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会圣宫颂 » 第二章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第二章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云外天高气爽阳光和煦,麦野田际一片金黄,飞鸟高迁。公孙述这个单薄的少年骑着一匹破驴,后面跟着两三个衙役,斜阳昏鸦中公孙述打马过江南,带有一股富家子弟潇洒的风采。

    子阳公子,这次可是您第一次出远门到小地方上任,您怎么一点都不紧张?公孙述哈哈一笑说,野马脱缰鸿鸟高飞正是我一展抱负大有作为的时候,十年磨一剑,也该亮亮底牌了。

    子阳公子,你也不要嫌老夫啰嗦,我们活到这个年纪人情世故什么看得很透了,然则老爷把你托付给了老夫,老朽也只好出谋划策竭尽所能。公孙述轻狂说,阿古叔,咱们骑驴找马等着瞧呗。

    霸王不听智者之言遂失天下,年轻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古叔感慨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穿过几条河流,清水县即在眼前。高大白马一袭长袍的公孙述说,古叔,清水县这个地方您给我介绍介绍,毕竟我马上就要走马上任了。

    清水县古道拂晓时分,浓雾白绸缎似的袅袅上升,炊烟爬上河面拂堤杨柳醉春烟。古叔陶醉了一下,沉迷其中说,公子,清水县是个好地方,你父亲帮你讨了个好差事,这里鸟语花香民风淳朴。

    少年子阳从马上跳了下来,蹲下摸摸土地闻了闻,似笑非笑说,万户萧疏鬼唱歌,这片土地曾经被战火破坏过,过年来才渐渐恢复了元气。公子好眼力,古叔眼中有赞誉之色,循循善诱说,老夫也略懂些地理,在漫长的地质岁月里,经过多次大规模的造山运动,位于大震关、石牛峪隘、轩辕峪隘等一些隘口中的陇右清水县,曾一度世外桃源。昔日七雄划分天下分割而治,终秦统一了天下统一了文字统一了思想。秦人发祥之地就是在清水县这个地方,有诗为证:大陇西来万岭横,秦亭何处觅荒荆。非子考牧方分土,陇右山川尽姓赢。

    公孙述侃侃而谈指点江山说,您老引经据典照本宣科,据学生目测这一块地方,清水县气候温和天气湿润,地处陇山山地向梁峁过渡地带,依据这里的引起热量、降水条件、土壤、植被的垂直变化等一系列自然条件变化,这里适种小麦、玉米、洋芋、蚕豆等。更是胡麻、葵花、大麻、蔬菜、花卉药材盛产一类的故乡。苹果、葡萄、核桃、花椒、梨、桃、杏等更是不在话下,沙棘、山梨、草莓、山葡萄、五味子等野生果类资源十分丰富。清水县林间多有毛冠鹿、石豹、红腹锦鸡动物出没无常。

    话说着就到了县衙,大老远就有欢迎的队伍,乞丐之类早被轰走,打扫庭院呀,街道和居室清理一空,鞭炮齐鸣,人声鼎沸。龙狮翻滚跳跃,爆竹的浓烟弥漫……纸醉金迷中,清风吹得公孙述为之一爽。清水县令为之接风洗尘设宴款待。

    走进朱红宅门古意盎然,昭示了县衙有了一定的历史,门把上的铜环金灿灿,不过这些当差的身上却透示着一种懒懒的疲惫气息显得无精打采。一番作揖寒暄后便进了内堂开饭。莺莺燕燕一类的轻歌曼舞,身姿貌美,灵活如丛间的蝴蝶飞来飞去。

    公孙述此时却是一番纨绔子弟的作风,玩世不恭好像故意要别人看轻他一样,喝酒斗蛐蛐雅兴大发。

    县令自然把一切看在眼里,酒至三巡冒昧说,我在这个官位上呆了十几年,望少公子以后在令尊面前多为我美言几句。

    好好好,其实我只是个后补县令,县长大人倒费心了。公孙述客套道。来来喝酒,不醉不归。

    县令说,现在朝廷上王公加九锡,以富平侯张纯为首九百零二名公卿大夫、博士、列侯、议郎等联名向太皇太后上书,称颂王公功德比伊尹和周公,请加“九锡”。包括车马、衣服、朱户、纳陛、武贲、铁钺、弓矢、秬鬯等彰显莽公之功。

    公孙述打断说,不得妄议朝政,我们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莽公一心一意辅佐汉室,我们做臣子的定是旁无责贷,不能三心二意。

    这倒也是。县令干笑一声,心里暗骂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敢教训自己。

    这一场宴会不欢而聚兴尽而散,古叔扶着喝得七倒八歪的公孙述回住处,边拍他的肩膀边说,公子这是看见肮脏的东西了,喝得这么醉。

    进了院,月光弯弯,大理石铺成的路有些陈旧,走在碎石路上面倒也是一种脚底按摩。幽幽的月光,周遭花园树木景象浑然一体。公孙述嘴里念什么嫩芽吐绿新叶将展雏鸟噬羽。

    房间里面的装饰家具应有尽有,说不上繁华,平实中却透着一股奢华的味道。硬床桌椅,古叔倒了一杯醒酒茶给子阳喝,叫来丫鬟为他洗漱,这一夜便草草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