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间四月芳未见 » 2020年7月14日 周二 The Last One

2020年7月14日 周二 The Last One

    今天没什么国际日,不过是法国情人节和英国儿童节。也是我时隔不知道多少天继续写的日子。但也应该是最后一篇了,至少这部分是最后一篇了。

    我之所以决定不再继续写,是因为与写的初衷相悖。当初在疫情期间,状态很差,抑郁状态不被人理解,就想写写抑郁症眼中的世界,但有些许遗憾,写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康复了一半了,所以文字中或许并没有很多的抑郁情感。

    当然,这都无所谓,因为并没有人看。

    这次停下其实也是有预兆的,写日记已经成为了我的负担,让我有点寝食难安,一直以来追求的“自由”被自己所谓的“自由行为”而束缚了。害,矛盾还真是具有普遍性。

    那次心理咨询中,老师说我不应该这样,本是一个为了释放情绪而做的事情,却变成了影响情绪的事情,那么这件事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自然没必要继续下去。

    其实我自己也想得清楚,只不过有时候真的需要这样一个人来推我一下。

    所以回来以后,就没再写,本打算是有时间有感触再写写,但没想到,不几天就找了份工作,虽说不累,但也不算轻松。

    说实话,这工作把我变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人,其实这种事情我本是很抗拒的,与我所想要的人生和我认识中的“活着”完全是相反的状态,但我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想做,只是一种逃避罢了。

    抑郁并没有结束,工作也并没有改变这一结果。

    工作时的我头脑空白,即使是思考,也完全与我自己毫无关系,这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这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两个月假期,就这样浪费下去,其实对我来说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但这样可以换取些许的安心,至少我在家里可以光明正大的休息了,我可以挺胸抬头地做事了。

    家里人说的“接触社会”,完全是天方夜谭,整天在实验室,沟通还没有在家的时候和同学沟通的多,但他们觉得“这不挺好的”。

    所以,种种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问题在哪,只是我并没有在他们理想的装固态中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出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指挥我,并不是故意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自己也认为就应该这样。

    而说到底这其实还是在“管”,在“指挥”。

    心理咨询师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女生高中毕业之后考学失利,家里条件不错,想了各种出路,学艺术,出国,做生意,工作,等等等等,走了很多个国家,做过很多个工作。最后在成都落脚,做了一个小手工艺人,生活并没有多么富裕。

    我最初听的时候觉得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老师接着说“我觉着她赢了”,我还有点不理解,后来我想清楚了。

    的确是赢了,她父亲觉得是败光了他的继续才肯罢休,但实际,是她终于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说能做得下去的事情。

    我一直追求的不就是这样吗。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知道想做什么?那就去试试,没做过怎么知道不喜欢,没做过又怎么就知道自己喜欢。

    但现实中我并不敢尝试,我害怕失败,当我尝试一次两次以后,就会变成“狼来了”的故事的翻版。并不是家人们不愿意给予支持,是我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我尝试的下一件事会不会成功,会不会是那个我真的想做并且能做得下去的那件事。

    我没有太多机会尝试,没有太多时间尝试,没有太多信任尝试。

    所以我只能不断地思考,绞尽脑汁地想,尽可能地接触我能想达到的事情,但没有亲身经历是永远也不会体会得到个中滋味。

    而从别人的口中得到的信息永远都是片面的,“你看到的每个人都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样子”,其实是一样的。

    所以,现状并不会轻易改变,和很多物理化学变化一样,几乎很少会有什么突变,当变化发生太快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危险,生活也是一样,一切都是一点点改变的,突然出现的转变很容易让人承受不住。

    我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接受了理想主义的教育,当然我们也知道社会是很残酷的,但真的到我们面对社会的那一刻,现实远远超出了我们想象般的残酷。

    我们很脆弱吗?我觉得不然,我认为究其根本还在教育。每一代人都是独特的,每一代人都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因为时代在发展。

    我们父母一辈成长时,生活条件并不好,当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只要比原来过得好就行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全民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或许在人群中的位置并没有改变,但是生活条件变好了,就会感到满意了,也就是成功了。

    其实也的确是这样,国家的发展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奋斗得来的结果嘛。

    但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情况就变了。

    我们的父母刚刚从艰苦的环境中克服困难奔向小康,他们觉得生活已经很美好了,从小就告诉我们,这世界真的很美好,以后你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的。

    但当我们长大以后,发现这和家长老师说的不一样,世界上充满了不公,一点也不轻松。

    我们之前的岁月静好,都是站在父母一辈的肩膀上得来的,现在我们一脱离,就好像从肩膀上摔下来一样。

    父亲母亲们曾经面临的是大家都很穷,一起努力,过得好坏会有分别。

    但我们面临的是,大家都不穷,家境不同,但大家都很努力,然后还要有对比。“你看看XXX,怎样怎样...”,这是家长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或许有很多家长老师也不说,但这代表着一代人的价值观,而要求并影响着另一代人的成长经历。

    另一方面,人口基数大,社会风气不正,也是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人们追名逐利的心太强,有钱有权就可以受到尊重,要想活得体面些,就必须为之付出辛苦。

    但我认为这并不应该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导向,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出现了各种各样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人们都为此努力,让那部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失去了生存的空间,真的是生存的空间。

    社会资源有限,人口又多,可以理解为一个卖方市场,此时生活成本就可能会增加,而因此人们就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为了生存而努力。

    同样,社会资源有限,你想赚取更多,就要比别人更加努力,而鸡汤文又时常提到“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就有些一门心思为利的人,不断地努力,获取了大部分可获取的资源。

    而真正有些想法,想在生存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也被迫加入了其中,这样社会中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少之又少。

    而社会的改变往往需要的就是那部分不以名利为目的的人。

    所以说,在资本家的剥削下,会阻碍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发展。

    社会需要一些变革,但还没到时候,或许还需要几次革命,或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继续作为指导思想,但具体实施下去,还是很困难的。

    革命真的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表面上是国泰民安,但实际上也有内忧外患,革命果实来之不易,前路依然充满艰难险阻,我被当自强。

    或许完美的世界并不存在,即使是共产主义社会也一样,随着社会发展就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永远不会结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唉,生活还是诸多不顺,人生不如意,十有十一二啊...

    再见,这次不是晚安,是真的再见,或许还会有下一本书,不过应该不会是这种形式了。

    2020.7.14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