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江山旧梦 » 第二十五章伊人恨

第二十五章伊人恨

    “其实倒也不是无药可救的,只需朝中上下一心,君臣不易,遣一能臣,花的一二年时光,总可以缓解,而后解决。”董恪辩解道,尚不认可寒江所言。

    “只说一路行来那些流离失所投身豪门官宦为奴的百姓,那可都是消去黄册,不用缴纳赋税的。大成近年来多生灾患,多处减免赋税,全靠江南,中州河洛,长安之地,之地的粮草赋税才撑了下去。”

    “此只为寥寥天灾,只需挨过半年,朝廷自可缓解,日渐恢复的。”董恪也知寒江说的是,平日只是未曾想过,今被点明,只剩下嘴上逞凶。

    “这尚且只是天灾,可天灾地变,稍有不慎便可酿成了人祸。何况更加有人推波助澜!又不是甚么明君圣主的,来日大难临头,只怕是一盘散沙,难有力挽狂澜之机,也无旷世能臣扶危定乱,要不多时,便可见后患无穷。”寒江冷笑得极是幸灾乐祸,看得董恪皱眉。

    几人氛围更显尴尬,无法接话,只有董恪强自咳嗽了几声,插科打诨道,“久之莫不是为这芳林苑国色天香的名花美人给迷醉了,才妄言。”

    樊盈岫道是要伴江城要去凑凑热闹,去看那些琴棋诗画书酒花的富贵乡里锦绣郎君仕女。

    皇甫迎皇甫邈姐弟跟董恪几人都忙不迭都赞同了。

    寒江闭目呼吸了片刻,平静了心绪,从了众人好意,与董恪随后而去。

    却不想这迟了一步,却是让先行的苏伊人几人出了问题。

    董恪忧心寒江的唇枪舌剑,怼了在场的豪门世家子弟,使人下不来台,辞了皇甫邈姐弟的好意,只在旁看着。

    董恪心念着陇右,军中不断翻滚,古烈南熙两个曾无意失言,当初他们姐弟两个,与寒江相识于十年前。

    十年前寒江便如同突兀出现,十年前曾发生过,什么事情?那应属显昭初年时候。

    当初最出名的也就是陇右萧纪两次驰援剑南,创下疾风营,百骑闯狄营救父,为引狄军大部,携三千铁骑死战十万狄部,血没焉支山,全军覆灭,尸骨无存……

    萧纪乃兰陵萧氏嫡长子,成名十八年前,当初久之不过总角,哪里进得了军中,久之虽有不凡,总不能随意一个才俊都被自己往他身上怀疑。

    董恪拿了折扇敲了敲脑门,近来总听些江湖轶事,过甚其词,闹的脑子不好使了,总不能再走眼一回。

    寒江与董恪缓行了片刻,各有思绪不曾言语。

    其他人都被寒江语出惊人给吓到了,不知继续下去该如何应对,只好错开了。

    同仇敌忾?这可是别人家,不要不把皇家鸿翎使,落鹄营当成吃白饭的,尤其是皇甫家,这种重臣之家,大庭广众之下。

    赤口反驳?寒江说的也算,事实啊!这论调不止他一个,不过别人是隐晦曲折一提,或生的只论国事境况。也只有他能够冷嘲热骂,冷眼看笑话,幸灾乐祸了。

    董恪心间否认了胡乱揣测,又心有不甘,故意提到为皇帝贺万寿节,陇右萧湛老将军为防范蠢蠢欲动的北狄,不曾去京,只有陇右萧家后起之秀萧绎携了麾下五百疾风勇士护送贡品前去长安。

    寒江飘忽恍惚的眼神瞬间停滞了片刻,又复了旧态,“不就是闲来无事,彰显一二威严的,也只有外强中干贪功慕奢的人才会如此。

    那开国高祖皇帝,也只有立国分封之后,当初还只是五十大寿。太祖时候,也就叫寿诞,十年一度,怀宗时候成了圣寿,五年一过。后来的好大喜功都成世宗,武帝年复一寿,改为万寿节。也不过是彰显炫耀而已。”

    董恪瞩目寒江道,“你不尝言自己不过区区山野微尘,不问世间因果,只念此身逍遥。此次若非盈岫伊人之事,也不至重履红尘,又何来如此感慨?”

    “也不过是世间有恨,唯意难平罢了,纵有万般筹谋策略,也抵不过天不从人愿,更抵不过上位者,一念只差……”

    不远处纷纭杂乱,却是热闹了起来,那些个士族郎君,仕女的也不顾及帷幕遮掩,都围着看起来热闹了。

    南熙仗着身子灵巧,从人群中钻了,直往两人处赶来道了缘由。

    听了南熙急促的叙说方知,那是苏伊人口中那个为护她不落魔掌的深情好亡夫探花郎,活过来了。

    跟着个广陵侯府亲故也来了这芳林苑牡丹会,面目狰狞,要打要杀,斥责苏静与人勾结,残杀亲夫,抛下父母儿女私奔。

    寒江三人遂行而至,已是明了了苏伊人所言有不实处,只看她为人,也绝非妄佞,更有数百苦厄百姓血书为证,此事牵扯甚广,只是不会轻信了那猖狂小人。

    看着当时围观者的指指点点,苏伊人面色苍白,如今还牵扯出了樊盈岫曾为风尘的事故来。

    此刻也不见了皇甫家几个小辈,当是被他人故意引了,说是被杜氏的人请去品茶,赏剑……

    樊盈岫几人本非皇甫氏一脉,不愿过于打搅,便不曾同行。

    皇甫迎去了花厅,看着全是自家人,多少有些不安。

    见了皇甫遥,两姐妹借故夸赞了两句茶水雅致,得了堂姐的眼神示意,道是丢了最爱惜的花簪,要许是丢到了庭外。

    杜娘子的眼神飘忽,说道,让丫鬟去寻即可,皇甫迎不愿,杜娘子甚至提出自己代贵客前去寻觅。

    只是皇甫迎执意去寻,杜娘子百般奉承,愿亲代她去寻回。

    皇甫遥似笑非笑,“这花钿是迎妹妹爱物,便让她自去寻了。莫非杜妹妹不愿与姐姐共处一室……”

    这话一出,杜娘子作势起来的身姿便僵住了,慢慢坐下,念着已是尽力了,笑道,“姐姐抬爱,妹妹感激不尽,只是要对不住迎妹妹的……”

    皇甫迎越发觉着不对,这杜氏有何不妥,只道是待会再见,虚虚的表了寻回花簪再与杜娘子细叙情谊。

    董恪确实盛名之下,这院中尚有不少相识之人,一经现身,便多有郎君仕女打了招呼的。

    一行人匆忙穿过人群里的小道,早已是清楚的听的了那猖獗了得的尖细声音。

    寒江赶到时候,正是那无耻之徒带了几人言辞犀利毒辣,想是早已算好的,皇甫家的颜面也不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