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海工记事 » 第五十三章 饭局(3)

第五十三章 饭局(3)

    有些事情细想起来挺有意思的。离开合资公司以后,秦月跟以前的同事基本上都失去了联系,可到了上海以后却因为V是她新公司的供应商,所以在对方出差到上海来的时候倒是见过几面。

    秦月原本对他的第一印象就很好,更进一步接触下来,越发地觉得这个人非常让人舒服,嗯,他给人的感觉很像大白。生意没做成,不过两个人倒是成了朋友。当初他去船厂时候身后跟着的两个都是他们公司的销售经理,一个负责全球,一个负责国内。那个负责国内的中国人是个陕北汉子,性格跟他的老板差不多,也很混和宽厚。两个人在一起经常八卦他的老板,嗯,当着他的面,结果V总是一副被欺负了还说的老实人样子。

    秦月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了V的背景。他现在的公司原来是他父亲的,管理者原本也不是他。他上大学的时候念的是计算机专业,跟船用电气根本不搭界。可就在他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家里的生意一落千丈。父亲在过世之前坚持要让他接手生意,剥夺了他哥哥的管理权。年纪轻轻的他万般无奈硬着头皮进了造船这一行,结果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他将一个频临倒闭的企业挽救了回来,还扭亏为盈。

    到父亲去世之前,他们的家族公司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他本人也掌握了公司大部分股份。他父亲去世之后,他又从哥哥手中购买了剩下的股份,成了这家企业的唯一股东。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几次扩建自己的公司,无论是在企业的占地面积上还是在员工数量上都有了惊人的增长。他在中国、越南都建立了生产基地,并追随着荷兰最大的几位客户,将厂房一直建到了迪拜。

    就是这么个人却怎么看都不像个成功的企业家,而是像个好脾气的邻居。秦月开始以为对方约她见面是为了要做他们公司的生意,后来发现并不是,他就是一个喜欢跟人交好,与人为善的人,做人做事目的性都不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商业森林里,他这种人简直是奇葩。后来有一次对方无意间提到了他小女儿被领养的那家孤儿院,秦月好奇地上网查了一下,那个孤儿院曾经因为到乡下收购儿童再高价让外国人领养而被新闻曝光过。但V即使是知道了这一切仍然对那个地方心存感激,拜托秦月如果有机会可以帮他去那里看一眼,看看他们都缺什么,如果捐钱给他们,他们会偷偷地贪下来挪用的话,那么就给他们添置一些必需品好了。

    秦月觉得很难对这个请求说不。她利用一个周末,约上了穿越女朋友,一起飞去了湖南。到了长沙又租了辆车,开了几个小时才到了那所孤儿院。孤儿院很荒凉,位置也不好,紧邻着一所监狱。孤儿院里只有十几个婴孩,两个看护,没有其他任何年龄段的孩子。秦月打听了一番才知道,在这个地方被曝光之后,他们就改变了经营方式,将所有的孩子都交给附近的家庭养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养(adopt),而是拿着国家的补贴保证孩子最基本的生存(foster)。秦月去之前就找到了院长的电话,估计院长是故意躲着她或者其他任何的访客,但同时又不愿意放弃对方捐赠的可能。尽管秦月心里明白,即使他们捐赠的是实物,也可能会被卖掉折现。因为她来之前在电话上了解的孤儿院的状况和她亲眼所见的完全不同。在电话中,院长的口里所描述的孤儿院是一个有很多国外义工在这里上班的地方,他们帮助这里的特殊需要(尤其是脑瘫患者)儿童开发智力。可实际上呢?呵呵……

    秦月回去之后把事情跟V交代了个清清楚楚,可对方坚持捐物个孤儿院的心思却仍然没有被打消。秦月觉得对方只是想变相弥补自己的女儿,就按照他的预算,帮他联系了一些生产厂家,把厂商表,报价等等都收集齐全了翻译完之后,才交给了V。秦月在这件事情上只是希望能帮他了却一桩心事,却不愿意经手任何金钱。她和朋友的机票与食宿,也都是自掏腰包,没有跟V提半个字。

    V知道她要到荷兰来之后,就坚持一定要请她到家里做客,见见自己的女儿。秦月知道对方真正想让她见的是他的小女儿,就是他从中国领养回来的那个小女孩儿。

    秦月上车以后才发现不对。因为这辆车的地盘实在是太低了。她都觉得憋得慌,又何况是身材跟北极熊有得一比的V呢?经过对方的确认,秦月才明白当初他手下吐槽的内容原来都是真的。这个万事随缘的家伙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车。而荷兰的售车行非常灵活,可以将客户现有的车折价收回,然后让对方拿着差价就可以开上新车。也正因为如此,V手底下开过的车子,别的不论,单说跑车,就不下五六辆,荷兰拍摄的电影里面的车子,有好几部都是跟他借的。秦月现在坐的就是一辆老爷车,古董级的法拉利。发动机在后备箱的位置。V告诉她,这辆车他买到手之后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凑齐了新的零件更换掉了以往老化了的部分。

    车子飞快地奔驰着,在红灯停下的时候,路边的行人朝着这辆车指指点点,秦月注意到V露出了孩子般的得意,她实在没忍住笑出声来。

    秦月以为他会直接把她拉回家,结果他们七拐八拐地却到了一个小河边的小饭店。刚吃完午饭的秦月莫名其妙地跟着V下了车,走进了饭店。

    饭点儿已过,小饭店里没有什么客人。只有两个年轻的服务生在忙碌着。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看上去好像都不到二十岁的样子。V把那个女孩子介绍给秦月认识,秦月才知道面前的这个小美女就是V的大女儿。小姑娘英语说得不错,秦月跟她聊了两句,把带来的礼物给了她,是刺绣手帕和景泰蓝手镯。小姑娘很喜欢。她知道V请秦月去家里做客的安排,对今天加班不能回家一起跟秦月吃饭表达了遗憾。不过两个人总算是见到了面。秦月很感激V这种做法里面所包含的体贴与尊重,他的意思是,你是我们全家人的客人和朋友。

    尽管还没见过家里另外两个成员,秦月却已经对她们充满了好感。一个如此富裕家庭里出来的女孩儿,还在周末里打工给自己挣零花钱,这样家教出来的孩子不骄不躁,待人接物宽和大气已经有了她父亲的风度,如此教育孩子的母亲又能差到哪里去呢?毕竟V一年到头在外面跑,家里坐镇的是他的妻子,两个孩子日常的教育和敦促也都得靠她才行。她一定是位优秀的女人。

    见到V的妻子之后,秦月有一种,果不其然的感觉。他的妻子不仅是持家的高手,还在业务上对他大有裨益。后来,秦月在业务上与V有诸多往来,在国内和荷兰的不同场合里都再次见过他的妻子,有时候,秦月会和他妻子因为都对在场的某个人的做法看不惯而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V的小女儿去骑马了。嗯,骑马要在马场里,还要有专业的教练教。一会儿她下课了,V会开车去接她。V家的占地面积,怎么说呢,让秦月想起庄园来。有几亩地的草地,就那么扔在那里,什么也不种,但却不能说他们什么也不养。他们家有一只大牧羊犬,一只大肥猫,还有一只小绵羊。秦月看到那只乖巧的小绵羊在那里安静地吃着草,又看着草地上散落的那种玩具和工具,不由得笑了。Ray的家诚然端庄稳重,可V的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乱中有序。

    秦月想帮忙打下手,却被V的妻子拦住了,她让秦月怎么舒服就怎么待着。她三下五除二就把饭菜给做上了,还应秦月的请求把他们家的相册都搬了下来。

    秦月翻看着那些曾经黑白泛黄的照片,忍不住乐,因为这家的男女主人青葱岁月时候的穿着打扮,很像美国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秦月就坐在院子里的一个大躺椅上,手边的小几上放着女主人给她的果汁和相册。在这个五月周末的下午,秦月晒着太阳,鼻尖嗅着草地特有的清香,完全地放松了下来。所有的紧张,疲惫好像一下子都顺着她的脚流进了泥土里。

    饭菜上桌的时候,小女儿被接回来了。如果不是在荷兰,没有人会误认为她是外籍。从发育上看,她应该比荷兰的同龄人娇小很多。而且有意思的是,在荷兰,秦月很少看到小孩子戴眼镜,但这个小姑娘却戴了一副黑框眼镜。她很腼腆,秦月试着跟她聊了两句,她只害羞地给出了不能更短的回答。

    这顿饭的主食是印尼炒饭。印尼曾是荷兰的殖民地,荷兰至今仍有不少印尼移民。有很多荷兰人以为印尼的饭菜就是中餐。虽然秦月对这个误解不以为然,不过印尼饭还是比荷兰本帮菜更接近中餐,因此秦月其实吃得很欢快。印尼炒饭的标配,除了炒饭之外,一定要有一根鸡肉串和一枚太阳蛋,以及一小撮炸虾片。一切都很美好,只除了配的酱料。秦月以为酱料是咸的,结果却是甜口的花生酱。当然,主人还配了爽口的沙拉,和烤鸡翅。

    吃完饭一家人带着秦月去散步。秦月发现他们家住的地方不像是个城市,更像是个小镇。居民少,田地多,还有一个风车磨坊。那个磨坊居然是镇子里发布消息的地方,他们之所以坚持要出去散步的原因之一也是要去那里看消息。消息会被镇长打印出来贴在上面。夫妻俩看了一眼,有嘀咕了一会儿,接着带着秦月和他们的小女儿继续散步消食。

    他们出来散步的原因之二是遛为了狗。秦月注意到当狗狗便便的时候,他们走到一个像每个家大门口信箱一样的设施处,从里面抽了个什么东西出来,把狗狗的便便收拾起来,拿着,直到他们路过一个垃圾箱才丢了进去。在秦月的坚持下,他们又走了一段回头路,拿了一张狗狗便便收容器做纪念。秦月发现那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用纸制作的容器,设计巧妙,可以让狗狗的主人收起便便,手却不沾到任何秽物。秦月决定把这个纸质容器带回国去。虽然她不养狗,但如果有养狗的朋友,她倒是可以推荐对方自己做来试试。

    散步结束后,秦月就告辞了。这一天的下午,秦月过得非常惬意。主人既不冷淡,又不过分热情,恰到好处的接待,让秦月如沐春风,疲倦尽消。

    秦月回到家中把第二天要用的东西都收拾好,包括要穿的衣服。明天是她正式见到自己同事的日子,第一印象很重要。看着邮箱中,Ray发过来的工作安排,秦月深吸一口气,嗯,忙碌的日子就要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