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不救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十二月的天气有些冷,昨天下了第一场雪。

    小雪铺在地上,薄薄的一层,踩上去也没什么感觉。

    苏平容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早起,长久的相处,快要将十七当做自己的亲闺女了。

    穿好衣服,拿来柴火,在灶下点燃,大锅里倒进去半锅水,就那么烧着。

    这大锅是不炒菜也不做饭的,只是用来烧水的。

    烧好的水可以用来洗漱,也可以洗澡。

    一大锅水,烧开后兑一些冷水,把温度调整好,这样就可以洗澡了。

    洗澡用的是一个大的洗澡桶,洗澡的时候需要点燃炉子,不然就太冷了。

    不过十七和苏平容都不喜欢洗澡,虽然一周洗一次,但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太过麻烦了。

    虽然天气冷了,但是人心却更热了。

    刘晓梦早早的为二人送来早饭,孙大爷又送了两条更厚的被褥过来。

    邻居王阿姨的女儿回来了,听说是去了城市里找工作,结果因为处处碰壁,一气之下就回村了,想要以后都在村里呆着了。

    女孩叫赵馨晨,今年二十三岁,看上去和苏平容是同龄人,实际上也差不多。

    想了想自己的年纪,苏平容摇了摇头,今年几岁了来着?

    ……

    时间在一点点过去,无声无息。

    年关将至,今天是二十三了,苏平容把两个灶坑都烧的火红,炉子也点燃了。

    整个屋子里比初夏要暖和。

    走出房门,来到大棚里面,这是用松树杆做支架,透明的塑料布该在上面,接触土地的位置用土壤埋上,这样可以保温,只是怕大雪天气。

    每次有大雪的时候,都要时不时的去把雪拍掉,不然会压垮的。

    今天,村庄里开始热闹起来,陆陆续续有儿女回家,王大夫告诉苏平容,今天不要去诊所了,因为在今天,不会有人去看病的。

    时间到了中午,苏平容上山捡柴回来,看到十七激动的样子,立刻明白了。

    “走吧,一起去村口接承安他们吧。”

    两人来到村口,稍微等了一会,就看到朱承安和朱承荣两个人,拖着两个大行李箱,缓缓向前。

    过去接过行李箱,把二人带回家。

    “还是这里好,有年味!”朱承安坐在炕沿上:“小荣啊,我们搬到这里来住吧。”

    所谓“炕沿”,就是火炕外边缘,用木头做的一个凸起的地方,木头要硬,大概一掌多宽,半掌多厚,沿着炕的外边围住。要是家里来了客人,就可以坐在上边。

    “哥,你能不能好好的!”朱承荣瞪了一眼朱承安。

    看着不把自己当外人的朱承安,着实是叫人头疼。

    晚上,四个人,朱承安和苏平容睡一屋,朱承荣和十七睡一屋。

    二十四早上,苏平容生火,等到屋里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刘晓梦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得知苏平容家里来了新客人,特地准备了一盆猪肉炖粉条。

    将三人叫醒,一起吃了顿早饭。

    不知道十七从哪听的,说是“二十四,写大字”,便让苏平容写几副对联,几张福字。

    大笔一挥,写了几副春联,虽然没有专门练过,但是从小就习惯用毛笔写字的苏平容,自然不会写的太差。

    刘晓梦要了几副春联和几张福字,高高兴兴的跑回家了。

    不一会,赵馨晨也过来了。

    从城市里处处碰壁的她,回来的时候得知苏平容的事迹,便吵着要跟苏平容学习医术。

    每天都要来找苏平容,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顺便看看苏平容需要什么日常用品,下次一起送过来。

    看到苏平容写的大字,赵馨晨毫不客气的要去了几副春联和几张福字。

    随后送来了一大堆红宣纸。

    走的时候还调皮的冲着苏平容眨眨眼。

    ……

    这一天,苏平容也不记得自己写了多少福字,多少春联。

    只知道,几乎家家户户都贴上了自己写的春联和福字。

    对此,苏平容表示:能写,走村里大道,只能写一点点。

    ……

    除夕夜。

    赵馨晨把苏平容一家叫到自己家里,这是王阿姨让的。

    赵馨晨的父亲在她十岁的时候,因为意外去世了,十五岁的时候,爷爷奶奶也都相继逝去,姥姥姥爷都在舅舅家住着,舅舅在城市里有房子,离这里有些远。

    母女二人平时过年的时候,就是简简单单的做几道菜,吃顿饺子。

    今天为了感谢苏平容愿意教授医术,特地做了一大桌子菜。

    ……

    吃过年夜饭,几人开始看电视,今年的春晚也格外有趣。

    时间来到零点左右,坐在电视前的几人开始倒数:“五!四!三!二!一!!新年快乐!!”

    长辈给小辈发了红包,全村的人都跑到外面,村长带着几个老人,手上拿着几个锣,还有年轻人抬着几个大鼓。

    在雪地上,鼓声响起,锣声敲起,穿着大红棉袄的村民们动了起来,扭起了秧歌。

    这是最近兴起的过年方式,因为烟花爆竹的污染实在是太大,最近十几年,开始禁止燃放。

    为了能过一个喜庆年,有一个村的村长开始组织大家,一起敲锣打鼓过新年!那之后,各村纷纷效仿。

    火红的灯笼摆成好看的图案,这种气氛,不输以往的烟花爆竹满天飞。

    ……

    玩过了,闹够了,大家趁着太阳还没升起,都回了家,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很快就进入梦乡。

    ……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起的很晚,就连苏平容都没能早起。

    喜庆的气氛很容易让人沉迷,睡觉的时候已经三点多了,没法早起,苏平容也只是个凡人。

    去赵馨晨家拜了个年,一起吃了顿早饭。

    回到家,收拾了一下,准备挨家去拜年。

    刚把屋子收拾好,就有人来了。

    “苏大夫,过年好!”来的是孙大爷,跟着一起的还有他的儿子儿媳和小外孙。

    “过年好,我正打算去给你们大家拜年呢!”苏平容笑呵呵的递给小朋友一个红包。

    “嘿,不用去了,你今天就呆在家里,准备迎接拜访的人吧!”孙大爷乐呵呵的道:“今天会有很多人拜访你的!”

    果然,孙大爷话音刚落,李大爷就带着家人过来了:“苏大夫,过年好!”

    看到孙大爷后,李大爷笑着道:“你这家伙倒是来的早!”

    孙大爷:“嘿嘿,我可是第一个来的!”

    “苏大夫,过年好啊!”门口又传来一声问候。

    孙大爷:“嚯!老张也来了!”

    李大爷:“都该来的,大家都承了苏大夫的好,怎么可能不来拜访一下!”

    ……

    这一天,全村都来拜访了一下苏平容,感谢他给村里带来了新的医术。

    跟苏平容一样忙碌的还有王大夫,两人都是治病不收费,苏平容是因为觉得钱没用,王大夫是为了让大家少一些负担。

    当然了,如果苏平容知道钱的用处很大,那他也不会收费,反正也没什么想要的东西,就算是有,也可以不要。

    ……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做了几个冰灯,苏平容让三人去把冰灯摆在门口,又给王阿姨家送了几个。

    晚上,又一次敲锣打鼓庆祝了一下,第二天,城里的人开始陆陆续续的回去。一起带走的,还有那份浓郁到化不开的热闹。

    上班的回去上班,上学的回去上学。

    村子里回复了平静。

    在这里,一直有一首民间歌谣:

    一九二九不出手,(冻的不能伸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河面都结冰了,上面可以站人)

    五九六九坐家糗,(太冷了,都不想出屋了)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河面的冰化开,大雁归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土地解冻,可以从事农业生产了)

    转眼间,九九已过。

    大家开始忙着种地,开始新一年的劳动。

    苏平容还是坐在诊所里,早上给大家讲讲课,没事的时候看看书,上山采点药。

    ……

    ~~

    平静的生活还在继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