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道不可逆 » 第16章:李晓晨

第16章:李晓晨

    风起第二天就回了广汉的老家,他没有别人所说的衣锦还乡的想法。

    买房子买车也时他也很是低调,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狗屁倒灶,甚至是装X打脸的情况出现,那多幼稚啊。

    以他学习了十年玄学的性格,他确实够厚重也够稳健。

    他心里也只是想让都是普通农民的父母,来城里享享清福而已。

    二老一辈子都老实巴交的,只是盼望他能有出息,和天下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一般无二。

    看着父母不到60岁的年龄,头发都已经花白了,风起心头也是有点不是滋味。

    想着二老含辛茹苦地养育自己,可自己这些年不仅没给他们争气,还让他们操了更多的心。

    父母见儿子回来了,又是高兴又是纳闷。

    纳闷的是儿子常年在外跑销售,这不年不节的怎么就回来了,还开着一辆看起来挺高档的车子。

    风爸一口川音问道:“你娃儿咋就回来咯?好好工作撒!”

    风起看着父母一笑:“接你们去蓉城哈!”

    父母都一脸疑惑地看着他,风起就给他们解释了一下,最近自己小赚了一笔钱,在蓉城买了房,又买了车,想让他们一起过去生活。

    风起没敢和他们说赚了多少,只是说和二个朋友一起开了个公司。

    他要是告诉风爸他买的房子占地5亩,那父亲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种油菜。

    尽管这样,也把二老听得一愣一愣的。

    最后风妈看向风爸:“这么说,咱娃儿是有出息喽?”

    风爸却说道:“要得,那阵看看娃儿的家撒,可不在城里住嘛。”

    一家人吃过午饭,期间老妈却是一直问儿子有没有对象?想找个什么样的?

    在风起的要求下,下午二老和他一起去了蓉城。

    一走入浣花溪的宅子,二老就完全惊呆住了。

    淳朴的父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儿子的钱是不是正路来的,这么大的房子要多少钱啊?

    风起和父母解释了好长时间,最后连房产证都拿出来了,才打消了父母的疑问。

    父母也就勉强住了两天就回去了,他们真的是住不习惯城里。

    还是农村好,街坊邻居可以一起聊天打牌,侍候侍候鸡鸭和几亩地比他这里要爽快的多。

    风起要父母每天都要坚持服用八珍丸,还给他们办了一张卡,里面有1000万,让他们不要再节省了。

    风妈却是一个劲地要风起找对象,说是想抱孙子了。

    还说回去就给亲戚和邻居打招呼,让他们帮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弄得风起又好笑又无奈。

    挥手告别被他送回老家的父母,风起不禁感慨生命被亲情,友情,爱情层层包裹着。

    剪不断的是亲情,少不了的是友情,放不下的是爱情。

    小孩子一出生,为母则刚,母陪子一起长大变老,子思念头发花白的父母,是亲情。

    孩子的成长需要良师益友的陪伴,不论是肝胆相照的还是狐朋狗友,以诚相待才能天长地久。

    男女的情投意合有了爱情,尽管婚姻中多了柴米油盐,少了风花雪月,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好的归宿当然就是白首不分离。

    想到爱情,风起也是哈哈一笑,就当自己嘲笑一下自己吧。

    风起自己开车回来后,依旧是雷打不动地修炼。

    “单有天眼还不够看,得找寻一部拳法练练,明天去省图书馆找找。”

    风起看了一眼窗外的夜色,想想自己一个星期前还卖酒呢。如今却返祖血脉苏醒,渐渐地转换了人生的发展方向,也不知道等在他前方的是什么。

    自洗髓伐毛之后,风起全身通透,再加上天眼的不断反哺,不断的通经活络,他总感觉全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现在他单手怕是有不下三百斤的力量,要是双手他感觉可撼千斤。

    之所以想找本拳法练习,他只是单纯地想自我保护。

    虽然在当今社会,任何一种热兵器都能轻易地战胜武功,但并不等于武功在热兵器时代,就一点作用也没有。

    因为热兵器不是所有人都能随便可以拥有的,就是拥有了,也不是随便可以使用的。

    他是看到自身不断增强的体能,才有了练武的想法,以前,他只是坚持锻炼身体而已。

    他有晨跑的习惯,以往工作压力大,为了保持体力,总是早起跑个十多公里,大约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已经形成习惯了,风雨无阻。

    可现在,要是让风起去参加马拉松,他觉得自己可以完胜非洲的那位“吉普”先生,四十二公里他跑过几次了,都是两小时以内完成的。

    “啥时候我也去参加马拉松比赛,为国争争光。”风起已经想好几回了。

    他如今主要是靠服用“八珍丸”来供应天眼需求和改善体质,效果挺不错。

    转天,风起在外吃完早饭,一个人悠闲地打了个车去往省图书馆。

    他嫌弃没地方停车,等车位也耽误时间,还不如找车方便。

    到地后,风起便开始检索中国武术中的拳法,还真就发现了以往不曾在意的许多新知识。

    中国拳法种类众多,除了闻名遐迩的少林、武当,峨眉外,还有以静制动的内家拳、广为流传的太极拳、形神兼备的形意拳、惟妙惟肖的象形拳、放长击远的长拳等等。

    风起能找到的拳谱都是一些九十年代以后的印刷品,把能找到的都依次翻阅了一遍。

    可是这些东西总体上给他的感觉,怎么说呢……就是有点花架子的感觉,按照书中教的,他觉得不可能炼成功。

    一时间风起又茫然起来……

    “你是在找拳法吗?”一个好听的声音在风起身侧响起。

    风起转头望去,一个年龄在二十四五岁的姑娘出现在他的眼前。

    姑娘长的唇红齿白,皮肤白晰,体态纤细却又不失丰盈,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犹如珍珠一般明亮,正在向他望来。

    “哦,是啊,看的有些投入,没发现你也在。”风起笑道。

    看见风起对她一笑,却是让这姑娘脸一红,忙说道:“这些书籍。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可以作为研究或者参考借鉴,实际的用处却是不大。”

    “我也有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风起寻问道。

    “因为法不轻传,真正的功夫都是师傅教徒弟,口口相传的,要是在这里就能找到,那还拜师干嘛。”姑娘笑着对风起说道。

    风起恍然大悟,看来自己有点想当然了。

    “那姑娘的意思是说想要学武,必须得给自己先找个师傅呗?”

    “那当然啊,这还得看师傅愿不愿意收你呢?真正的高手得先看徒弟的根骨。”

    姑娘边说边打量着风起,“话说你多大了?年龄大了根骨长成,也没有师傅会收的。

    因为骨骼已经发育成熟,可塑性没有了,就是说最适合练武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我二十六了。”风起有点尴尬地说道。

    “哦,什么?……你说你二十六了?”姑娘很是惊诧,摇头表示对风起说的不信:“不可能吧,我看也就十七八而已。”

    “哎!真的。”风起觉得脸有点发烧,主要是他这张脸真有点小生的感觉,和年龄不咋搭配。

    “这样啊……互相认识一下吧,我叫李晓晨,我爷爷是开武馆的,城北的‘李氏搏击’。这是我的电话,有时间你过去试试吧,只是你这年龄有点偏大,到时候看我爷爷的判断吧。”李晓晨说道。

    “我叫风起,我们相互加个V信吧,有时间你帮我约下老爷子,我尽量试试。先谢谢你了啊!”风起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两人又聊了一会,风起知道李晓晨在国安部门工作,现在身手好像是不错的样子。

    风起对李晓晨的第一印象不错,自己还琢磨要不要再接着发展一下,不过想想还是算了,一切随缘吧。

    相互留下联系方式后,风起告别李晓晨,溜溜达达地走出省图,顺便拐进了不远处的古玩交易市场。

    风起在省图看了差不多一上午的书,以风起现在过目不忘的本领,但凡他上午认真看过的书籍都已经记在了脑中。

    古玩市场一般周六,周天的人最多。今天不是周末,所以诺大的市场显得有些冷清。

    时近中午,由于有“八珍丸”的补给,风起最近不是总那么饿了。

    在古玩市场的门口,有一家包子铺,生意很是火爆。火爆的原因除了包子好吃外,更主要的是卖包子的老板娘是网红。

    “包子西施”的名气连风起都听说过。这个小小的包子铺也因此全市闻名。

    这个时间段正是生意最忙的时候,要不说劳动产生美呢!

    老板娘好看的身姿忙前忙后的,小小少妇的韵味让她更显得有些风情万种。看得那些买包子的人暗吞口水。

    风起没觉得这就怎么低俗了,或许和大俗即大雅是一个道理。

    风起其实喜欢的是这种青春焕发的感觉,可能是他看了十年的玄学才有此感慨吧。

    青春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岁,含苞待放,生机勃发;它意味着进取,意味着上升,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巨大盼望。

    生活处处都透露着多姿多彩!

    风起一边啃着包子,一边看着古玩摊上的东西。

    物件的新老,风起能通过天眼看的出来。不是天眼能辨别古玩,而是真正老物件的上面,有一层让风起也说不明白的气。

    这种气不是天地间的灵气,或许和庙宇里面的信仰力有些像,这种气越浓,物件的年份也就越老。

    风起的鉴别方法是取巧,别人也学不来。

    突然间,风起被眼前出现的一个物件惊得目瞪口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