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之造汉 » 第七十一章 船厂安保

第七十一章 船厂安保

    今天晚上,琉求移民在看到孩子带回的年货,都露出了笑容,也都感念邢承恩的恩德。

    也就是在琉求邢承恩能这么搞,换到南宋试试,你这是收买人心,居心不良,砍你没商量。

    后来的移民们没有经历过丰收的场景,现在心还不稳,邢承恩给些恩惠也算是安稳人心。

    等过完年收获了菜籽油,再耕种一季土地,看到那么大的土地,再听一听第一波移民讲述丰收的情景,大部分人应该能稳下心来。

    琉求移民家庭发生的事情邢承恩并不清楚,他已经睡了。

    等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晴雪居然少见的躺在身边,鼻端温香幽幽,发觉脖子被晴雪抱住,而自己的手正搂住她的腰,腿脚也穿插在一起。

    好在,两人身上还穿着单衣,应该没发生什么。

    晴雪的头发撩到自己的脸,痒痒的,忍不住动手把头发拨开。

    许是动静稍大了些,或许是敏锐的感知到某种变化,晴雪长长的睫毛微微一颤,就睁开睡眼惺忪的眸子,然后打个呵欠。

    这才发现自己和公子完全抱在一起,顿时脸上红了起来。

    “妾身起迟了,少爷醒多久了?”

    “刚醒,吵到你了吧,这几天看你累坏了,再睡一会吧。”

    “不了,再睡要被人笑话了,妾身伺候少爷更衣吧。”

    “放假多休息会儿嘛,记得以前你可是恨不得睡一天的。”

    “少爷就会欺负人家了,好了,快些起来吧!”

    说罢晴雪起来穿衣打扮,然后伺候邢承恩穿衣。

    邢承恩也就是嘴上说说,这小身板能干啥呢?

    虽说放假了,可邢承恩和晴雪也不可能真的闲下来,吃完早膳晴雪还要去船厂转一转。

    第一条大飞的建造还是需要谨慎一点,虽说技术张成已经吃透了,可实际上手造船心里还是没底。

    这就像邢承恩看视频搞蒸汽机技术,眼睛看了,脑子说会了,手说你在开玩笑吧!

    你先给我做个图我看看,要不是小艺在,邢承恩玩个锤子科技啊!

    别看小艺不吭气,邢承恩最大的底气就是小艺在,要不然谁能记得那么多的图纸资料还有数据?

    就这邢承恩还是缺大匠可以搞定这些技术,就像玻璃制作技术有,可就是烧不好,非的找到一个懂行的大匠才能吃透技术。

    顾平拿了王进的名贴去找了一趟蔡鹏,希望蔡鹏帮忙介绍一下,当然好处费是少不了的。

    蔡鹏这种人倒也不错,收了钱就办事,只要钱到位,事情办的必是妥妥贴贴,让人挑不出毛病。

    蔡鹏答应帮忙搞定,不过在泉州不好搞,他也要打点人从苏州把大匠弄过来。

    花点钱能搞定的事就好办,先付了定金,把人搞过来尾款结清,另外的好处还要给到位,以后还需要蔡鹏帮忙搞匠人。

    有了大匠,造玻璃一上马很快就能把钱赚回来,邢承恩这点账还是算得清的。

    船厂现在建的很大,八个干船坞又扩建了四个,现在达到十二个了。

    张成的意思是龙骨的铺设,现在船匠能做好了,他现在造大飞,顾不上他们,他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继续铺龙骨,以后还需要加大造船师的规模。

    邢承恩也同意这样子做,正常造船,都是龙骨铺设好放半年,还需要四个月装备甲板等等封装,这样一条船最快也要十个月了。

    干船坞一般要留一个位置维修船用,还有六条铺设好龙骨占用着,随着船匠们熟练度的增加,封装船体会很快,只要龙骨到位,以后一个月就能下水一条船了。

    刚到船厂,往里走几十米,远远便看见船坞中如庞然大物的阿拉伯帆船,旁边几十名船工正围成一圈。

    一群男人光着膀子、喊着号子,拖着小儿手臂粗的麻绳,正在将已经准备好的木料往船上拖拽。

    大量人力再用绳锁配合简单滑轮工具将船厂里准备的木头吊装上船。

    这个过程需要约二十人同时操作,主要是拉住绳锁不要脱落,还有人在木头被升起来后,用另一根绳索牵引木头放置在大船上相应的位置。

    看他们干的辛苦又卖力,邢承恩相当无语,效率低到让人发指!

    邢承恩又想起蒸汽机来了,有这个帮助是不是吊装工作会轻松很多。

    张成正指挥者人忙碌,船体结构有图纸和实物参照,张成这半年时间里就在琢磨造大飞,早就心中有数。

    如今正式建造,张成指挥的井井有条,邢承恩看到船工们的忙碌后感到安稳、安定,给人一种耕牛的可靠感。

    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但是邢承恩知道没问题了,就好像玩游戏开团之前就知道赢定了,开枪之前就知道爆头了…

    邢承恩知道是自己杞人忧天了,张成大匠自己心里有数,建造大飞已经没有问题了。

    没有打断张成的忙碌,邢承恩和晴雪悄悄的交代安保人员注意大船的加固,有台风天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大船的稳固。

    船厂这边还设有专门的保密处,不但防止间谍的渗透,也是防止船厂内的人背叛。

    比如,对外透露船厂技术、或泄露其它重要机密,都属于背叛。

    更不论投敌叛变、欺师灭祖这些。

    有点残酷,可如果不这样做,说不定自己辛苦网罗来的工匠、辛苦培养起来的学徒,会被别人挖墙脚。

    人一上百行行色色,为防止不好事情发生,沿船厂的边界和水界一天十二时辰皆有人和狗巡逻。

    防外输乱的同时加强内部保密管理也是王春雷的工作重点。

    军匠营那边近卫营守护的很严,不需要国安处负责,那里人少而且防卫等级也高,相对好防范一些。

    王春雷则因为人手不够,只能把重心放在船厂,其他方面暂时不纳入防御范围。

    不是不想,而是人不够,用王进的话讲,现在这里就是渔网,全是筛子。

    顾平主管的军情部门已经开始向外铺设人员,先期也是向外撒银子搞定一些外围人员。

    特情工作是很专业的,就算招了一批少年人也不是那么容易上手,还需要时间培训。

    王进他们这群人都精通此道,作为老师绰绰有余,只是学员们还很生疏,需要培养。

    少扯那些说一个国家如果有真正的自信,绝对不会在商业往来中害怕间谍。

    间谍自古就存在,因为情报工作也是古代王朝掌握天下的重要耳目,邢承恩前身酒宴乱说话都能穿到官家耳朵里,各位看官真当皇城司是瞎的聋的吗?

    邢承恩这边动静不小,好几万人了,这可不是海盗那种随便找个岛就能隐藏起来,官军无法在海上搜索,最多就是发个悬赏通告也就算了。

    邢承恩这是有根据地的势力了,人家一旦知道你在这里,必然是派大军灭了你!

    所以内部防御消息外泄,外部刺探军情都是当前的重点,顾平和王春雷身上的担子不小。

    邢承恩也是谨小慎微惯了,自己要是真的兵强马壮,那还怕赵宋那个朝廷吗?

    如今简单点的法子是大笔银钱开路,尤其是南宋对下面小吏和军士并不大方,拿蔡鹏举例,他每年拿的例钱不过十几贯,这些钱在泉州生活,让他经常手头紧张,不靠官职搞些外快怎么活?

    他从邢承恩这里得到的赏钱,半年时间就超过了百贯,更别说还有其他好处了,所以他办事尽心。

    大宋官员内卷严重,一个官位很多人盯着,能当官的人都是人精,你要做不好,后边的人就要踢你下台好自己上位。

    所以宋朝的官员并不好过,下边的小吏也是谨小慎微,对于邢承恩这种上官,人家是毕恭毕敬,可对底层人民嘛?那就是另一副嘴脸了!

    这些小吏们收入不高,但却消息灵通,一点银钱开路,有什么风吹草动顾平这边马上就能知道。

    在琉求基地没有暴露在南宋朝廷眼里的情况下,这种初级手段就够用了。

    经过几个月的布局,顾平的情报触角已经延伸到海对岸的泉州,明州等大郡,下一步就是临安了。

    船厂这里白天工地上人很多,明面上治安所有人维持秩序,但是王春雷暗地里安排了暗子探查,如果有别有用心之人很快就会被重点防控。

    毕竟移民来源分散,真不好说里边有没有什么探子,邢承恩一直秉持的理念就是防患未然,所以王春雷也安排有人暗中观察。

    邢承恩只是大方面的一说,这里面的道道太深了,也就是王春雷和顾平他们都是武德司专业传承,要不一般人弄不了这个。

    军情处和国安处招募少年人很容易,这些人热血且知道感恩。

    没认识邢承恩之前,他们过的是食不果腹,寄人篱下的日子,既艰难又屈辱。

    是邢承恩让他们活的像个人样,不但有粮有肉,还有了生存之地,不再彷徨无计,他们既心存感激,也心生报效。

    他们都已看出邢承恩大不简单,无论胸怀气度还是本事手段,都令人心折,绝对是干大事的人。

    流民里大部分人目前都是这种心态,尤其是士兵们对邢承恩的忠心更高,指导员队伍的壮大让队伍的凝聚力更强。

    邢承恩现在还是安心种田发展自己,猥琐发育别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