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娱:在九零年代狂飙 » 13,星星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13,星星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干票大的???

    陈星河人懵了:“爸,别冲动,刑法先了解一下!”

    “另外,你儿子还没上大学呢,不能有政治污点啊!”

    “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你可怜的儿子想想不是??”

    这年代不仅考公需要看家属有没有犯罪记录,政审严格一点的大学也是如此。

    听儿子这么说,陈大志直接翻起了白眼:“想什么呢!”

    “你老子又不是想去抢银行......”

    闻言,陈星河长出一口气:“那就行,总之别连累我。”

    陈大志嘴角剧烈抽搐了两下,真是个逆子!!

    “《小芳》那首歌,我准备大规模复制。”

    稍微调整了一下心情,陈大志一本正经的说道。

    “大规模复制?”

    “那是多大规模?”

    陈星河好奇的问道。

    “这事我得跟你方叔商量商量。”

    说着,陈大志拿起电话熟练的按了一个号码出去,等了好半天电话才接通。

    “你找谁呀?”

    电话里传出一个颇为稚嫩的女声。

    “三丁,我是你陈叔,让你爸接电话。”

    方中海有三个女儿,老大方娣,老二方娚,老三方丁。

    接电话的丫头正是老三方丁,老一辈都喊她小名“三丁”。

    “哦,陈叔你等一下......”

    半晌,电话另一端终于传来了脚步声,然后是男人的抱怨声:“老陈,这大半夜的,有啥事不能明天说啊!”

    “这事还真不能等,十万火急,得跟时间赛跑!”

    陈大志正色道:“老方,你来我家一趟,我们面谈。”

    “什么事呀,电话里还不能说?”电话另一端的方中海打着哈欠,显然是不想动。

    “见面谈,一个能发大财的机会!”陈大志回道。

    而一听能发财,电话另一端的方中海顿时来了精神:“那行,你等我!”

    大约十分钟后。

    一名梳着三七分,鼻梁上卡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人来到了陈星河家中。

    这人便是方娣的老爹,奉城文工团技术部主任方中海。

    “老陈到底啥事啊,这么急?”

    方中海和陈大志认识几十年了,关系没的说,方中海到陈家跟回自己家差不多,一屁股就坐到了沙发上。

    “今晚的《音乐之约》听了吗?”陈大志问道。

    “听了啊!”

    “这周的主打歌《小芳》是真不错。”

    方中海毕竟是混文艺口的,《音乐之约》是每晚必听的节目。

    “这歌是星星的原创,伴奏还有你们家娣娣的功劳呢。”陈大志笑呵呵的说道。

    “啥?”

    “《小芳》是星星写的??”

    方中海扭头看向一旁的陈星河,脸上露出震惊之色。

    “随便写写而已......”

    陈星河一脸嘚瑟的耸耸肩。

    “随便写写???”

    方中海感觉受到了暴击,他也算是狂热的音乐爱好者,不然仓库里也不能囤那么多乐器。

    “创作嘛,主要看灵感!”

    “这灵感来了,挡也挡不住......”陈星河笑呵呵的说道。

    方中海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星星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夸了陈星河一句,方中海又看向陈大志,他大概已经猜到了对方心中所想:“老陈,你想怎么操作。”

    “能不能以你们文工团的名义把这首歌发行了。”

    陈大志开门见山的说道。

    “操作倒是能操作,只是一旦以文工团的名义发行,油水也到不了咱们兄弟手里啊!”

    方中海轻轻蹙眉,这年代算是各类国营企业最后的疯狂,从上到下都在想着怎么从企业里捞钱。

    毕竟今天不捞,没准明天就下岗了!

    “还有啊,等文工团那边的流程走完,黄瓜菜都凉了!”

    “这没啥搞头!”

    方中海又摇了摇头,《音乐之约》今晚播出后,《小芳》这歌就在奉城范围内传播开了,不出意外各种盗版很快就会出来,等文工团那边走完流程,歌曲正式发行,估计只能喝点汤了。

    陈大志笑着摆了摆手:“文工团发行只是要一个合法性,先把音像制品发行的备案流程走了。”

    “至于歌,我们连夜就录,《音乐之约》播完之后我就打电话问了,市面上根本就没有《小芳》这首歌在卖,只要我们动作够快,绝对能大赚一笔!”

    陈大志说出自己的计划。

    “母带在我们手里,打个时间差,先卖盗版,而且我们是唯一的出货商。”

    方中海一拍大腿:“这买卖行,有的搞!”

    “我都说了是发大财的机会。”

    陈大志嘿嘿一笑:“设备需要你那边支持,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先做多少盘?”

    “你想做多少盘?”方中海问。

    “你能出多少钱?”陈大志反问。

    “这个嘛......”

    方中海犹豫起来,下意识的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老陈,你知道的,兄弟我两袖清风......”

    “三万能拿出来吧!”

    陈大志不听他这套,直接说了个数。

    “三万??”

    “老陈啊,你可真敢说,真当我贪官呢!!”

    方中海声色俱厉:“我一个管技术的,哪来那么多油水!”

    这年代“万元户”的概念还在呢,能拿出一万的家庭都算是富裕家庭,而陈大志开口就是三万。

    陈大志不接他话茬,自顾自的说道:“我算了下,我们大批量自己生产的话,一盘磁带的成本大概是八毛钱,往多了说一块!”

    “如果按照一块一盘的成本算,就算是两块一盘往出批发,转手就是翻倍的利润,投多少赚多少......”

    “我出五万!”

    听到这里,方中海忽然说道。

    闻言一旁的陈星河直接惊呆了,这可是91年啊,方中海开口就是五万,显然这还不是他的全部家底。

    “方叔,你真刑!”

    陈星河当即冲方中海竖起了大拇指。

    而陈大志倒是十分淡定,他是了解自己这个好兄弟的。

    别看奉城文工团半死不活的,但最近几年随着南方经济的高速发展,文艺演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团领导经常打着慰问演出的幌子南下,顺便接私活,陈大志作为技术部的老大,每次演出都得跟着,不少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