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暮春四月闲人少 » 第35章 还是府衙附近的茶坊

第35章 还是府衙附近的茶坊

    廖同知这几天有些上火。

    章知州吧,人算是没事,却不能理事。上头竟然也没另委人,所有事情都堆到了他面前。

    城外那位呢,你问,拿便是惯例如何,往常如何,如今便如何。

    现如今的广南路,能是惯例?能是往常?

    好在他每次跑章府,要么是章家大少爷,要么是郭家二公子,事事有回应。

    廖同知现在知足得很,他只求城外那位没有撒手不管。只要他上头还有人,他的职责便有限。

    他四十多才授了官,二十多年辗转州县,好容易熬到了五品同知。族里年轻后生刚有两三个科举入仕,他若能无灾无难,这些后生仕途上的关键时期再拉扯一把,他们廖家也就算立住了。

    廖同知的胆小怕事,一半是天性,另一半,是他刚入仕时任了两浙路的县官。这样的肥缺其实是他运道好,那两年,正是官家逐渐从先皇手里接过各路官员。

    而原先江南西路转运使司在先皇手里一路提拔,到了这时候正正好留给如今的官家做钱袋子。待到这位转运使司人头落地,从上往下更是捋了一串串的人。

    银库充实之余,让官家施恩的位置也十分宽裕。

    当时的廖通知已四十余岁,人情事务不说通透,倒也能琢磨出几分味道。他从上任第一日起,便下定决心做个纯臣。

    他们廖家,上无功勋皇亲下无世家底蕴,他这一代,安稳规矩为重。二十年后的今天,即便广南路的种种他咂摸出建兴城的风向,却依然只求安身立命。

    只不过,他这么想,衡州族里可未必。

    廖家类似于衡州的何家,虽是寒门,却也耕地为主。廖同知的母亲早逝,父亲后娶了向氏。向氏家里做茶叶生意,颇有资产。

    这位继母入门时廖同知已入了族学,相处不多,但日常一应用度,不说奢华,却比没母亲时候细心周到许多。

    即便廖同知前面十多年连续考学,后又坐冷板凳等着授官,他和妻儿的一切开销,继母都安排得妥妥贴贴。

    甚至后面二十多年他一路辗转各路小官,家里的钱银支持只多不少。

    早年的体贴若是主母之职,那后面这二十年的支持便是见识心胸过人之处了。廖同知心里对继母向氏敬重有加。

    这些年他一心一意做纯臣,便是地方官场上的勾当也不屑一顾。他家从没短了他银子!他又不贪心,知足谨慎得很。

    是以这些年,他内心甚是自得,即便才能有限,却也从不湿鞋,稳扎稳打熬到了五品。

    直到他那日跟丁通判去了府衙附近那家茶坊。

    廖同知修身严谨,从不往府衙拿什么好茶,别人喝什么他便喝什么。

    忙完秋税,他终于能睡了回囫囵觉。到后堂喝了茶,终于有心情品出味道不甚好,便想起身去茶坊。

    正巧丁通判也进来,风风火火地说:“老廖老廖!听说府衙附近的茶坊忍冬长得好,咱们今日去瞧瞧?”

    “这算什么大事,值得你这么火急火燎的?”廖同知一面笑,一面起身迎他。

    “嘿嘿,老丁,我就说你啥事其实都清楚。听说他家添了炭炉羊肉,味道都说不错!”

    丁通判自小学过些拳脚功夫,后来虽然从了文,行动言语间的粗直却依旧。他馋嘴,从不掩饰。好在做通判的,有些世俗侠气,倒是很能镇得住场子。

    廖同知笑着应了:“我正要去那喝茶,那咱们一道。”

    离茶坊还有十多步,丁通判收了他吃羊肉的心得,点了点那茶坊门口:

    “都管这家叫府衙附近的茶坊,可从来没人留意过它的名字。”

    廖同知一怔,他还真没留意过。走得近了,特意留心,却发现门口连个招牌都欠奉,门楣上隐约驳落的两个字:茶坊。

    他忍不住嘀咕:“这潮海林氏的生意做得如此别致。”

    “你也知道这家是潮海林氏的产业?”

    他们一边闲聊,一边跟着茶博士往里进。丁通判先头提了一嘴茶坊后院的忍冬,两人都径直朝后院过去。

    后院狭长,入口仅能瞧见紧挨着的那面墙。甫一看过去,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墙簇簇红果,阳光下仿若玛瑙般折射出微弱的红光,柔和灵动,温润喜人。

    “我也是听人说的。你瞧这面忍冬,其气之盛真是应了人之运。”

    “还真是!前两年咱们也来过,秋日红果哪儿有今日的盛况。”

    两人坐下,茶博士上了茶。丁通判急不可待地吩咐碳炉羊肉快点儿上,茶博士笑应了,去和厨房的档头说。

    后院一共才两桌,今日只得他与廖同知这一桌。

    茶博士端来了茶,给二人摆好,又放下韭花、香葱、蒜蓉、腐乳等酱料,林林总总摆了小半个桌子。

    “今日没什么事,咱们可以松泛些。”丁通判指了指桌上的酱料,若是公务缠身,如此味重可不行。

    “这潮海林氏,听说也是女子当家。生意做成这样,想必极不容易。”

    丁通判又捡起先前的话题。廖同知性子小心谨慎,是个好听众,更有副听弦听音的好耳朵。

    “女子当家在咱们南地可不算什么。”丁通判手里不停,将酱料分别拨到碗里。

    廖同知刚拿起韭花酱的手顿了顿,敏锐地觉着,面前的老丁,似乎并不如他以为的那般性子火爆脾气直通通。

    “不瞒你说,我们丁氏族里有位舅奶奶,哦对了,按辈分我叫舅奶奶,但年轻一辈都喊她太奶奶。”

    丁通判自顾自地说,廖同知越来越凝重的脸色仿若全然不觉。

    “这位舅奶奶,便是一顶一的能干人儿。”

    丁通判调好了酱料,筷子重重搅了搅,抿进嘴,啧一声,皱了皱眉头:“嗯,还差点儿。”

    随即接过廖同知刚拨过的韭花酱,继续往自己碗里填。

    “老廖你知道吧,广南城里的千金坊,便是我这位舅奶奶置下的产业。”

    “呦,”廖同知眉毛高挑:“那真是不一般!”

    丁通判颇为得意地点点头,然后身子微微前倾:“你不是说过,你那位继母也是生意好手,广南城里哪个是她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