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中医学院 » 第二章 穿越后的抉择

第二章 穿越后的抉择

    生存是第一位的,在确信无疑穿越之后,石欣心里就想一件事情,来到大唐王朝,举目无亲,加上人生地不熟,人是铁,饭是钢,人不能吃了上顿没下顿,不管他计划还不计划,维持生计的问题马上会摆在他与妻的面前。

    公元二十一世纪里石欣在一家医药超市里干着坐堂医的职业,发家致富谈不上,维持基本生活还是不成问题的。

    技术是任何时代里都能维持生计的依靠,石欣决定到大唐王朝的都城长安去闯一闯,依靠自己的中医技术在长安做一名医生。那里人多,人多病人的基数就多,需要就医的人就多,需要就医的病人多了,养活医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石欣决心去长安的原因。

    现在要与农夫搞好关系,说不定最近几天要靠他维持生计。

    一般来说,男人喜欢哪个女人,就愿意去照顾哪个女人,这是男人的天性,石欣开始履行他照顾妻的责任,因为他还在热恋着他的妻。石欣找了一处干净的地方,弄了一堆干草放上面,然后脱下自己的上身外套,铺在干草上,做成了一处临时的歇脚地方,让妻坐下来休息,而他则忍着屁股的疼痛要帮助农夫去挖中药黄芪。不过这屁股上的疼痛越来越轻了,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在慢慢修复和自愈。

    妻也想过来一起帮忙,被石欣强行安置在歇脚的地方。刚才这么一折腾,石欣心里胆怯了,他希望妻不要添乱就行了,不然怕越帮越忙。

    在弄清石欣夫妻二人的关系后,又看到石欣对妻的体贴和关怀,农夫拄着铁掀开始赞叹,他这辈子怎么就没有这样疼过老婆,哪怕是一回也好,自己要是有了女儿,一定会把女儿嫁给这样的男人才放心。为打探消息,就得先搞好关系,石欣一边给农夫帮挖黄芪,一边打问从陇右道去长安城的路途距离。

    “从陇右出发,达到长安的话,有大概一千五百多里路程。”

    步行的速度不是太快,石欣算了一账,大概一个小时能走十里路。按照这样的速度,步行去长安的话,除了晚上要休息,白天要吃饭,不能赶路,每天大概能行走十个小时的路程,每天行走一百里路程,一千五百里路得半个月时间。也就是说,这是从陇右出发去长安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代价。

    在与农夫的谈话中石欣得到了一个对他在大唐王朝实施人生计划极为有利的消息,这是最后一点儿黄芪了,今晚把这些黄芪装车,明天农夫就要动身随当地的药贩子一起去长安,把他所有的药材拉到长安贩卖,听说长安的药材价格不菲。

    石欣请求农夫带他一起去长安,农夫欣然答应,不过农夫有个有点儿小要求,那就是石欣一路上要帮他赶车,他可以多睡会儿觉。一个人赶车太辛苦,身体吃不消。农夫答应石欣路途上会给他提供吃的喝的,算是对石欣帮他赶车的回报。

    这样的机会再好不过了,相互利用,相得益彰,二人拉手相约,这件事算是定了下来。

    有了石欣的帮忙,本来就剩余不多的黄芪用了不多的时间被挖完了。捆绑好挖出的黄芪,装上了牛车,石欣跟随农夫到了他的家里。

    农夫的婆娘提前备好了饭菜,见农夫领来了两人,还听说要明天一起帮农夫赶车去长安,农夫的婆娘态度更加和蔼,多添加了两个大饼。

    第二天,农夫借了邻居家的一匹马儿,听说这匹马儿不是白借的,要给他邻居家干二十天的农活顶替。去长安贩一趟药材,据农夫剧透,大概能赚到半年的花费。所以,这样算下来的话,借这匹马儿是划算的。用他家的的话太慢,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到达。

    石欣夫妻二人跟随农夫与其他一众药贩,一路加快脚步赶路,走困就啃些随身携带的大饼,顺便把马儿从马车里牵出来,路边茂盛的野草是马儿的最爱。大唐是传统农业社会,生态环境没有任何的人为破坏,路边的野草长一人深,密密麻麻,方便的时候保证绝对不走光。所以,这里成了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活动的乐园。不一会儿功夫,马儿已经吃饱,躺下来,懒羊羊地打几个滚儿,仿佛在向主任诉说,让我多休息会儿。此时,如果有野兔野鸡之类的野味儿出现,休憩的药贩们手脚麻利的会紧追不舍,石欣与妻会加入其中。如果得手了,逮住它们,就会有烤鸡烤肉兔吃,有肉吃,等于改善生活。不过有次遇到狼从他们周边经过,从那以后,石欣的妻不再加入追逐野兔野鸡之类的团队。别说是不再追逐野兔野鸡之类的了,就是走在路上,也紧随石欣的身后,随时做好防范。经过有人家居住的地方,鼓起勇气,手提棍棒,与看门狗相互对峙,等惊动了主人,费些唾沫星子,讨要些水,灌满他们随身携带的水囊,以便他们路途中饮用,同时让马儿尽量饮饱。

    为了赶路,石欣夫妻二人与农夫一路上是很辛苦的。早晨只要能看到路面,他们就出发赶路;傍晚只要还能看到路面,他们绝不停息;夜晚只要有月亮照明,他们继续前行;遇到漆黑的夜晚,他们点一堆火,安排两个人放哨,其余人才敢睡觉。夜晚石欣高度警惕,一大帮男人中只有其妻一个女人,为了尽量安全,石欣会搂紧他入睡。夜晚露宿野外的条件比较简单,在干燥的地上先铺上一层草垫,再在草垫上铺上羊皮,一个临时的卧榻做成后,就这样和衣而卧了。这样的临时卧榻有一个好处,看天上的星星非常方便,只要把眼睛睁开就可以了。

    药贩们除了吆喝牲口赶路、吃喝拉撒之外,关注国家大事算是他们的生活情趣。从药贩们谈论大唐国事的内容中,李婉月听出了其中的玄机,弄来弄去他们夫妻二人穿越到大唐王朝这个时代了,怪不得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知道了实情的李婉月,一把鼻涕,一把泪,她想家里的爸爸妈妈,哭着要返回公元二十一世纪。只有老公石欣深解她意,安慰她哄她,让她既来之,则安之。安慰起了暂时的作用,李婉月抹去眼泪,重新面对生活。至于药贩们根本听不懂李婉月闹情绪的原因,他们以为李婉月仅仅是想回家而已,他们哪里知道李婉月的家是回不去了。

    一路上最让石欣觉得有成就感的事情是治好了一个闹肚子的药贩,药贩喝了不干净的生水,上吐下泻,眼看快要虚脱了,药贩不缺药,石欣就地取材,从一行的药贩车上弄了几样药,救了这个闹肚子的药贩一命。石欣自己觉得有成就感,一是这个病人让他又多了一次临床实践的机会,二是这个药贩答应给了石欣十文开元通宝他才答应救他一命。十文开元通宝能够交换一斗黍米,一斗米有多重,相当于一个普通男子的重量的十分之一,这是石欣从农夫的口红得知的。这十文开元通宝石欣非常想要,也来的很及时,到了长安,处处得花钱,现在就得备着。

    当时一起同行的药贩中间就有几个人围了过来,把石欣围在中间,这些个药贩把石欣围起来,不为别的,他们想与石欣讨个药方,石欣治好了闹肚子的药贩所展示出来的高超医术深深地令他们折服。

    药贩们或者因为自己有病,或者因为他们的家人有病,所以有效的药方对他们来说太稀罕了。

    想要要药方对不,没问题啊。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是每开一个药方得和前面闹肚子的药贩一样,先付上十文钱的开元通宝。

    钱是个好东西,可与命比起来,那它就得让位第二了。药贩们虽然觉得十文钱在内心份量沉重,但为了药方,他们不得不慷慨解囊,为了一张药方,竟争先恐后地把钱交到了石欣的手里,石欣把钱交给妻管理,连同闹肚子的给的算上,数了一下,不多不少,正好一百枚开元通宝,也就是一百文开元通宝铜钱。

    石欣的妻掂了掂,钱冲淡了穿越大唐带给李婉月的悲伤,李婉月开始冲石欣眉开眼笑,石欣似乎能通过妻的表情解读她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这下去长安不愁没钱花了。

    可怜大唐没有那么方便的笔墨纸砚,一切都得靠自己制造。弄了几把苜蓿,放在嘴里咀嚼得粉碎,直到它们与唾液一起混合成汁液,有钱支撑门面,石欣也不那么斯文了,手指头变成了笔,戳进嘴里蘸饱了,在药贩们撕扯下来的内衣上开始开方。有一个药贩没有白色的内衣,情急之下,直接把内裤撕下了一片,直到石欣在他内裤上开完方,他才当众宣布,石大夫的妙方印在了他的内裤上。怪不得手指有股骚味儿,原来是他的杰作。为了报这一骚之仇,石欣也当众宣布,他必须再补十文铜钱。其余的药贩们为了替石欣抱打不平,一拥而上,从他身上抢来二十文开元通宝,交到石欣的手里。拿到二十文铜钱,刚才的骚味似乎也被弃之九霄云外,心中的怨气也随之全解。

    由于是一路上把赶路作为唯一的和最大的奋斗目标,因此,只花费了十一天的时间,他们就赶到了大唐王朝的长安城。

    到了长安城,石欣夫妻二人与农夫匆匆告别,农夫与一起的药贩卖药去了,而石欣携带着妻开始寻找适合他自己能干的活。

    别的活石欣不找,进到坊里,他专挑药铺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