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娱:在九零年代狂飙 » 48,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好作品!

48,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好作品!

    出了办公楼,两人直奔招生办。

    走到一半的时候,方娣看见了坐在花坛边的秦荷花。

    “娣姐,我在这儿呢!”

    秦荷花也看见了方娣,兴奋挥手。

    “小方,这人谁啊?”

    钱为民疑惑的扫了秦荷花一眼。

    “钱教授,她是我们京音91届的新生,叫秦荷花......”

    方娣简单介绍了一下。

    “秦荷花?”

    “这名字有点耳熟,想起来了,辽东省的吧,艺考的时候我见过。”

    钱为民脸上露出恍然的表情。

    “钱教授还记得她。”

    方娣有些吃惊,虽然这年代京音没有后世那么火,但由于京音毕业后便可以分配到各大文工团,还可以参加大型晚会上电视,甚至能成为歌星,因此每年怀揣着音乐梦的考生还是非常多的,能给钱为民这个考官留下印象,说明秦荷花是有些本事的。

    “她嗓子特别好,艺考的时候唱了首民歌,几名考官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这孩子属于天赋异禀的类型,老爷天赏饭吃!”

    钱为民想起了艺考那天的情形,发出感慨。

    方娣心中恍然,本来她还是有些纳闷呢,外形土气的秦荷花是怎么过的艺考。

    “咦,老师我见过您。”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花坛旁,秦荷花似乎记忆力不错,一眼就认出了钱为民。

    “荷花,这是音乐学系的钱教授,也是你参加艺考时的考官之一。”方娣介绍道。

    “钱教授您好,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秦荷花立即鞠躬问好,她鞠躬的幅度很大都快九十度了。

    “不用这么客气。”

    钱为民摆摆手,问道:“对了,你文化考了多少分?”

    “508分。”

    “那录取没问题。”

    钱为民点点头:“不过,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录取通知书还没发出去呢!”

    “我听说京城好赚钱,来打工赚学费。”秦荷花如实回道。

    “这样啊......”

    钱为民没再多问,这年代家境困难的学生不在少数,不过京音的贫困生比例相对于其它大学倒是低了很多。

    三人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招生办。

    这段时间是招生办一年里最忙的时候,公共办公室里乌烟瘴气的,每个人都异常忙碌。

    “小李,冯阔海呢?”

    钱为民抓住一名年轻人问道。

    “冯主任刚才还在呢,好像去小会议室了。”

    得到答复后,钱为民立即轻车熟路的朝着小会议室的方向走去。

    他人刚走到门口,一个男人的声音刚好传了出来:“张校长您都发话了,这个特招名额我怎么着也得给啊。”

    “不过孩子作品单薄点,最好再丰富一下,这样不会落人口舌。”

    “老钱昨天还给我打过电话呢,说是《小芳》的原创作者也报考了我们学校,跟重点线就差了六分。”

    又一个声音响起:“作品好说,我不会让老冯你难作的。”

    “得嘞,理解万岁。”

    “一会儿我就走程序。”

    砰!!

    听到这里钱为民直接推开了会议室的房门。

    看着突然闯入的钱为民,坐在会议桌旁的冯阔海和京音副校张肖桦皆是吓了一跳。

    “老钱啊,你这是闹哪一出,别摔着。”

    回过神的张肖桦笑呵呵的说道。

    “我找冯阔海。”

    钱为民气呼呼的走到冯阔海面前质问道:“昨天你说陈星河的作品说服力有限,我想问问你准备特招这名学生有什么作品?”

    “比《小芳》的传播度广,还是在国内外拿过什么音乐类的大奖?”

    “这......”

    冯阔海一时无言以对,如果单论作品来说张肖桦推荐的那名学生的作品还不如《小芳》,至少《小芳》这首歌目前在全国都有很高的传唱度。

    但这可是张肖桦推荐的人,冯阔海不敢得罪,也想趁机卖张肖桦一个人情,抱紧领导大腿。

    “老钱,我要特招的这名学员就比重点线少了一分,至于作品上和陈星河的作品半斤八两,因此,理应把特招名额给到文化课成绩更高的考生。”

    “何况我要特招这名学生的艺考分数也更高一些。”

    冯阔海毕竟是老油条了,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不过他这话却是有水分的,张肖桦推荐那名考生的分数比重点线少了九分。

    但高考成绩这东西录取之后就没什么用了,就算录取后钱为民知道了也没什么用,毕竟是木已成舟。

    “我记得特招名额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依据,二十分以内都没问题,如果是特殊情况分数甚至可以放的更低。”

    “而我推荐这名考生的音乐天赋非常高,除了已经火便全国的小芳之外,他又写出了更加优秀的作品!”

    “这样的人才如果我们京音不要其它学校绝对会抢破头,到时候我们京音就会沦为笑柄!!”

    钱为民叉着腰,义愤填膺的说道。

    “老钱,你先别激动,坐下说。”

    “这个特招生有它的流程,不是谁的一言堂。”

    冯阔海示意钱为民坐下,然后继续说道:“你说那个陈星河又有了新作品,是什么样的作品,获奖了吗?还是说也和《小芳》一样传播度颇高?”

    钱为民皱了皱眉,这两个问题算是戳到了痛处。

    “他的新作品很快就会正式发行,不过,我可以断定这首歌的成绩不会比《小芳》差。”

    一听这话,冯阔海顿时笑了:“也就是说陈星河的新作品还没发表,这还没发表的作品现在就说能超过《小芳》,是不是过于自信了。”

    “而且特招生有关作品的判定,那必须是已经发表且取得一定成绩的作品。”

    “不过老钱你放心,关于陈星河的事,我们还会开会讨论,会做到一视同仁,但特招名额每年就两个,选不选得上就不好说了。”

    钱为民咬了咬牙,他只是音乐学系的一名教授,在学校里没有任何职务,拿冯阔海这个老油条也是没有什么办法。

    “老钱,你能替我们京音物色好苗子是好心,我们校方会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特招生的筛选,即便是我推荐的人,他不符合特招要求也不行!”

    这时,张肖桦又开口说道。

    “对对对,这不是谁推荐的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拿出令所有人信服的好作品才是关键!”

    冯阔海连声附和。

    “拿出令所有人信服的好作品是吧!”

    “行,那我就让你们听听什么是好作品!”

    钱为民扭头便走,大步流星的出了小会议室。

    由于他们这边的声音很大,又开着门,公共办公区那边都听到钱为民以及冯阔海的争吵声,一大群人早就趴在门口看热闹了。

    见钱为民走出会议室,他们赶紧都返回各自的工位佯装忙碌。

    “钱教授,我们去哪儿?”

    方娣全程都站在会议室门口,这种场合她完全插不上嘴。

    “去广播室,钥匙你有吧。”

    钱为民问道。

    “有的。”

    方娣点点头,她大一下学期就进了广播站,还是钱为民推荐的。

    “去把《水手》放给他们听听,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好作品!”

    钱为民憋着一股劲儿,走路都快了不少。

    “娣姐,刚才屋里的都是学校领导吧?”

    秦荷花跟在方娣身边小声问道。

    “嗯,招生办主任和副校长。”

    “副校长哦,钱教授可真厉害,都敢和副校长叫板......”

    秦荷花忍不住低声感慨。

    广播室离招生办很近,由于是假期这里一直都没启用,方娣开了门,熟练的打开了各种设备,然后把磁带放进了录音机。

    下一刻,《水手》的旋律通过一个个大喇叭传遍整个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