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之造汉 » 第四十三章 战利品

第四十三章 战利品

    五百战士此时重新列队,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兴奋。他们有的人今天杀了十几个人,杀得少的也不止一个。

    秦雷也带着人来交令,他完成了后门的任务没有放走一个生番。

    男儿,当杀人而建功立业,杀人而除暴安良!

    看到寨子里印着牙印的人骨,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

    这说明有汉人被吃了,这如何能不激发陆战营五百男儿的愤怒?

    生番……罪该万死!死有无辜!

    这狗屁食人族的所有人,通通该死!

    “打扫战场,收集战利品,今夜宿营山寨,明早拔营和大部队汇合,带走首级驻京观!”

    “诺。”

    这里天长夜短,战斗才不到一个多小时,还有四五个小时时间搜索物资。

    等太阳彻底沉入群山,生番的有用物资也都统计出来了。

    最大宗的是皮子,熊皮千多张,豹皮一千二百多张,狼皮五千多张,果狸皮三千多张,羚皮九千多张,鹿皮七千多张,野猪皮一万多张,还有其他各色兽皮数万张!

    王辉看到搜集来的堆成山的皮子,心里只有两个字:发了。

    如此海量的皮毛,留下可制盔甲的野猪皮和鹿皮,将其他皮子加工一下就是钱。

    尤其是熊皮和云豹皮,都是抢手货,金人最喜欢。

    第二大宗,就是宝石了,红珊瑚,蓝宝石,猫眼石,玛瑙,水晶一堆一堆的,都是后世琉求岛的著名特产。

    果然,杀人放火金腰带啊!什么赚钱法子比抢更快?

    生番虽然野蛮落后,但毕竟守着几百里的宝山,真是有钱啊!寨子里还有一些狗头金,但是不被重视,就在四周乱放着。

    想不到这烈度极低的一战,不但凝聚了人心,完成了实战练兵,还获得了这么多财富。

    交代过军需官来统计战利品,回去好分配。

    邢承恩规定军队战利品统一收购,之后按功劳再下发军队。

    一夜无事。

    第二天大早,五百多人的队伍都无法把所有的皮子和宝石带走,只好先携带相对贵重的东西,不太值钱的暂时留在山寨。

    直到中午时节,满载而归的队伍才回到平原和阿里山的连接区。

    得知陆战一营大获全胜,尽灭食人族,所有士兵都是欢欣鼓舞,就像过年过节或遇到喜事般兴高采烈。

    大家就在这里腌制首级驻京观,给生番以震慑。

    王进看到这么多战利品,山中寨子里还有没搬出来的,只能派人回去请邢承恩来一趟。

    搬运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公子!

    现在只要有物资拿不了的或者运输需要的,王进现在第一时间就是找邢承恩解决!

    王进认为公子这一个手段可抵百万大军,以后去哪儿远征,有公子一人在后勤保障没问题,主力部队跟着打就行了。

    王进派人来请邢承恩的时候,邢承恩正在给学生们上医学科课。

    下手的是顾平,邢承恩只是在边上讲解,就这邢承恩还是感觉胃部阵阵不适,但是这些学生们一个个兴奋不已。

    大体老师身材不高,却非常精壮。

    他皮肤黧黑,脸上还用红黑两种颜料画了鬼画符,加上五官拥挤,怎一个丑字了得。

    而且他胸口挂的装饰,明显是牙齿:人的牙齿。

    他耳朵穿了一个洞,挂着一个“大耳坠”,乍一看就显得诡异,再一看,才发现这大耳坠竟然是一只婴儿的手骨。

    眼神不好的,可能会认为是个鸟爪子。

    用婴儿手骨做耳坠,就问你怕不怕。

    他光背赤脚,身上毛发非常浓密,只有一张兽皮做成的简陋短裙围着裆。

    他的脚茧子很厚,厚到超出你的想象。

    整个人,从头到尾从上到下,充斥着一股凶悍、野蛮、狞恶、暴戾的气息,令人望而生畏。

    就算几百年前还在白山黑水渔猎为生的女真人,和这种生番一比也是文明人。

    边上的人无不露出厌恶之极的神色。

    无它,实在是这生番身上太臭了。

    这气味儿不像是人类该有的。

    似乎是那种一个夏天没有洗澡,身上的污垢汗水沤进了皮肤的变质腌肉味儿。

    这酸臭味儿肆意散放……十分凶猛。

    嚷嚷着教化生番的书呆子也被打击蔫了,嘴里说着吃人的魔鬼,再一边吐,还说要敬天保民。

    邢承恩告诉书呆子,以后我这里也要做个宋天圣针灸铜人类的人体模型。

    敬天保民一直被中国古代统治者视为执政之本,发展医学事业则是重要的仁政。

    到了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最高统治者对文化、养生及医学格外重视。

    自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始,几代皇帝都很重视编修医书,喜欢研究医学。

    但是传统医学长期依靠个人经验积累,医生职业也往往依赖于师徒相传、家族传承。

    中医针灸初期熟悉穴位,主要依靠书籍和图本,但由于没有直观形象作为参考,流传于世的针灸书籍难免有偏差。不但不方便,而且容易伤身害命。

    于是,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仁宗诏令翰林医官院医官、尚药奉御王惟一,考证针灸之法,铸造针灸铜人,作为针灸之准则。

    众所周知,用针灸行医救人,必须遵循人体正确的穴位经络,这对于针灸的应用及疗效十分重要。通晓医学的宋仁宗当然知道其重要性。

    也即,宋仁宗要求资历深厚的御医官王惟一继往开来,制定一套针灸的新“国标”,并且制作针灸铜人作为医学教学、考试的模型工具。

    这是一项历史上前所未有、造福后世的伟大事业,王惟一领旨后,便全力投入其中。

    在王惟一的统筹下,集聚御医人才、能工巧匠,最终铸造成两具针灸铜人。

    铜人的高度,与正常成年人身高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装配有五脏六腑,与真人生理结构一致,四肢及内脏均可拼拆。

    铜人表面镂空有穴位,穴位旁刻有名称。穴位以黄蜡封涂其内注水。如果取穴准确,用针插入,水则流出;否则,针不能刺入。

    这两个铜人造好之后,按原计划,一个放在医官院,作为针灸教学、考试的模型工具。

    另一个,宋仁宗下旨放置皇宫中,以供鉴赏。

    因为它们铸造于宋朝天圣年间,因而被称为“宋天圣针灸铜人”。

    随之,王惟一还编撰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长达三卷。

    这本巨著对人体解剖、穴位、经络走行、针灸主治等,做了专业、细致的论述。

    宋仁宗大喜,下令刻印刊行全国。

    另外,把书中的经络腧穴图刻石,立于相国寺内,供人瞻仰、研究。

    相国寺是京城汴梁最大的寺院、全国佛教活动中心。由此,“资圣薰风”成为汴京八景之一。

    为何宋仁宗做得我却做不得?你这书呆子是何道理?

    邢承恩大概讲解了细菌的概念,在显微镜下学生们也了解了一些。

    之后就是常识拓展,还有骨折如何处理,包扎手法和缝合等恐怖片,战场上的一些急救手段等等,邢承恩都是照着小艺面板照本宣科的读。

    顾平是个心细之人,倒是把这些都记了下来。

    酒精倒是配备齐全,橡胶手套啊,邢承恩真想飞到南美洲把橡胶树和金鸡纳树给搞回来。

    等上完课,送消息的人也到了,邢承恩这个运输大队长再次出发,赶到山寨全部打包带走,就连山寨的木头都拆走,这都不知道干了多少年了,造船的好材料。

    就连带牙印的人骨头邢承恩都准备带回去建纪念馆,就像后世南京纪念馆一样。

    要让每一个新到的移民知道,一旦失去武力的保护,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会是什么下场!

    面对野蛮到吃人的种族,应该怎么选择。

    现在连书呆子都说杀了生番,也不说教化了。

    邢承恩放话,以后谁大言不惭说教化,就派士兵送他一个人去生番领地教化一二。

    要是真有人能教化了生番,邢承恩可真佩服他。

    要是去生番肚子里谈消化去了,嗯,当没这个人。

    这年头的读书人有几个像老辛一样能打,都是溜嘴货,一动真格的就怂了。

    这就像玩魔兽,大家都当个加血的奶骑好了,你丫的不光能奶能坦能惩戒,这么秀其他人得排挤你啊!

    老辛,现在南宋文人中武力最高的,武将中最有文化的,虽然一生抱负未成,但人家这辈子活的绝对算是滋润的。

    辞官住的庄园别墅是带湖的,身边的红颜知己都是带才艺的。

    其他文人受气了只能翻字典找词骂,老辛直接上去干他,脑子里除了诗词歌赋就是盘他、办他、整死他。

    妥妥一个穿板甲的家伙混进布甲队伍里兴风作浪!

    邢承恩好羡慕的!

    当年读老辛的词,邢承恩也是中二病犯的不要不要的。

    有机会去找老辛聊一聊,看能不能忽悠来帮自己,估计人家是看不上自己的。

    接下来几天,邢承恩和陆战营把周围的部落营地都走了一遍,战利品缴获无数,连寨子都给它拆了,木头都拿回来造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