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娱:在九零年代狂飙 » 57,逆风翻盘那才叫本事!

57,逆风翻盘那才叫本事!

    领到磁带的销售小队相继出发,很快《水手》的歌声便响彻了奉城的大街小巷。

    秦荷花领了两百盘磁带,在方娣的陪同下来到了距离车床厂仓库不算太远的集市,这地方是城乡结合部,但由于附近工厂多,住在这边的人口倒是不少,集市也非常热闹。

    “娣姐,这磁带五块钱一盘是不是有点贵啊!”

    “我们那边磁带都是三块钱一盘的。”

    秦荷花一边把摊位摆开,一边有些担忧的说道。

    “卖卖看就知道了。”

    方娣其实并没有直接参加过这种摆摊销售,她今天也是为了陪秦荷花,这丫头毕竟是外地人,对奉城不熟悉,而且一个小姑娘自己摆摊总归是不能让人放心。

    “我的学费就看这些磁带了......”

    秦荷花小声嘀咕了一句,然后按下了录音机的播放键。

    《水手》的歌声响起,顿时吸引了集市里人们的注意,甚至就连在旁边摆摊的小商贩都朝这边看了过来。

    “咦,这歌不是《水手》嘛!”

    “对对对,就是《水手》,我昨晚刚在《音乐之约》听过!”

    “妹子,这磁带多钱一盘??”

    《水手》一遍还没放完呢,便有顾客上门了。

    “五块一盘。”

    秦荷花有些心虚的报出价格。

    “给我来一盘。”

    对方很爽快,直接递过来一张伍元纸币。

    “好的,您拿好。”

    秦荷花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成交了,收了钱赶紧把一盘磁带递了过去。

    有了成功经验,秦荷花顿时信心暴涨,立即大声的吆喝起来:“各位大哥大姐,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陈星星最新单曲,《音乐之约》本周主打歌《水手》这里有卖了......”

    秦荷花的吆喝声与《水手》的歌声都起到了很好的引流效果,关注这边摊位的人也越来越多。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秦荷花一共卖了二十六盘磁带。

    上午是集市上客流的低峰期,一个小时能卖二十六盘磁带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星哥说一盘磁带五毛钱提成,二十六盘磁带就是十三块钱,娣姐,我们每人六块五,按照这么算的话一天能赚五六十块呢,岂不是几天就能把学费赚出来!”

    秦荷花越算越兴奋,本就不大的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缝。

    跟方娣来奉城的时候她心里还有些打鼓呢,也不知道是不是真能赚到钱。

    现在看来娣姐诚不欺她啊!

    “我就不分钱了,等你在集市里混熟了,我就不来了。”

    方娣压根就没想过摆摊卖磁带的事,且不说这买卖有她老爹的股份在,方娣自己也不缺钱,她大一下学期便开始在京城的歌舞厅驻唱,一晚赶两个场子,每场一百块,也就是说方娣一晚上就能赚二百块。

    虽然她不是每晚都去,但一学期下来也是存了不少钱的,跟同龄人相比妥妥的小富婆。

    “那不行。”

    “这钱我可不能自己拿!”

    一听方娣不拿钱,秦荷花顿时急了。

    “妹子,磁带怎么卖的?”

    这时又有顾客上门了。

    “五块一盘。”

    方娣回了一句,然后冲秦荷花努了努嘴:“赶紧卖货吧,钱的事回头再说!”

    ......

    京城。

    央视《时代人物》节目组。

    田卫华手指在会议桌上敲了又敲:“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报上来了?”

    “前几期的选题都不理想,以至于节目组收到了许多负面评价!”

    “改开十三年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

    “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

    听到这里,一名身着卡其色女士西装,长发披肩的年轻女孩缓缓举起了手:“田总编,我有一个人选。”

    “嗯,说说看。”

    田卫华以及会议室内其余众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女孩的身上。

    “昨天央广交通台放了一首歌叫《水手》,目前这首歌的反响非常好,已经有在京城乃至全国流行起来的趋势。”

    “我想推荐这个人就是《水手》的创作者,陈星星。”

    “歌手?”

    田卫华下意识的皱了皱眉,虽然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但他们《时代人物》好歹也是央视的王牌节目之一,有很强的舆论导向性。

    能登上《时代人物》节目的主人公,都是在各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

    而娱乐行业的人首先就是被排除在外的!

    “小周,让你开拓创新,可不是让你胡搞,一个歌手怎么能上咱们节目呢!”

    “就是,就是,要是歌手都能上《时代人物》,这还不乱套了!!”

    节目组的两名资深编导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

    田卫华倒是没有立刻表态,他沉思片刻看向周敏佳问道:“推荐他的理由呢?”

    “我觉得他可以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榜样,而他的作品可以给那些迷茫的人一些前行的力量!”

    周敏佳一脸正色的说道。

    “这么高的评价?”

    田卫华眉梢微微一挑,有些吃惊。

    “田总编听过《水手》吗?”

    “在座的各位前辈听过吗?”

    周敏佳环视在场众人,开口询问。

    众人皆是摇了摇头,《时代人物》这个节目组的年龄构成偏大,除了周敏佳这个刚刚大学毕业一年的实习主持人,剩下的成员就没有低于三十五岁的。

    “田总编,我建议大家先听一听《水手》这首歌,然后我们再谈。”

    “放一下吧。”

    “那我回办公室取磁带。”

    周敏佳起身出了会议室,眼下京城还买不到《水手》的磁带,还是今天从沪城回来的朋友给她带了一盘。

    “总编,歌手上我们节目没有先例啊!”

    “是啊,就算递上去审核也很难通过!”

    “我们节目那可是有舆论导向作用的。”

    周敏佳离开后,几个老人又提出了质疑。

    “先听听歌再说吧。”

    田卫华不想过多讨论,最近上面给他的压力很大,希望《时代人物》能够有所突破和创新,而他完全找不到方向。

    又等了一会儿,周敏佳提着一台录音机返回会议室,随后《水手》的歌声在会议室内响起......

    等听完歌之后,众人脸上的表情也发生了些许变化。

    “歌倒是不错。”

    “但单凭这么一首歌就上我们《时代人物》,是不是太牵强了。”

    田卫华率先发话。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周敏佳不慌不忙的问道:“《小芳》想必大家都听过吧?”

    “当然听过。”

    “最近很火啊!”

    “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小芳》已经火了一阵子,众人还是很熟悉的。

    周敏佳继续说道:“《水手》和《小芳》的创作者是同一个人,而且,他还是一个两次落榜的高三学生。”

    “《小芳》这首歌是他根据自己父亲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水手》则是他在得知自己第二次落榜后,有感而发的即兴创作!”

    “一名少年,经历两次落榜非但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写出了《水手》这样励志的歌曲!”

    “大家不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吗??”

    “成功当然值得被歌颂,但是我认为逆境中的坚持也同样伟大。”

    周敏佳话落,众人皆是陷入了沉思。

    “如果小周所言属实的话,我认为可以试试。”

    “高考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成功者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其实还是像陈星星这样的失败者。”

    “在此之前,媒体们关注的都是那些考了高分的状元们,数百万的落榜者却是无人问津。”

    “如果以陈星星这个两次落榜的失败者角度切入,一定会非常吸睛。”之前持反对态度的一名编导侃侃而谈。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切入点,顺风局谁都能打好,难的是逆风局!”

    “但却没有媒体告诉我们华夏的少年遇到了逆风局应该怎么打,所以我们可以把陈星星塑造成逆风翻盘的励志少年!”

    又一名编导提议。

    听了两人的发言后,田卫华猛然从座位上站起,他双手抵着会议桌,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周敏佳身上:“小周,人是你推荐的,这次的采访拍摄任务就由你带队!”

    “老陈说的没错,咱们新时代的华夏少年不能只会打顺风局!”

    “能够逆风翻盘,那才叫本事!”

    “小周,任务艰巨,抓紧时间完成拍摄任务!”

    “散会!!”

    做出决定后,田卫华大步流星的走出了会议室。

    奉城。

    车床厂仓库。

    给两个外地批发商出了货之后,闲来无事的陈星河便跟刘大爷下起了象棋。

    在一旁的观战的沈嘉鱼时不时把一颗剥了皮的葡萄塞进陈星河嘴里......

    每当看到这一幕,已经丧偶十几年的刘大爷就觉得自己应该找个老伴了。

    “将军!”

    被喂了一肚子狗粮的刘大爷抓住机会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陈星河疲于应对,被刘大爷白吃了一象一士。

    “嘿嘿,我非得给你小子杀成光杆司令不可!”占尽上风的刘大爷很是得意。

    陈星河则是轻轻咳嗽了两声,然后冲沈嘉鱼使了个眼色,后者趁着给陈星河投喂的功夫用另一只手把刘大爷的车挪了一格。

    “刘大爷,你高兴的太早了,这车早就在我的射程之内了!”

    啪!!

    陈星河一炮轰掉了刘大爷的一个车。

    “这......”

    刚才还得意洋洋的刘大爷顿时皱起了眉头:“不对呀,我记得这车明明不是和炮一条线。”

    “那是你眼花看错了!”

    陈星河嘿嘿一笑:“少了一个车,看你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