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不救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逆于生乐者,半百而衰也。

    龙芝国在七十年前就没有饿死的人了,如今每个人都过得很好,属于享于安乐。

    在过去的一年里,苏平容了解了外界后,大致猜测了一下武者消失的原因。

    现在的龙芝国不像是百年前,听父亲苏清迅说,百年前的龙芝国是乱的,到处都不安全,富人只能找武者保护。

    武者修炼是需要大量钱财的,苏平容这种不算武者。

    武者几乎要每时每刻都处于修炼状态,如果不卖身于富人家,那么就只能堕落成劫匪了。

    直到一种名为“枪”的东西出现,使用这种东西不需要特别强的身体,单以富人那破损的身体就可以使用。

    这种东西可以很轻易的伤到一个武者,一个天赋极高的武者,修炼四十年差不多才能到达巅峰,但是这个名为“枪”的东西,只需要坚持练上两年,就可以和一个巅峰武者对抗。

    如此,不会再有富人去耗费大价钱养武者,武者也因为吃不上饭,都放弃了修炼,转行去做其他的了。

    这也许就是武者消失的原因吧?苏平容如此想到。

    ……

    苏平容来到村庄已经七天了,在外界,称七天为一周。

    一周的时间,苏平容每天都会去诊所坐诊。老郑的伤也好了一些,但是想完全修养好,至少还要百日以上。

    苏平容走的路线是偏离城市的,之前听朱承安说过,大城市里面不缺医生,只有一些相对较穷的地方才有可能会缺医生。

    这个村庄其实也不算穷,要比自己生活过的村庄好很多。

    苏清迅提倡:“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典籍中有提到的。

    如今传给了苏平容,那自然也是要传出去的!

    每天早上,给村民们讲解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教他们如何抵御病灾。

    这里有老郑这样的医生坐镇就够了,自己只需要告诉老郑更多更完全的医学知识就好。老郑还有儿子,还有徒弟,百年之内,这里不会缺医生。

    所以苏平容没打算在这里多留。

    父亲苏清迅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传承,这些地方不需要自己多逗留。

    还有更多需要自己的地方,苏平容想把自家医术传遍整个世界,让所有人都懂医理,这样就会少很多病人,自己也可以落得清闲。这是整个苏家的野心。

    多次找村长,想要求一间屋子,可惜村子就这么大,要是想要房子,就只能再盖,可是等到盖好了,苏平容也就该走了。

    倒是老李头聪明,听了苏平容的苦衷后,给苏平容送去一截木头,木头上打磨的还挺光滑,外面还套着一个布套。

    十七睡觉总喜欢勒住什么东西,走的时候又忘了带自己的小熊布偶,还好有老李头!

    ……

    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苏平容看着木桩上的三道浅浅的勒痕,发自内心的感谢老李头。

    自己这一周,不知道遭了多少罪,每天晚上都要被十七吓醒几次,只要十七有靠近的动作,立刻惊醒。

    ……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苏平容正在给大家讲医理知识。

    苏清迅常说:万事要防范于未然,已经发生的事无法去改变过去,但是即将发生的事是可以掌控的。

    就像治病救人一样,已经染上的病,只能去一点点治,但是还没有染上病的,就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来防止患病。

    苏家行医近千年,每一代都会把医术传出去,或者是和别人交流医术心得。现在流传的一些世家,多多少少都受到过苏家的恩惠。

    ……

    “教大家的医学知识,大家要牢记!在完全理解之前,不得外传!我们家的三不救,不强制你们效仿,只要了解就可以了!”苏平容讲完一段知识点后,再一次交代道。

    已经到这里一个月了,每天给村民们讲讲医学知识,治疗一下受伤的或者是染病的人,闲着的时候或者是看书,或者是去山上采摘药材,过得非常充实。

    唯一有点可惜的是,村民们不让苏平容下农田,这使苏平容有点遗憾,以前经常跟着父亲种地,现在看到这些庄稼,竟然有点“睹物思人”的情绪。

    一个月的时间,让苏平容和村民们熟悉了起来。

    老郑的伤也快要好了,现在已经可以给人诊病了,看来也快痊愈了。

    老李头每天还是扯着个嗓子给苏平容和十七送饭,顿顿都是美味。

    苏平容在自己尝试了做饭后,便不再拒绝老李头每天送饭。

    那是一天早上,苏平容起床之后想自己做饭,将火升了起来,准备炒个鸡蛋。

    先把少量酱油倒入锅中,烧开后放入鸡蛋,快速炒散,加半勺盐,几勺料酒,一勺醋,半根葱切的段,关小火,闷三分钟,开锅!

    整个过程,除了酱油,没有多加一滴油!(笑)

    那次之后,苏平容再也没有想过接触厨房!

    虽然十七也会做菜做饭,但是经常会加太多盐,苏平容更喜欢清淡一点的,就没让十七太忙。

    本来,十七这个年纪应该去上学的,但是身体太弱,朱承安担心出问题,就一直没让十七去。

    十七休息一段时间就会和普通人差不多,体力也是一样,于是就每隔一段时间进山找神医,实际上,十七并不报太多希望,只是这么做会让朱承安和朱承荣稍微安心。

    如今已经十四岁的十七,没有想过再去上学。不过,跟着苏平容确实能学到不少,以后若是开个医馆,也能养活自己。

    ……

    “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逆之则伤心,秋为痎虐……”又是一天早上,又是一场讲解。

    现在正好是夏季,告诉村民们这个时间应该怎么调养。

    最重要的是,不要动怒!

    ……

    晚上,吃饭前。

    十七照例给朱承荣打了个视频电话,叫来了苏平容,两人一起和朱承荣还有朱承安聊了一会。

    苏平容又一次交代二人,要把自己传过去的典籍好好读读,让他们有不懂的就问自己,不要自己乱琢磨。

    在二人的保证声中,结束了惯例的视频聊天。

    “苏哥哥,你怎么每次说话都像一个老头子一样啊!”十七抱怨道:“你还这么年轻呢!”

    “……”对,没有回话!天聊死了。

    吃过饭,练过功,二人准备睡觉。

    炕上的木头已经换了一根,上一根在三天前的一道“咔嚓”声中,结束了桩生,回想起往事,这木桩竟是感激涕零:下辈子,让我做动物吧!

    新来的木桩是个胖子,直径要比上一根大很多,刚好够十七环抱的。

    这次的木桩材质更紧,密度更大,作为下一位受害者,胖木桩表示:求求你做个人吧!

    ……

    时间流逝,季节交替。

    转眼来到了暑假的时间。

    老李头的孙子放假回家了,带着一堆科技感满满的玩具,比十七的以前的布娃娃要精致许多。

    刚回家,才住了一天,就来看望苏平容了。

    当然,苏平容是不认识这小子的,来看望苏平容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生病了。

    小小李来到诊所,眼睛嫌弃的四处打量着:“我们家那边,医院都是白色的……”嘴上像是装了一台缝纫机:“那里的医生有好多……还有好多先进的仪器……我们打个针就好了……我们那里……还有啊……”

    看着喋喋不休的小家伙,苏平容放下手中的书,起身进了内室。

    内室是老郑休息的地方,相当于老郑的家。

    从内室出来,苏平容手上抱了一个箱子。箱子看上去有些年代了,据老郑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

    打开箱子,里面是一些银针。

    拿出来几根最粗最长的银针,对着阳光照了照,再看向小小李,嘴角微微上扬。

    缝纫机顿时没了动力,好像是生了锈一般,再也转不动了。

    将银针一根根全部取出,挨个对着阳光照了照,也不说话,只是每照一次,就看一次小小李。

    将银针全部收起来,给“乖巧”的小小李诊了一番。

    “没什么大碍,回去多喝点温热的水就好了。”苏平容坐回凳子上。

    “多热的水比较好?”孩子的母亲询问道。

    “温热,有温度就行,还有,别成天到处乱跑,在家稍微休息几天。”苏平容交代道。

    “不用吃药吗?”孩子的母亲继续追问。

    “不用。”

    “不用打针吗?”

    “不用……”

    “不……?”

    “要不,来一针?”苏平容有点不耐烦。

    取出几根最长最粗的银针,对着阳光晃了晃:“这样的话见效快,也没什么副作用。”

    看着去追赶飞快跑掉的儿子的女子,苏平容平静的收起了银针:“材质还不错。”

    随后将银针送回内室。

    整个过程看的十七目瞪口呆,看的老郑忍俊不禁,看的老李头哈哈大笑。

    ……

    平淡无奇的生活还在继续。

    ……

    ~~

    本章结束。文中引用的《黄帝内经》中“素问”篇的话,强烈建议大家去看看原著!

    多了解一些医理知识,就可以少一分疾病的威胁。

    祝天下所有人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