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海工记事 » 第十七章 以撒

第十七章 以撒

    秦月跟着妈妈到圣经学习小组组长家所在小区的时候,就知道这里的房价不会低。高档小区的标志之一就是物业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治安要好。进小区门业主都要刷卡。访客则需要对保安人员说明要去的人家姓名和门牌号,然后他们会用内线拨通户主的对讲设备加以确认后才放行。

    进了门,楼间距很大,绿化比例很高,虽然小区内有多层,也有高层,但因为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又时有亭台隔断,院内的环境丝毫没有钢筋混凝土为主的冷硬与局促,反而有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祥和之气。秦月在心里嘀咕,组长不愧是搞设计出身的,对自身的居住环境要求还是蛮高的。按门铃通话,楼门被打开,进楼上电梯,一直快到顶层才出来。两梯三户,一看这里的房型就不小。

    门开了,屋里已经有不少的人在了。秦月跟在妈妈的后面被一路热情地让进了屋。屋子恐怕得有二百平左右,四室两厅两卫。客厅就足有五十平米,非常宽敞,五明的设计,采光良好。窗户半开着,初秋的风静静地划过,吹散了室内的闷热。男女老少一屋子的人聚在客厅,三三两两地交谈着。卧室的门有关有开,里面隐隐戳戳的有人在交谈。

    出于礼貌,秦月提了一个果篮来。她问过妈妈组长多大年纪了,妈妈说对方大约七十多岁了,仍被学校返聘回去,带博士生。秦月扫了一下客厅里的人,中年人居多,也有两三个年轻人,剩下的有两位老人,看上去像一对夫妇,妻子面貌平常,身体发福坐在轮椅上,丈夫却是难得一见的气度高华的老人,鹤发童颜,面貌儒雅之极,自诩见过世面的秦月也不由得感到惊艳。秦月觉得这位老先生恐怕就是这家的主人,徐老先生了。旁边的那位坐轮椅的就是他的发妻,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徐老太太了。

    果篮进门的时候就已经交给接待她们的一个中年女人了。她身材高挑,长发用皮套扎在脑后,虽然面容不再年轻,却笑容和煦,让人看了就心生亲近之感。她让着秦月母女俩进了屋,又把她们带到了老人的面前,“爸,李阿姨和她女儿来了。”

    老先生起身热情问候,秦月赶忙上前躬身问候,“徐伯伯好!徐伯母好!”老先生眼中含笑地打量着秦月,“今天的翻译就拜托你了!”“哪里,哪里!您客气!我尽力!”

    秦月从进门的时候就开始找老外,到现在也没见到一张西方面孔,就猜想,如果对方不是还没到就是在屋里与人交谈。果不其然,两人话音未落,他们身后的房门就开了,从里面一前一后走出来两个中年人,一个是华人,另一个是老外。两个人的个头都不矮,老外更高一点。

    周围的人停止了交谈,各自寻了椅子、凳子、沙发等处坐下来。秦月把妈妈拉到了沙发的一角就坐。徐老和老外是屋子中仅剩的仍旧站立着的人。秦月想着,他们应该先祷告,敬拜什么的,然后才会开始讲道,所以她不并急着上去。可徐老却向她招手,啊?现在就要她翻译啊?可躲是躲不过去的,秦月只好硬着头皮站起来走到屋子中间,众人面前。为布道翻译,这还是她生平的第一次。

    徐老简单地介绍了几句身旁的老外。老外是一名牧师,叫Thomas,是哈佛神学院的神哲博士(PhDinPhilosophicalTheology)。秦月真的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似的翻译。她知道哲学系也听说过神学系,却是头一次听说神哲这个专业,虽然译过去了,却并不清楚这个专业所涵盖的内容。Thomas毕业后一直都在芝加哥的教会里做牧师,同时也在芝加哥神学院任教。今天就由着他来给大家分享一段圣经的解读。

    秦月发誓,她以前做口译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因为以前翻译的内容再专业也都是世俗行业,她哪里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给牧师做口译。Thomas一开口,秦月就更紧张了,因为很显然这位牧师讲话的风格非常地学术,像是在写博士论文一样地严谨,多用各种从句来解释、界定和修饰自己所讲述的内容,一点儿都不口语化。秦月虽然不是信徒,却着实地开始祷告了,她祈求全能的上帝能让她听明白Thomas所讲的道,并不打折扣地翻译过去。

    秦月后来想,上帝恐怕是真的听见了她的呼求,应允了她的祷告。

    Thomas讲的内容是西方人或者信徒都耳熟能详的一段圣经:亚伯拉罕和以撒的故事。

    亚伯拉罕(原名亚伯兰,后被上帝改名为亚伯拉罕),以色列的先祖,曾经生活在一片崇拜假神的土地上。到了七十五岁的时候,仍然没有孩子。他的妻子月经早已断绝,无法生育了。就在这时,上帝对亚伯拉罕应许,让他的后裔多如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亚伯拉罕听从上帝的呼召离开了家乡,跟随者上帝的指引,向应许之地迦南进发。后来,在途中上帝也多方地保守他的家人和财富,但是他却仍然没有孩子。十年之后,亚伯拉罕的妻子把自己的埃及女仆给亚伯拉罕为妾,生子以实玛利。以实玛利降生的时候,亚伯拉罕八十六岁。

    到亚伯拉罕九十九岁的时候,上帝再次向他显现,重申与他的约定和应许,说要从他的已经九十岁的妻子赐一个儿子给他,这个儿子将取名为以撒,并且告诉他以实玛利不能继承上帝的应许,只有以撒才可以。一年后,亚伯拉罕的妻子生子,取名为以撒。以撒降生的时候亚伯拉罕一百岁。

    等到以撒长成少年的时候,上帝要试验亚伯拉罕的信心,让他带着以撒到山上把儿子作为燔祭献给自己。亚伯拉罕带着以撒,走了三天才到了上帝指定的那座山上。上山前,以撒问他父亲,为什么不见献祭的羔羊,亚伯拉罕回答他说,上帝比自己预备。于是,亚伯拉罕让儿子背着柴,自己拿着火与刀,一起上了山。到了上帝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造了祭坛,把柴放在祭坛上,又捆绑了以撒,放到了柴火上,举起刀来就要杀他。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拦阻了亚伯拉罕,不允许他加害以撒,又认可了他对上帝的敬畏之心是真实的可信的。因为亚伯拉罕爱上帝胜过爱他在这个世上最珍贵的——他的独生爱子。

    上帝的确预备了祭品,就在亚伯拉罕的附近,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取了来献为燔祭,代替了他的儿子。

    这个故事到此为止应该是皆大欢喜了。如果往下面接着读就是以撒平静蒙福的一生。相对于他父亲的忍耐等候,和他儿子以扫,尤其是雅各颠沛流离的一生,以撒的日子过得相对平顺得多。可他却终生都没有和上帝有亲密的关系,到了老年老眼昏花,被自己的儿子所骗。圣经上通篇都在说,耶和华(上帝的名字)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亚伯拉罕是名副其实的信心之父,可以撒呢?以撒的一生总结起来应该怎么说呢?

    Thomas教学的时候一定是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他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扔出来,让听众根本没有走神的可能。

    在大家七嘴八舌地给出各式各样的答案之后,Thomas终于肯放过大家,说出了他的看法。他说,以撒的一生心里非常地痛苦。他自出生以后,被父母如珠如宝地养到十几岁,是家中的唯一嫡子,也是父亲全部财产的唯一继承人。父母经过生育他的这件事,变得格外地敬虔,他也一定耳濡目染地学会了敬畏上帝。可这一切在有一天突然间就变了。

    他所信任仰慕的父亲,一大早地起来带着他走了三天的路程,就是为了把他哄骗到一座山上杀了献祭。虽然最后他活了下来,可当初对父亲毫无防备的信任,与对上帝的敬畏一日之间消失殆尽。如果我们就是以撒的话,经历过这样的背叛之后还会继续爱我们的父亲吗?还会继续敬畏我们的神吗?秦月在心里答道,不会!她的父亲,如同亚伯拉罕的以撒,也是她视若生命的人。可是她却没有那么幸运,因为上帝并没有收回自己手中的刀,而是取走了父亲的性命。一时间,秦月心如刀割,几乎站立不住。幸好Thomas的道已经讲完了。大家开始闭目祷告。Thomas感谢上帝,因为以撒的一生都是在被上帝医治修复。上帝一再地向他主动显现,重申自己对他父亲的应许,也就是现如今传承到了他身上的应许,并在诸多的患难中保护他。这才一点一点地软化了以撒冰冻的心。到了最后,以撒终于学会了再次信靠上帝,成功地将上帝的应许传给了下一代,他的儿子雅各。

    Thomas恳求上帝医治在场的和不在场的人。信主并不意味着不受伤害,不经苦难,只意味着上帝的永不离弃。

    Thomas让秦月想起大学时期的加拿大外教,他们同样地睿智、深刻、博学和洞见。秦月再一次地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聚会结束的时候,秦月感到精疲力竭。上一周班都没刚才的两小时累。秦月知道自己受到了震撼,她需要回到自己的巢穴里,独自舔舐伤口。周围的人都上来和她打招呼闲聊,她却挤不出半分的笑来。她找到妈妈,说累了,要回家休息。妈妈见她脸色苍白,精神萎靡,赶忙起身和她一起同大家道别。Thomas除了讲道之外,并没有和秦月多说话,看到她要走了,才起身过来跟她要联系方式。秦月顺手摸了张名片给他,就撤了。

    回到家,秦月进了卧室,倒头就睡。她的力气仿佛都被抽干了似的,一口气睡到了傍晚才醒。醒来的时候,秦月才有力气重新思考。信不信有神?秦月至少愿意相信的,即使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和父亲团聚,她也宁可相信有神。不仅如此,秦月总觉得上帝就在她的对面,无论她走到哪里,去做什么,上帝都注视着她。可她愿意信靠上帝吗?不愿意!因为,在她的眼中,上帝和亚伯拉罕一样,举起刀来,杀了她最爱的人。

    秦月知道,她与上帝的争战,或早或晚,终将分出个胜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