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逆流红尘之梦蝶 » 第035章 拿枪把我毙了

第035章 拿枪把我毙了

    曾书记当即吩咐秘书:通知陶广辉即刻来自己办公室报道。

    不明所以的庄宣怀,看着顷刻之间神情大变的一把手,赶紧问道:“领导,什么情况?”

    “要出大事了!”曾书记眉头紧锁,但他知道这事瞒不了多久,便把信访记录推给对方。

    庄宣怀急忙拿起,一目十行地浏览起来,一个月内,宁安信访办共接到二十余件举报信,但倒数第三件被举报的对象,赫然写着财政局长陶广辉的名字。

    继续看摘要,饶是他见多识广,也不得不为之色变。

    这年头,无论哪个干部只要摊上这种事,就没有好结果,何况举报内容并非无中生有。

    他也意识到,宣州纪委调查组到宁安来,八成就是为了这位新上任的财政局长。

    但曾书记召唤陶广辉又是作何打算呢?

    秘书很快回来汇报:“陶局长稍后就到。”

    庄宣怀想了想,起身问道:“领导,没什么事我就回去了……”

    见他想溜,曾书记略一沉思,摆了摆手说道:“先不急,你侦破经验丰富,陶局长来了正好一起听听。”

    被“抓壮丁”的庄宣怀只能坐下,一边暗骂自己凑热闹惹上麻烦,一边无可奈何地闷头抽烟。

    两支烟抽完,秘书领着湿了半截裤管的陶广辉进了曾书记办公室。

    示意秘书离开后,曾书记客气地请陶广辉入座,接着寒暄了几句。

    金风未至蝉先觉。

    自从接到一把手秘书突如其来的电话后,陶广辉认为可能是桥南开发区有了进展,便第一时间骑车来到县委。

    但来了之后发现庄宣怀也在场,顿时意识到味道不对,忽然他联想到地区纪委进驻宁安的消息,但自问行得正坐得端的陶广辉,清者自清嘛!

    好在曾书记也没绕弯子,话音一转开始发问:“陶局长,城关副食品厂改制、华日合资的天门实业以及日方尾田会社招商引资都是你牵头的吗?”

    这是肯定的,陶广辉点头说道:“是的,这几个项目经审核无误后是我批的。”

    庄宣怀咯噔一下,陶广辉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让他不由得紧张起来。

    曾书记继续问道:“听说你专程跑到金陵,不经过苏省方面同意私自见了日商?”

    陶广辉皱了皱眉,当时的情况通过苏省根本不可能见到尾田太郎,也就不可能招商成功。

    但这事放在台面上,摊开来一板一眼地较真,确实有违常规。

    不过回头再想想,陶广辉镇定地回答:“曾书记,我去金陵只办了三件事,第一,代表宁安与苏省供销总公司接洽;第二,代表宁安中学邀请日国东京青山高中学生尾田新一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还有一件是,私人帮城关副食品厂副厂长卫兰同志,向日方客人尾田太郎转交本地‘手信’作为谢礼。”

    曾书记皱了皱眉,觉得陶广辉有点滑头,居然推得干干净净,便给了庄宣怀一个眼神。

    庄宣怀马上领会领导意图,接过话头追问道:“公务出差期间,以私人身份会见尾田太郎,你觉得别人会信吗?你是不是一直仰慕资本主义的那套?”

    陶广辉立即看向庄宣怀,心中有了一点谱,看来有人给自己按了个“里通外国”的罪名啊!

    “庄县长,这个你可以请组织调查。卫兰同志应该还能记得,同时我是在午休时间前去拜访,南京饭店肯定有时间记录,而且与尾田太郎见面时,苏省方面的翻译也做了记录。如果我说的与事实不符,愿意接受任何处罚。”

    庄宣怀摸了摸下巴,觉得陶广辉的说辞无懈可击,在没有掌握进一步证据的情况下,确实难以定性。

    曾书记点点头,虽然对方信誓旦旦排除了一个疑点,但副食品厂的事就没这么容易脱身了。

    “陶局长,在城关副食品厂的改制过程中,你有没有强迫他们服从,或者利用职权进行干涉?”

    陶广辉立即争辩道:“领导!您这么问叫我怎么回答?副食品厂的承包改制关系到上千人的切身利益,既然我坐在局长的位置上,于情于理肯定要过问的。当然,顾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我最初采取了慎重的态度,但厂里热情很高,每天都有人到局里盯着。”

    “为此,我和吴秘书到厂里实地考察,发现厂里状况很不好,但主要领导班子的决心很大。他们甚至立下军令状,坚持深化改革,要为宁安经济大变样做出贡献!所以,考虑再三,我决定给予他们破而后立的机会。”

    曾书记不经意地挑了挑眉,举报信上将矛头对准陶广辉,但他却察觉出核心问题在于副食品厂。

    而作为厂子直管部门的领导,陶广辉一旦下马,副食品厂刚刚扭转的势头必然会遭到沉重打击。

    “工作上的事暂时不提,我最后问你,到底有没有在副食品厂里收受过人情和利益?”

    “曾书记,这是污蔑!”忍无可忍的陶广辉站了起来,昂首挺胸对着曾书记大声说道:“我陶广辉虽然不是圣人君子,但我可以保证:入党二十多年来,但凡收过一分昧心钱,你可以拿枪把我毙了!”

    面对陶广辉的激烈抗议,曾书记面无表情不置可否。

    庄宣怀赶紧起身把陶广辉按进沙发里,劝解道:“老陶,好好说话!没有就没有,急什么呀?你也不想想,曾书记当面问你,反而是对你的信任,否则就是纪委的人找你谈了!”

    陶广辉看了一眼曾书记,依然硬声说道:“没做亏心事,我不怕鬼敲门,纪委来了我照样这么说!”

    庄宣怀掏了支烟递给陶广辉,一边点火一边哈哈笑道:“消消火!老陶,你来宁安,新官上任头三把火烧得这么旺,把天都快映红了,怎么可能没动静?”

    陶广辉确实心情不畅,狠狠地抽着烟。

    从曾书记的问话中,他意识到有人告他的黑状,宁安经济的振兴刚刚开了个头,就有人处心积虑地在背后捅刀子。

    “多做多错!想做点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呢?”

    庄宣怀和颜悦色地说道:“老陶,但凡干大事的,谁没点是是非非,有些许非议太正常了,老话说‘不遭人妒是庸才’,可对?”

    陶广辉不无讽刺地感叹道:“难怪有人说,眼下,改革开放到了最艰难的关头,一旦撑不住,不仅让全国人民十年辛苦之功毁于一旦,更意味着我党在新时期肩负历史使命的失败!”

    听了这话,庄宣怀愣了愣,但曾书记却眉梢一扬,随之陷入沉思。

    作为宁安一把手,曾书记能听出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好像陶广辉已经预料到举报信中罗列的几项“罪名”!

    正像陶广辉说的那样:改革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关头。

    当然,作为老革命,曾书记时刻关注这中央的动向,特别是伟人在南方的讲话,让他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如果说理论上有了方向上的指引,那么涉及到实际工作上,到底该怎么落实深化改革呢?

    伟人说:一边要保持对外开放,一边要警惕西方列强的封锁打压,一边要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一边又必须坚持党的原则……

    作为宁安一把手,他又该怎么抉择,才能和光同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