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娱:在九零年代狂飙 » 65,是你们京音没要陈星河!!

65,是你们京音没要陈星河!!

    “金子,你知道人家苏沫为什么不喜欢你吗?”

    陈星河瞪了金子光一眼。

    “为什么?”

    这个问题戳到金子光的痛点,他当即好奇的追问。

    “因为你踏马不会聊天!”

    陈星河横了金子光一眼:“拿好你的五十块钱,给老子滚远点。”

    “一点不讲职业操守,收了钱还不说点好听的,老板很不开心!”

    闻言,金子光不屑的耸耸肩:“你那五十块钱只管采访的时候,现在又不是在采访,想听好听的,那得加钱!”

    陈星河无语:“滚滚滚......”

    采访环节全部结束了。

    时间还早,何龙又给陈星河设计了几组在学校的镜头。

    好在赵广庆提前召集了一百多学生,倒是不缺背景板。

    “你们都谁会唱《水手》?”

    拍摄快结束的时候,何龙询问在场的学生们。

    “我会!”

    “我也会!!”

    “导演我会......”

    一百多学生中有一大半都举起了手。

    “赵校长,我临时有个想法,咱们文化路中学的师生们可以一起合唱《水手》,然后这期节目就以这个为结尾。”

    “我问了,学生会唱的很多,老师这边你找几个会唱的。”

    何龙找到赵广庆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个想法好,咱们的老师应该有不少人会唱。”

    “孙老师,你会吧?”

    赵广庆转头看向孙圣斌。

    “会点。”

    孙圣斌点点头,陈星河毕竟是他的学生,虽然他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教出个歌星也没啥实质性的好处,但陈星河的歌他还是都听了的。

    不过他更熟悉已经流行很久的《小芳》,刚出来的《水手》也就会那么几句,还有点跑调。

    “小张在吗?”

    赵广庆又冲教职工队伍里喊了一声。

    “赵校长,我在呢。”

    一名很年轻的女老师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她是刚参加工作一年的音乐老师,叫张小兰。

    “《水手》会唱吗?”赵广庆问。

    “会的,会的!”

    张小兰连连点头,她昨天就买了《水手》的盗版带,单曲循环了大半天呢。

    “还谁会唱《水手》都站出来,胡导准备录一个大合唱,得出几名老师。”赵广庆又冲人群喊了一嗓子。

    一听这话顿时有几名老师走出人群,这可是上电视的机会,他们都不想错过。

    “老张,你会唱吗?”

    见张民心竟然也走出了人群,孙圣斌当即低声问道。

    “会哼两句,反正是大合唱,张嘴就完了。”张民心根本就不会唱,纯属是出来蹭镜头的。

    孙圣斌顿时明白了他的用意,当即竖了竖大拇指:“还是你贼啊!”

    张民心嘿嘿一笑:“你是班主任有专门的采访,我连副科老师都不是,没办法,只能蹭这种机会了。”

    孙圣斌笑了笑表示理解。

    很快大合唱队伍组织完毕,何龙组织众人试唱了一下,结果却是参差不齐。

    毕竟之前没练习过,而且还有像张民心这样滥竽充数的存在。

    “这样吧,采取领唱的模式,AB段领唱,副歌的时候再合唱!”

    何龙是经验丰富的导演了,马上就想出了对策。

    随后,老师中唱的最好的张小兰和学生中唱的最好的沈嘉鱼成了领唱,作为原唱的陈星河则是只参与合唱,毕竟直接上原唱就没啥意思了。

    得到领唱机会的张小兰自然是兴奋不已,合唱的话她可能只有全景镜头,领唱就不一样了,那是有单独特写的。

    更换模式之后拍摄就顺利多了,张小兰是奉城音乐学院毕业的,唱的很好。

    沈嘉鱼虽然报考的是戏剧学院,但她唱歌也是不错的,何况又是陈星河的歌,她早就练的非常熟悉。

    下午一点,拍摄工作全部结束。

    赵广庆早就订好了饭店,说什么也要留摄制组众人吃顿饭。

    这种事何龙等人经常遇见,毕竟这年代吃吃喝喝的很正常,也还没有杜绝公款消费的说法。

    而就在众人准备转战饭店的时候,孙圣斌忽然拿着一封信找到了赵广庆:“赵校长,刚收到的信,陈星河的,应该是录取通知书。”

    “这么快?”

    赵广庆一怔,陈星河的高考分数比重点线低了六分,按理说重点院校走不上了,只能走省本,而眼下省本的录取通知书只有本市院校的到了。

    今早赵广庆还特意问了陈星河的志愿填报情况,知道他第二志愿报的是京城石油学院,按理说录取通知书应该过几天才到。

    “小陈的录取通知书?”

    “素材这不是又来了......”

    听到两人的对话,何龙倒是来了兴趣,他赶紧招呼摄像师:“建设,赶紧开机,补拍几个镜头。”

    赵广庆则是冲孙圣斌使了个眼色:“孙老师,赶紧把陈星河喊过来,这毕竟是他的录取通知书,得他本人拆。”

    “好嘞!”

    孙圣斌赶紧去文工团的还是面包车上喊人,很快就把陈星河领了过来。

    “小陈,一会儿你向摄像机展示一下你的录取通知书,金榜题名嘛,毕竟是喜事!”

    何龙笑呵呵的说道。

    “行。”

    陈星河点点头,这根本不叫事。

    在众人以及摄像机的注视下,陈星河拆开了信封。

    不过当赵广庆、孙圣斌以及何龙等人看见录取通知书上的学校名字时,却都有些傻眼。

    “京城电影学院!”

    “竟然是京城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赵广庆和孙圣斌面面相觑,两人都以为里面的通知书会是京城石油学院呢。

    “诶?”

    “不是说差了六分吗?”

    何龙一脸狐疑。

    “是特招!”

    “京城电影学院每年都有特招名额的!”

    去年刚从京城传媒学院毕业的周敏佳立即就反应了过来,她有同学就是京城电影学院的。

    “这么说小陈被京城电影学院特招了??”

    何龙脸上顿时露出兴奋的笑容:“这就叫天道酬勤啊!”

    “小陈这么努力刻苦的孩子,最后要是不能考入理想的大学的确是有些遗憾的,现在好了,这个遗憾没有了!!”

    何龙之所以这么兴奋当然不是替陈星河高兴,他主要是为节目的圆满结局而高兴。

    毕竟在亲友以及师生的采访中,陈星河简直都被神化了,而这么优秀的少年最后的结局却是没能考上理想的学府,属实有些遗憾。

    现在不一样了,刻苦努力的陈星河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这样的结局更有正面意义!

    “敏佳,赶紧联系京城电影学院,等我们回京就去他们那里采访!”

    何龙立即做出了决定,既然是特招生,他们必须得了解一下京城电影学院为什么特招了陈星河,否则也容易给人落下话柄。

    “好的,一会儿到饭店我就联系。”

    周敏佳点点头,这无疑是丰富节目内容的一条线,必须得挖掘。

    京城。

    教育部组织的艺术类院校发展会议刚刚结束。

    由于开会地点距离京影比较近,京影校长郑川便邀请好友京音校长钟安国到自己的办公室喝茶。

    两人以前都在教育部工作,如今各自执掌着一所国内一流的艺术院校,大权在握,过的比在教育部的时候滋润多了。

    “安国,京音今年的招生怎么样?”

    “很好啊,改开十三年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娱乐了,今天报考我们京音的学生比去年翻了两倍呢,今年想要进京音光是过了重点线都不行,得比重点线高五分!”

    钟安国笑呵呵的回应,对于今年的招生工作他是很满意的。

    “嚯,这把你神气的!”

    郑川笑着摇摇头:“咱们京影就没你们那么受欢迎了,报考人数虽然也比去年多了不少,但跟你们没法比。”

    这年代还是报考音乐学院的考生更多一些,毕竟没什么门槛,会唱歌就能报。

    像京戏和京影这种侧重于表演的艺术院校,门槛相对高一点,报考人数自然也就没有京音那么多。

    两人正聊着天,忽然有人敲响了房门,是校长助理李大福。

    “什么事?”

    郑川随口问了一句。

    “郑校长,刚刚《时代人物》节目组的人打来了电话,说是想约采访。”李大福回道。

    “《时代人物》?”

    “你没听错??”

    郑川顿时惊了,一旁的钟安国也惊了:“老郑,你不声不响的干了什么大事,连《时代人物》都要采访你了??”

    郑川皱着眉头想了想,自己最近好像也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当即又问李大福:“他们在电话里怎么说的?”

    “说是想采访一下您,有关特招陈星河的事。”

    “陈星河?”

    郑川仔细想了想忽然有了印象,前几天声乐学院院长张瀚文递上来一份特招申请表,上面的名字就是陈星河。

    “是他啊!”

    郑川微微点头,又问道:“陈星河怎么了?为什么要问他的事?”

    “说他是这一期《时代人物》的主人公,由于被我们学校特招了,所以节目组才想来采访一下。”

    “这样啊......”

    郑川恍然,脸上瞬间露出灿烂的笑容,刚招来的新生就上了《时代人物》,这简直就是京影的活名片啊!

    “老郑,你这是走了狗屎运呀!”

    “在哪儿特招上来这么一个猛人!”

    钟安国羡慕的都快流口水了,这要是他们京音的新生该多好。

    那可是《时代人物》啊,他还没听说哪个大学生能上《时代人物》的!

    一听钟安国这话,郑川忽然想起了什么,他立即哈哈大笑起来:“安国,看来你是不知情啊,这个陈星河是你们京音让给我们的!”

    “人家陈星河的第一志愿是你们京音啊!”

    “是你们没要人家,才让我们捡了漏!”

    “谢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