不醉。

    荔香楼不是要文雅么?还是她的主意呢。沈了了便走大俗的路子。荔香楼今夜要评定诗词佳句,那她就开盘赌一赌这前三。

    广南路又不缺有钱人。

    [1]当垆:沽酒招呼客人的,起于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