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之造汉 » 第一百七十章 秋收日常

第一百七十章 秋收日常

    去政务院查看了一下这段时间的情况后,邢承恩又恢复了日常生活,邢承恩习惯年初做计划,事务都是按照计划进行,一年的计划一步步执行下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流民们不用解释什么,直接让她们干活就行了,这些人其实根本就不想知道原因。

    邢承恩并非是小组长,也不是项目带头人,就算是不解释也没关系,就算是听不懂,这些人也会跟着做。

    只要和五人组沟通好之后,把事情计划好,让下边人照做就行。

    武藤兰就看不惯邢承恩的悠闲自在,自己父兄和邢承恩比起来简直就是楷模,于是趁晚饭的时候劝谏。

    “夫君当勤政为民,不可这般清闲。”

    晴雪都愣了一下,石头就突出一个生死看淡,使劲干饭!吃的那叫一个开心。

    “作为老大,事忙而心闲,才是智者行为,咱琉求立身海外,除了赚钱移民,还有什么对我来说比较重要?

    那就是赢!

    赢了说什么都行,要是输了就是身死族灭,那根线时时刻刻都在我心里绷着,我身上捏着琉求全部人的身家性命,这种压力很大,可是靠我一个人勤政能完成吗?

    不可能的,我需要团队,咱琉求的民事在政务院,军事在军务院,年初制定计划,一年的任务按计划来,只有发生突发情况才是我们需要忙碌解决的,所以我闲了是好事,如果忙的要死那一定是出大事了。”

    看到邢承恩的长篇大论,武藤兰直接懵了。

    “别搭理他,都是歪理,不过有计划的做事确实很多事情就井井有条了,做起来也确实顺手。”晴雪安慰兰妹子。

    “是奴失礼了。”武藤兰认错。

    “你没有错,我的长处在战略方向(画大饼),具体细化工作让我来做还不如晴雪做得好,所以每个人的定位很重要。

    船厂事务我不如晴雪,政务我不如族叔等人,作战我不如王进等人,教书我也不如先生专业,但为什么我是琉求的领袖?”

    “自然是主君仁厚,出身显贵,他们忠心于你。”

    “我不否认我邢家三代养士让王进等人效忠于我,这也是我最开始立身琉求的根本,但是后来的人为什么也认可我呢?”

    “奴奴不知道。”

    “是因为我能放手让大家发挥自己的长处,知人善任是上位者应该做的事,族叔善于政事就让他放手去做,何瑶喜农事,那就给他支持,杨升,郑坤都是如此,南宋崇文抑武,王进等武人想要武人的荣耀,我也有北伐之心,我能满足他们的愿望这才是他们追随我的原因。

    如今金夏宋三国纷争不断,我有安天下之心,这才是百姓最希望的,大一统的太平天下才是这个时代百姓们最需要的。

    他们与其说是追随我,还不如说是追随太平天下的理念。”

    “奴奴懂了。”武藤兰听到邢承恩的志向,肃然起敬。

    “这可是造反的话,主君慎言。”晴雪还是稳重一点。

    “孩童妄语,朝堂上谁信?”邢承恩不在乎,官家听了也会觉得这小子又妄语了,一个孩童还北伐?还大一统?谁信谁傻。

    武藤兰看着拽拽模样的邢承恩,眼睛亮了。

    他很厉害吗?

    小男人很优秀,自己可不是随便就认输的人,但是在小男人面前自己还是得承认,他很厉害。

    月光如水,葡萄架下面青色的葡萄累累垂垂,看起来仿佛玉石雕琢似的,有着夜蝉在鸣叫着,菜园里面蟋蟀的叫声,蝈蝈的叫声混合在一起,有着生机盎然的嘈杂。

    空气里面有着湿润而清新的农家气息,这让邢承恩感觉到相当舒服,他微微的眯缝着眼睛,考虑着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晴雪,船材应该满足需要,加大造船数量吧,海军现在人多了,多造船维护琉求海域的安全。”

    “是,已经和张成大匠沟通过,六级战舰正在建造,现在又下水了三艘,已经海训了,而且捕鱼船造出来了,能捕好多鱼呢。”

    “不错,这下肉食暂时解决了一部分,是好事。”

    “郑坤说火药生产在军匠营有些危险,还是转移到偏僻的地方吧。”

    “可以,最好去山里,还有安全生产措施一定要注意,尤其是火药大意不得。”

    随着火炮增多,对炮弹和火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火药的生产和保存都需要更加注意,生产需要转移出去,火药的存放也需要专门存放。

    随着蒸汽机车间移走,火药和铸炮车间移走,军匠营并没有显得空旷,酿酒车间和制糖车间占了很大一块地,香水车间也扩大占地,制甲部门也在扩大。

    玻璃车间已经和钢铁厂在一起合作了,毕竟焦炭炼制和存放没必要分开建造。

    流民的流入,不少有技术的人加入了军匠营,还有大批学徒的补充,各个生产部门都有了扩大。

    “以后涉及军工的,有危害的,易燃易爆的产业都移到人少的山里吧。”

    “今年的移民已经结束了,咱们的商品产量比以前高了许多,不过都是畅销品,所以销售价格并没下降,咱们就地购买了当地的产品和原材料,比如马匹交易就只能大致类比一下核算一个价格,具体数字还要等雪乃她们核算一下,不过总体来说收支平衡是能做到的。”晴雪最后总结。

    琉求内部自行流通一套货币,而且运行的很好,元角分已经满足了百姓的使用需求,百姓也觉得十进制的货币比宋和金的换算使用方便,大家都用起来了。

    这种情况也导致邢承恩对南宋的铜钱和会子需求不大,交易获得的银钱都尽量换成百姓的日用品和茶引等商品或者原材料,形成了一种以物易物的形式。

    琉求其实对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需求很大,像筐、桶、缸、罐、布匹之类的一直是缺少的,邢承恩暂时在对外贸易中会购买一批回来,等明年能去草原交易羊毛应该会缓解一下布匹的需求。

    琉求现在还是主要种植粮食和蔬菜,对于麻的种植并不多,等以后粮食安全之后才会加大一些其他作物的种植。

    “今年计划实行的不错,尤其是移民完成的很好,等秋粮收获之后完成油菜花的种植,大家也能轻松一些了。”

    “嗯,现在好多了,奴也没想到现在收拢这么多人,咱们算个县官了吧。”

    “哟,刚才是谁说我说的是造反的话,你这就自封县官了?”

    “哎呀,就是个比喻嘛!”晴雪一下子恼了。

    “上县十万人,咱们这都几个上县的人口了,再移民几年能算得上个府了。”

    “郎君厉害,这算是开疆扩土了吗?”

    “应该算吧。”

    “你俩别自夸了,丢人。”武藤兰看不下去了,没这么自恋的,这个时代还是讲究自谦的,太不要脸了。

    “哈哈哈,有人急眼了,不理她,好不好。”邢承恩大笑。

    “幼稚鬼。”

    晴雪最后不好意思了,拉着邢承恩撤走了。

    第二天邢承恩去视察秋收情况,

    当秋风吹过田野,吹黄了稻子,金灿灿的稻谷,笑弯了腰。

    人们这才感受到劳动的甘甜丰收的喜悦,地里的流民,被太阳晒得发黑的脸上印出了笑容,不知淌了多少汗,如今丰收在望,自然开心。

    收割机器的使用大大加快了人们收割的工作效率。

    百姓的笑脸才是邢承恩最想看到场景,什么歌功颂德立碑夸耀都是扯淡,老百姓自发维护你才是真的。

    甘蔗也收获了,不过今年继续扩大种植园留种很多,所以产量还是没比去年增长多少。

    一柱柱甘蔗笔直站立着,顶部的叶子盛开着,像是保护着下部的甘蔗。

    一阵风吹来,甘蔗叶发出“沙沙”的响声,真好听!

    砍了一颗甘蔗,用刨刀去掉坚硬的甘蔗皮,当外衣脱去的时候,立马露出那淡黄色的果肉,在阳光的照射下,给人一种晶莹如玉、水灵灵的感觉,散发着迷人的清香,让人垂涎欲滴。

    邢承恩迫不及待地拿起甘蔗,放入嘴中,上下门牙用力一咬,一股甜津津的水分流入口中,甜到心里。

    反复嚼了几次之后,水分渐渐地没了,一口把渣子吐了出来,继续下一口的享受。

    一行的众人有样学样,吃的那叫一个享受,甜甜的汁水直沁肺腑,清爽香甜又可口,好评如潮。

    难怪后世的人都喜欢啃甘蔗,这玩意儿是挺好吃的。

    制糖车间新的负责人叫周平,经过上次事情后郑坤选了个细致的人管事,这人倒也勤谨,把制糖车间管理的井井有条,厂房环境也干净多了。

    如今是甘蔗收获的季节,奴隶正在把收获的甘蔗送到制糖车间,学徒们用蒸汽机带动的大滚轮榨汁制糖,离心出白糖后剩下的糖蜜酿朗姆酒,最后剩下的废渣,堆肥、青贮喂猪喂牛,总之就突出一个不浪费。

    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园也都顺路去看了一下,除了生长期特别长的之外,其他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产量,不过想要形成规模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