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撤村建镇 » 第四十六章 应娟医生

第四十六章 应娟医生

    金书记的爱人应娟,是盘口镇医院里的医生,在金华住院的第二天上午查房时,应娟询问金华病情,看了一下金华的病历,知道金华是霸王村的,就随口问了一下,霸王村的那个支书是不是叫做王大海?当时是王大海妹妹王贤淑,在医院陪护金华,王贤淑便不假思索问道:“王大海是我哥,你认识他吗?”

    “哦!也算认识,现在盘口镇人,谁不知道那个霸王村的王支书啊!?”应娟笑着说,“这位病人是……”

    “她是我嫂子,是王大海的老婆啊!”王贤淑竹筒倒豆子,一点也不藏着,一股脑告诉了应娟,当然王贤淑、金华,都不知道这位医生是金书记的爱人,以为医生来查房,病人及其陪护的家属,对医生的提问,要“有问必答”。

    “这两年,南、北两村变化大啊,现在又合并成行政村了,那里的老百姓住房,都在盖了吧?”

    “这……”王贤淑正要说,金华看了一眼王贤淑,示意她不要多说了,不想应娟看到了金华的表情,笑着说:“我只是道听途说的,不打紧,你们休息吧!”

    应娟转身要离开,好像想起什么,又折身回来了,对金华说:“病人要多喝些水,吃东西要清淡些,不要过度劳累,要多卧床休息!”

    金华看看应娟,点点头,说:“谢谢医生提醒!”

    晚上下班回家,应娟把金华中暑住院的事,告诉了爱人——盘口镇书记金勇,金勇有些惊讶,这王大海现在可是忙得不得了,这老婆生病住院,怎么办啊?

    金勇想了想说道:“怎么这时候中暑了呢?我明天找时间去看一下。”

    “看?还看什么看,人家都回霸王村了。”

    “啊,中暑好了吗?你怎么不早说呢?”金勇好像有点生气,说:“王大海的小儿子叫王林森,跟咱们家的文文是高中同学,你还记得文文上高中时,经常说的他班上的那个班长吗?讲的就是王林森!”金勇说话的语速很快,可能是有些激动,他老婆听了,直抓头。

    “这是什么跟什么呀?我怎么知道这么多年前的事?你‘扫机关枪’似的,我听了半天才清楚了你的意思,今天的病人是文文高中同学的妈妈,这个同学叫王什么来着,王林森是吧,叫王林森!”应娟若有所思,似乎明白点什么。

    “哦……想起来了,这个王林森来过咱们家,好像是学校里,有人欺负文文,王林森出来拦着,被打了,文文那次也被打了……”

    “知道了吧,我也是今年文文回来过春节时,我跟文文闲谈,说到了南、北村引进了开发商,势头很猛,文文才告诉我,王大海就是王林森他爸。”金勇打断了他爱人应娟的话,说自己先前也是不知道的,现在的王大海改革劲头正足,金勇打心底敬佩这位比自己年长几岁的大哥,所以跟自己孩子文文聊天,也聊到了王大海。

    应娟说:“看来这个叫做霸王村的,正赶上美丽乡村建设热潮,这个王大海看样子真能‘折腾’出些事来,遗传给王林森基因的人,一定不会差!”

    “什么科学依据啊?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还有遗传基因变异呢!”金勇微笑说:“基因遗传是一方面,个人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基因,看遗传到了什么人身上,有的人却用到邪路上去了。”

    “你们这些学管理的,总是用哲学思想,来思考现实问题。”应娟不屑地看了一眼金勇,“下次文文回来,我们去霸王村看看,说那里还有个叫什么霸王湖,风景怎么样啊?正好可以到湖边走一走。”应娟想到了霸王湖。

    “风景好不好,每个人自己去感受,不过现在有通往霸王村的公路了,也有定时发往那里的小面包班车,挺方便的,随时都可以去,就是这公路还是个毛坯石子路。”

    “还可以去看看,你的那位姐姐!”应娟把手遮住了嘴,窃笑说。

    “姐姐?那里来个姐姐呀?”金勇莫名其妙地看着应娟。

    “王大海的老婆叫金华,不是你的远房姐姐吗?”

    “你真会想得到,最好回到五千年前,那时地球上的人……”

    “哈哈……”金勇还没有说完,应娟已经忍不住哈哈大笑了。

    上午下了一场暴雨,不大,时间也不是太长,王大海想到建房工地上看看,听张明说,这大三伏天的,混凝土现浇后,要不断洒些冷水,不然水泥就“烧掉”了,今天早上,“赶凉”浇注的最后几间一层楼顶的混凝土,应该没有事。

    王大海到了工地,有几个年轻人从早上浇注的房顶下来,对王大海说,有几个地方现浇楼顶,混凝土出现一些细微的裂缝,才觉得问题的严重性。

    王大海急忙找到强子、张明,问道:“这早上浇注的,上午还下雨了,怎么还有细微裂缝呢?有没有安全问题?”

    “搞建筑老师傅告诉我们,现浇的混凝土要进行洒水养护,防止因干燥而开裂,而且必须在现浇后的十个小时内进行,像这样的三伏天,天气热得很,得浇注后,两、三个小时就要浇水了。”强子陪同王大海一同上了问题的楼顶,指着开裂的地方,对王大海说。

    王大海点点头,不解地问:“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盖房子,看来浇水这是一道不可缺少,而且非常重要的工序,人工挑水慢了,也太辛苦了,我们想些办法从湖里抽水。现在是否来得及呢?”

    “前些天现浇的楼顶,我们都安排人按时浇了水,而且还盖上了厚厚的稻草,每天都检查几次,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今天早上,现浇的这最后一栋楼的一层楼顶,就是现在我们站在这个楼顶看的,还有那边三套房楼顶,尽管上午下了一场雨,可能是我们看要下雨就大意了,等下雨自然浇水,但也许雨下的时候,已经浇注了三个多小时,所以出现了细微裂缝,现在张村长已经到集体宿舍,找人到湖边挑水去了。”张明说。

    “我赞同王支书说的从湖里抽水,来给混凝土浇水。这炎热的天气,混凝土的养护,一般都要一到两个礼拜,最好还要增加浇水养护的时间。另外,过一阵子二楼楼顶就要浇注了,二层楼顶对混凝土养护的要求更高,它还要考虑防水,现在就可以征用村民家里种地用的水泵,单个水泵管子不长,我们采用接力的方法,把湖水从湖里一级接一级,接力抽到建房工地上来。”

    王大海笑着说:“这个办法不错!”

    “老李头,赶紧到村部去!”王大海走到楼顶的边沿,对站在楼下的老李头说:“你广播一下,现浇楼顶的混凝土,需要浇水,请家里有水泵的,赶紧把水泵送到工地上来。”

    “好的,我现在就去!”老李头一转眼就不见了,这现浇的楼顶开裂,那可非同小可,老李头哪敢怠慢?

    这几天,金华生病刚好些,医生建议还要多休息,王大海就尽量回家早点。

    “金华,我去买了一条鱼,还挺新鲜的,晚上我来炖汤。”太阳还没有下山,王大海从公路边,卖鱼的商贩手里,买了一条鱼,就急匆匆赶回来。

    “我已经给丝瓜去皮了,晚上做个丝瓜鸡蛋汤。”金华说。

    “这鱼新鲜的,放到冰箱,明天吃,味道就不一样了。”王大海笑着说,坚持晚上做鱼汤。

    金华拗不过他,就说:“那炖个鱼汤吧,把丝瓜炒一下,就一菜一汤了。”

    王大海高兴起来,开始打理鱼了。

    “你认识盘口镇医院的一个医生吗?”金华突然问道。

    “医生?不认识!”王大海很肯定地答道。“怎么啦?”

    “前天,我跟贤淑在医院,有个女医生查房时,见我是霸王村来的,就问起了你。”

    “是吗?我有什么好问的,是不是了解病情,怕家属啊什么的,有什么相互影响吧。”王大海也说不清楚,就随便说说。

    “好像不是,走的时候,还很热情的,叫我要注意这注意那的,感觉对我挺热心的。”

    “看你,人家医生对病人,能三心二意吗?何况整个盘口镇,就这么个医院,医生服务好与不好,都会传出来,能不搞好服务吗?你真多心!”王大海边打理鱼,边说。

    金华看看王大海,见他这样说,也就没有往下想了。

    “明天上午,你可有时间啊?”金华见王大海忙碌着,自己站在旁边,想起了下午贤淑来电话说,叫她明天去一下养殖场,于是金华就问王大海,想让王大海明天陪她一道去。

    “明天上午?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贤淑下午来电话说,明天妹婿新明,还有那两位股东都在养殖场,她说方便的话,明天去养殖场见一下面,我答应她了。”

    “哦!这样啊,可以呀!”王大海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