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撤村建镇 » 195、会上争论

195、会上争论

    王大海像往常一样,一早就到了村部。

    “王支书,今天的会议有四十多人参加,椅子不够,我们几位年轻人,从家里带长凳子来。”王大海拿钥匙开村部大门,喜子也正好来了,他笑着对王大海说。

    “噢,大厅能坐下吗?”王大海推门进来,看看大厅,说道。

    “有点挤,多摆几张长凳子,应该行。”喜子放下背包,在大厅里边走边说。

    “把会议桌就留一张,这样大家都坐近一些,现在不冷不热的,挤就挤一点吧!”会议桌其实就是几条长桌拼在一起的,王大海的意思大厅就放一张长桌,四十多人就能挤下了。

    不到八点,参加会议的人,几乎都来了,刘大头姗姗来迟,脸上好像还有一些睡意。

    “今天召开村民代表扩大会议,在前几次扩大会议参会人员的基础上,又加了几位种植大棚蔬菜的村民,这体现霸王村的事,是霸王村村民自己的事,我们是一个集体,有句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道理我就不解释了,大家都很清楚。”王大海见大家坐下来了,就开始开会,他接着说:“我们先来讨论霸王村如何发展种植大棚蔬菜的事,这几年有王长立、王平、李春等几家一直在进行种植大棚蔬菜,去年张二宝、刘欢也加入进来,去年我们注册了‘霸王’、“霸王村”等商标,又成立了霸王村果菜公司,种植户们都有股份,今年还有一些村民也想种植大棚蔬菜,如刘大头,这是好事,说明大家致富的意识增强了,作为村里,主要是加强管理,尽最大可能给大家创造条件,为大家服务,针对越来越多的村民要求种植大棚蔬菜,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一是增加各种植户的成本,如交通、用水排水,还有分散种植,种植户之间交流沟通也不方便等,今天我们提出划拨一块区域,专门搞种植大棚蔬菜,村里在交通、水源、排水渠道,甚至政策解读公示等,提供相关便利,所以请大家踊跃发言,最后民主集中,确定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地址。”

    “正要符合霸王村整体规划,前几天与王开明董事长讨论了整体规划,我提议在这个框架里,适当扩大一下,就行了。”老大棚蔬菜种植户王长立首先发言。

    “这也是办法,免得建好的大棚,还要撤去、搬迁、再建,不划算!”李春跟着王长立,就说。

    “现在较为集中的是四家种植户,在通往西村的路西边,与盘口镇通到霸王村的公路较近,运输是方便,用水有枪杆河,但占地面积太小了,已经不能再发展,离村也较近,影响村里的卫生,我建议另找一块更大的地方,龙尾山那边不错,地势平缓,可开垦的荒地多,面积大,距离村子远,又靠近盘口镇到霸王村的主干道,北有小龙湖,南越过主干道不远就是就枪杆河------”

    “那里都是荒地,投入很大,才能建起大棚,我不赞成!”村民代表、也是液化气站的经理张钢,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种植户王平打断了。

    “那边准确说,是待开发的处女地,前几年有几位村民曾经开垦了一些荒地,种过麦子,土地挺肥沃的,年年长满荒草,现在不少人外出打工,不然早已被开发了——我赞成张钢的提议,这样一下子就把大棚种植的规模扩大,为以后发展带来很大空间。”王强于是说。

    “我前几天特地去了一趟那里,能长草的地方,土地一定不错,年年长草,说明土地肥沃,完全可以开垦利用,如果村里同意,我愿意把大棚搬迁过去。”张二宝明确表示支持种植蔬菜的大棚基地,设在龙尾山的平缓荒地一带,其实王大海昨天在去盘口镇开会的早班车上,问过张二宝,张二宝已经建议在这个地方。

    “我不同意!”刘大头声音很大,好像有些激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能建大棚呢,荒地怎么能长出蔬菜来?你们都是局外人,不能决定我们大棚蔬菜种植户的事情!现在王长立这里已经很成熟了,不宜搬迁,不要不懂装懂!”

    “大头,不要有情绪,大家都各自提自己的想法,这是每个参会人员,应有的权利,你不要完全否定,听大家怎么说,最后我们在总结、分析-----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把好事办好!”王大海一席赢得大家的掌声,刘大头顿时也“焉”了下来。

    “我支持大棚基地设在龙尾山附近,张钢已经分析很透彻了,我还补充几点:一是大棚蔬菜对外销售更加方面,直接上去盘口镇的公路,与村子里几乎互不干扰;二是从乡村农庄可以建一条小路,通到基地,便于大棚蔬菜少量的运到菜市场来,方便村民选购;三是俗话说‘废物再利用’,这一块荒地,一直荒芜了,也不是事,我们霸王村要发展,总有一天会‘寸土寸金’,如果处理这片荒地,建大棚,种植蔬菜,是最好的决策。”王斌分析说。

    一时间大家畅所欲言,话匣子一下打开了,有支持张钢的,也有支持王长立的,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起来,有的都站起来了-----

    王大海制止了几次,大家才安静下来。

    “我先不说支持不支持哪一方,我问一下几位种植大棚蔬菜的种植户,如果在一垄地上,一直种

    ^0^

    植,会不会让这一垄地‘质量’变差,或者说隔个两三年,这一垄地的土壤是不是要更换?”王大海一说出这话,王长立、李春、王平一下子没有了声音。

    “王支书,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呢!”王炳生微笑说,“我爸种植的西红柿,年年都要用稻草‘烧地’——大家都知道,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给田地‘烧包子’,要是有一年懒,没有‘烧包子’,种出西红柿,不仅个头小,而且成熟迟,数量也不多。”

    “这样一分析,你们几位种植户,要好好考虑一下,这涉及到你们收入。”张大柱提醒说。

    “我----要想一想。”王长立终于有些松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