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海工记事 » 第五十九章 变故

第五十九章 变故

    当秦月回到国内的时候,她已经到上海将近两年了。一切都步入了正轨,接下来订单竞标的成功率也都不低。与此同时,馒头那边也顶着院长及其爪牙的压力,在改了论文四十遍之后,终于顺利毕业了。尽管院长想尽了方法拦阻馒头,馒头还是比他的学生提前毕业了大半年。整个过程非常地磨人,馒头的性子经过这件事,越发地沉稳。他也在上海找到了一所不错的学校,等到手上的合同到期就准备过来到上海和秦月团聚。然而这个时候HDM总部高层却开始了一系列的内部重组。

    这一改变其实来的也不是特别突然。在秦月去荷兰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察觉了,因为Ray变得特别易怒和暴躁。在Ray和其他部门总经理交流的时候,秦月从一鳞半爪的谈话中得到的结论就是现在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市场已经开始呈现饱和状态,面对即将到来的行业萧条期,HDM所采取的第一举措就是更换带头人。也就是说秦月在国内接待的那个新上任不久的CEO被替换了下去,新的CEO是搞财务出身的,他的任务是增加集团股值,降低内部损耗,保持在未来的若干年内企业的盈利依旧保持持续性增长。

    秦月回国之后,从跟荷兰同事朋友以及Ray那里听到的消息判断出,这位CEO上台立刻大刀阔斧地对集团内部进行改革。他先着手将几个非核心的分公司卖掉。接着,他又将几个企业中与造船无关但却非常盈利的企业挂到市场中待价而沽。与此同时,他引进一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开始对集团内部进行重组,收回分公司总经理的众多权限,一时间,集团内部中层纷纷离职。没有人过惯了自己做主的日子,还会愿意被人束手束脚地管着。尤其是那些做销售出身的总经理,他们需要第一时间对市场的波动和客户的要求作出反应,但集团重组后新增加的层层审批制度却使得这一切都成为妄念。

    不只是集团中层的管理人员离职,就连董事会中秦月认识的那些人,从B先生到Joop,也都开始退休的退休,辞职的辞职,因为如今的HDM已经变成了一个凡是都是会计和律师说了算的大机器生产企业,而不再是一个讲究工匠精神和技术创新的地方。Ray在反复挣扎了半年多之后也辞了职,并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当集团开始动荡的时候,秦月第一时间告诉馒头让他先不要急着过来,反而可以开始在临海市里面找找看有没有气氛比较好的高校可以去就职,他离开原来的学校是必然的。那里的人没什么心思教书或者搞科研,精力都放到内耗上面去了,秦月和馒头一致认为,那里不是他就处之地,尽管馒头的博导算是学校的一股清流,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他的导师再好,也无法扭转整个学校的局面。

    如今集团大刀阔斧的搞关停并转这些MBA课程里的重组套路,又把一个好端端的扁平型企业硬生生地弄成了个垂直型的集团。即使退一万步讲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比以前还要强,可在这样公司里工作的幸福度和归属感却都没有了。再加上,上海分公司接到手上的订单已经全部交付,秦月接下来要拿到的大订单也将放到荷兰去生产,这家公司在荷兰总部人的眼里就越发地显得可有可无了。不出意外的,总部来人跟秦月公司里的人谈解约的事宜,因为他们决定关闭这家公司。

    秦月帮助手下拿到了尽可能多的解约金,她对HR明确表示不愿意继续在这样的企业里效力下去。但是HR却是带着任务过来的,她的任务之一就是帮集团留下秦月。因为集团里的人眼睛不瞎,他们知道在过去拿到和将来会接的订单上,秦月都有着不可否认的贡献。然而,秦月的态度却很坚决。因为,当一个人不愁温饱的时候,他能获得的幸福感与金钱的多少关系就不大了。HR最后没有办法只好联系总部。

    新上任的海工部总经理,负责所有海工船只和设备销售的Albert,特意飞到中国来与秦月面谈。说实话,这是秦月没有想到的。但秦月却仍然没有吐口,她坚持自己已经离家太久了,要回临海市去。结果Albert却意外地提议,允许秦月在家里工作,只是项目需要的时候,她照旧出差就好。当然,一切因工产生的费用公司一概报销。不仅如此,如果她不喜欢在家上班,也可以在家的附近租一间办公室,租金仍然由公司承担。秦月听了心里多少有些感动,尽管她明白,Albert是指望着她继续给集团那订单,这样他的业绩也会好看些,但是对方已经退让到如此的地步,如果她再不接受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于是,秦月在将上海的事情料理清楚之后,就退了房子,提着行李回了家。

    刚到家的头一个月,秦月很不适应,因为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她每天都过的十分地规律。几点起床,在哪里吃早饭,几点上班,在哪里订盒饭,晚上又几点下班。出差都会去哪些城市,订的酒店都是哪几家。但是,现在她每天睡醒了,却发现是在自己的房子里,再想一下,原来她已经回了临海市。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月,她就觉得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虽然她仍然每天依旧追订单,但她和她的团队,现在却只能每周通过Skype在网上开会。于是她决定要找一个小办公室租下来,正好,从上海带回来的公司宣传册也不能总堆在她家的书房中。

    妈妈和馒头都很高兴她能回来。秦月注意到馒头其实松了口气,这也难怪,因为上海的房价实在是太贵了,馒头实在秦月回来之前按照引进人才的待遇进了一所不错的学校。他的户口是山东户口,所以学校给了他一笔不小的安家基金。他用这笔钱付了首付,买下了他们如今住的房子。秦月在他买房的时候特意飞回来过两趟,房子是他们一起挑的,是个二手房,装修的风格十分宜家(IKEA),秦月一眼就相中了。房产证上虽然说是一百二十平方,地面的实际面积却有一百五十平不止,因为房子是顶层,有的房间的屋顶或者墙壁是斜坡,国家规定两米二一下的屋子不计入建筑面积,所以秦月他们算是捡了个漏。

    客厅很大,有四十多平方,举架最高处接近五米,像是宽敞的别墅,楼上有个小阁楼,并没有跃层,室内却有几个小台阶,将屋子分出了层次。三室两厅两卫,秦月觉得如果没有意外,她不介意在这个房子里住到老。

    秦月一边找办公室,一边琢磨着是否可以重新申请进修神学课程的资格,这样在不出差的时候,她就可以不浪费时间干呆着。也可以把当初搁置的事情有始有终地做完。

    学校批准了她的申请,但是她必须重修课程,以前拿到手的那几个学分作废。秦月觉得校方的要求十分合理,因为中间毕竟耽误了那么长时间,即使当初学过了,现在也已经生疏了,的确有重修的必要。再者说,任何一门学科都会不断更新换代,神学也不例外。

    就在这时,秦月接到了一个人的意外来电。Ray问她是否有意自己开办一家公司,因为他手上有一个很好的订单,需要国内的一家公司为荷兰的一个很好的客户提供中国国内的服务工程师,为他们在国内的安装调试提供服务。秦月思考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她现在时间紧张,没有时间去做日常管理,所以只能承担个名声,需要把工作交给别人去做。于是,秦月找到了在工作中认识的一个家在临海市的商人,在加上Ray一起注册了一家公司,让那份服务订单落了地。

    在答应Ray邀约的时候,秦月明说自己的工作重点仍然将是HDM,而且在业务上她也不愿意做任何与之竞争的事情,Ray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他说,他自己仍持有不少HDM的股份,每年年底都还有分红可拿,况且市场那么大,他们两个又都是那么优秀的销售人员,难道还愁公司的订单吗?秦月听了就没在多说什么。

    于是,一个月之后,秦月有了自己的公司,尽管她只有三分之一的股份,但这种可以自己做主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从心理上,她已经开始慢慢地与HDM分离。在拿到了高达上亿RMB订单之后,在美国休斯顿的海事展HDM的展台上看着一群陌生的同事,心里想着,够了。是时候彻底离开HDM了。

    那些新的同事,有些是HDM并购进来的企业中的销售人员,有些是新招聘进来的员工。并购进来的人还好,他们原来毕竟还算是海工圈子里的人,可那些新招进来的人,完全不在状态,对公司没有一丝的归属感。你不相信的,你永远都做不好。秦月觉得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反正她已经向HDM和自己都证明了自己卓越的销售能力,她的新老板们看到新订单后都十分地震惊。

    脱离了HDM的束缚,秦月如鱼得水开始了自由的销售工作,于此同时她也给自己加码,打算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两年半的神学课程。

    海工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很多以前在海事展上认识的人主动找上门来,让秦月的公司代理他们的产品。经过三个股东的讨论,他们签订了一批独家代理协议和项目代理协议。于是新公司的收入在短期内不断地攀升。他们如今拿到手的有效订单类型包括设备销售、技术转让、提供工程服务、审图费用、企业咨询等等。

    原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秦月开始不断地出差和参加海事展。有时候在海事展上作为展商遇到HDM以前的老同事也会坐下来聊一聊,大家都会打听她新公司的运转状况,在听到他们手上的订单时,都很吃惊。

    秦月发现大多数人为别人打工时不大上心,为自己工作时才会拼命,而她却恰恰相反。她本着小富即安的心态,看着不断加长的订单簿,皱皱眉就放开了,反正对她来说这些都只是数字而已,只要有衣有食,她就很知足,上帝总不能让她去讨饭。上帝爸爸一向照顾她,像牧羊人对待小羊,像父亲对待孩子,她没什么可忧虑的,只是有时候连续出差,让她身心疲惫。她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酒店、陌生的床上醒来时常常会反应一会儿,才能回过神来,自己到底是在哪里,是来做什么的。

    秦月的确无法否认创业的好处,自己创业后最大的收获,那就是如果你心态端正,做事还算有章法的话,那么以前你所仰望的那些企业家也会慢慢地改变对你的态度,将你当成他们中的一员来看待。而你与他们之间平等的交流会给你带来更宽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人脉。

    不过,真的很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