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云幽梁古记 » 第一章 风雪有归人

第一章 风雪有归人

    “昨夜北风起,有酒香埋深雪。杏花落后,尝一塘江月。

    青光三尺,销骨不知多少。有老叟曾记,往事一白消?”

    连香镇年年冬季落雪,今年的雪格外多。都说秋天风大冬天雪多,这个秋天刮了一阵又一阵的大风,吹的连香镇的酒当真连着香了好几个镇子。

    镇白墙黛瓦子,淡粉的荷花依旧没能挺过六月,茂树也枝丫。

    而转眼冬天到了,雪花大如轩席,多如鹅毛,前前后后大大小小下了近一个月,孩童顽皮,爬上连香镇最高的屋子,转着圈看,整个连香镇,竟看不见一处黑瓦片。

    镇上酒馆云集,好比江南桥连桥,水挨水。而在酒馆云集的地方,总会有说书先生拿着块小板子,抑扬顿挫地说着那段说了几百遍的《三宗战》。

    拍下板子的最后,总不忘作着揖说上一句,“且听下回新书!”上了年纪的老人总爱有事儿没事儿来听听,可月儿不愿,也不想。

    每次爷爷说是上街买糖葫芦给她,可买着买着就走进个酒馆,听着书喝着酒,和周围小老头儿们侃天侃地。

    要是奶奶给的钱花不完,爷爷还要再要一碟花生米。月儿就是不明白,这说书的听得自己都腻了,可爷爷怎么就是听不腻呢。

    今天爷爷没有拉着月儿去买糖葫芦,因为奶奶说今天下雪不小,所以要让爷爷在家包饺子,老头子是叫苦连天。想着怎么说服老伴,好去听书,因为昨天散场时候说书先生说今天有新的故事。

    偏偏老爷子嘴笨,不知那句话说漏了,被奶奶拿着擀面杖追着打。

    “好你个死鬼,天天说给月儿买糖葫芦,合着是听书去了,今天你不包出来月儿和洛儿的饺子,你就别想出这个门!”后面跟着的就是老爷子求饶的声音。

    “一碗饺子一碗汤,孩子来年好事双。”这是连香镇口传的歌谣。月儿坐在门槛上,小心地折着红红的衣裳防止拖地,两个系着红绳的小辫子沾看些雪花。

    裹了裹外婆给她缝制的新衣,伸出手哈了一口气,低头逗她的馒头——一只雪白的小猫。这是今年入冬时在路边捡的,爷爷见月儿喜欢,就答应带着回来了,还跟月儿说想养猫猫就不许和奶奶说自己听书的事。

    就在馒头追着自己尾巴转了第八十圈的时候,屋里传来奶奶的呼唤,“月儿,该吃饭了。吃完饭,去给你哥送点饺子。”

    “嗯嗯”听到奶奶的呼唤,月儿连忙应声,又低头对猫说一句“走啦馒头,吃饭去了。”言罢便抱起馒头要往屋里走。

    “小姑娘”倏忽,一阵风吹过,雪突然停了,馒头喵了一声,躲在月儿怀里呜呜地哆嗦。月儿收回要迈过门槛的脚,转头看见一位大叔朝她走来。

    眨眼前看着还在镇口的那颗大树下,睁眼后便来到了月儿面前。来人一身黑衣,一挂如墨的长发沾染着些许雪花,他并没有带斗笠,而头顶却一片雪花也没有,腰间配着一把剑鞘,却没有剑,再仔细看去,眼睛明如皓月,透着一股常人难以觉察的英气。

    七八岁的小月儿看呆了一阵。直到这位大叔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她才听见那句“这里是连香镇吗?”

    “啊”月儿回过来神,发现馒头呜呜地哆嗦,一边安慰馒头一边回答道,“是啊是啊,你是谁啊?”

    面对月儿的质疑,来人笑了笑,“我的爸爸妈妈叫我回家吃饭哦,我当然是回家的人啦!”见馒头哆嗦,便从腰间取下一个香囊,月儿没来得及看清,香囊就系在了馒头的尾巴上。

    说来也怪,刚才还在哆嗦地馒头,这会儿便安静下来,“谢啦小朋友,这个香囊送你啦,记得给你哥哥送饺子哦,大叔先走啦。”

    说罢不等月儿言语,几个呼吸间,便消失在街角。

    “丫头!”这时,一位婆婆出现在月儿身后,语气略带责备,“又在和馒头玩,饭也不知道吃。”不等月儿说话,便拉着她进屋吃饭。

    而此时月儿还在疑惑着这个大叔怎么知道等会自己要给哥哥送饺子,馒头又往月儿怀里钻了钻。

    雪又开始下了,纷纷扰扰,整个街道开始安静起来,只剩片片雪花在飞舞冲腾。

    墙角的梅花树上落满了雪,早就分不清是花还是雪,倒是街上几只小狗在雪地里跑的欢腾,黄色的毛发在雪地里格外显眼………………..

    连香镇以酿酒出名,素有“古琅酒乡”之称。你若是借问酒家何处有?连个孩子都会告诉你,抬头遍地皆酒家。要说连香镇的好酒,那可是数不胜数。

    “青衣”“卷西风”“荷花漾”等等等等,而最好的,当属“杏花村”。曾有位白衣游客在品了名酒“杏花村”后,皮有感触。便找店家要了一幅笔墨,当场挥毫作诗。

    适逢新店开张,老板看写的诗颇有意境,便询问能否请这位提个对联。后者听闻一笑就答应了,不等老板请雕刻师,便将笔倒转,在众人惊叹的目光中用笔尾在两块木板上刻了一幅对联。

    “撰春风为引,书杏花巷中;伶大醉一场,换荡气回肠。”

    上联字体潇洒脱尘,又有一丝婉约柔美,让人看了觉得好像真有杏花香。而下联却遒劲有力,每个字的笔锋干脆利落,豪放不羁绊。

    店家见了拍手叫好,又给他上了一坛好酒表示感谢,随后把这两块对联挂在了门口,一时为美谈。

    黑衣大叔站在这两块对联面前,他伸手摸了摸字,随即走了进去。

    进门后便是一个颇为宽敞的院子,院内有石桌石凳,此时上面布满厚厚的落雪。在墙角还有一棵老树,落了叶也沾了雪,看不出是什么品种。院内虽积雪,可却被来来往往的人踩出一条小路直通店内。走到店内,透着支开的窗户往外看,是大雪纷飞,街道白的看不见一块黑石头,倒是听见隔壁的说书先生又在那里津津有味的说着那段《三宗战》。收回视线与耳朵,屋内是喧喧嚷嚷,食客酒友来来往往,甚是热闹。

    黑衣人抖去落雪,刚坐下,小二便来了。“客官,来点什么?”

    黑衣人一笑说道,“听说你们这最好的是杏花村?来一坛。”

    “诶呦,”小二面露难色“客官好品味,我家的杏花村确实好喝。可这杏花村,撇开价格不菲一说,却极易醉人,况且杏花村味道与别的酒略有差异,要不我先给您上二两?若是觉得可以,再要一坛也不迟?”

    “哈,”黑衣人一笑“你这小二,说话倒是有意思,放心,不会亏欠了你酒钱。”说完,便摸出一锭银子放在桌子上,“捡好的上,多的钱,算是赏你的。”

    小二见到这银子,也不含糊,“得嘞!客官您稍等。”转头就是一嗓子“杏花村一坛,好酒好菜一桌!”便去招呼别的客人。

    窗外的雪还在下,街上刚才嬉戏玩耍的猫猫狗狗也都躲了起来不见踪影。店内依旧是熙熙攘攘,窗外的说书先生已经拍了好几次的板子,店内大家吃吃喝喝,聊着天。

    一位身着藏青色大裘袄的刀客放下刚喝完的一碗酒,边说边抓起一大块羊腿,“听说了吗,凭风镇出现了怪事。无缘无故,连着好几家的孩子,下了场雪,没了。”

    “没了?怎么没的?”另一个大汉问道,“难不成还让人掳走不成?咱古琅镇镇有督宗,治法森严有度,哪怕是普通百姓,也不惧宗门啊!”

    “有人与之交手,那人使一杆长枪,招招阴狠毒辣直取人性命,甚是可怖。”

    旁边红衣壮汉狠狠放下酒碗,“竟去动孩子!别让我撞见,否则凭我手中流火,定要他碎尸万段。让他知道古琅的人不是好欺负的。”

    “好样的振哥!不愧是连香镇武督!”

    “吱呀。”

    门又开了,夹杂着风雪。一个消瘦的,背着一杆长枪的人走了进来,枪杆全身用布包裹,只露出个枪尖。一身黑衣,带个斗笠,看着很是阴沉。

    一时间店内嚷嚷的声音低了,所有人视线全部凝聚在他身上,店内炉子里的柴火噼啪作响,窗户边时不时透进冷风。

    这装扮很难不让人和之前的事情联系起来,偏偏随便一个修行之人都嗅得到这人身上有一丝血味。

    高振选择打破了这诡异的气氛,“喂,朋友,哪里来的?”

    那人挑了个靠门的座位,坐下一句话不说,默默饮茶。

    见来人不搭理自己,高振不禁有些觉得自己被折了面子,也抱着怀疑的态度。

    起身走向门口,待到桌前,抱拳说道,“在下连香镇武督高振,不知阁下是?”一瞥眼,却看到了他还提着一个包,此刻放在脚边,包裹用的布还渗出些许血迹!

    高振见此伸手便要去拿,却被一杆寒枪拦住。

    那人终于是说话了,却只有两个字,“走开。”

    此时高振是料定面前之人与凭风镇之事脱不了关系,便抽刀冲着他砍去。

    “铛!”的一声,那杆长枪横在半空挡下这一刀。这一刀并未尽全力,只是试探,但高振此时觉得自己很失面子。便一脚将对方脚边的包裹踢出门外。那位枪者反应迅速,瞬间眼神一收,头也不回,直接反手扔出长枪,长枪掷出,裹着枪的布还滞留在空中,长枪就已经似一颗流星直接扎进门外墙中,震得墙头上的雪全部落下。众人看去,枪头就扎着那个包裹。

    店内此时一片安静,壮汉脸色有些奇怪。

    窗户边的黑衣大叔嘴角一勾,似乎对这两人很感兴趣。

    “你什么意思?”坐着的那位出声了,“连香镇的待客之道便是如此吗?”说罢,随手拿起桌上一个杯子,冲着枪扔出。杯子像是随意而为,却正好砸中包裹,使得包裹落下展开,里面是一大块刚割好的牛肉。“难道在这里,买块牛肉都不行吗?”

    店内一时间尴尬到了极点,高振连忙抱拳表示歉意,“抱歉!朋友,在下并无恶意,只因你和一个传闻些许相似,便有所怀疑,故方才出手试探,缘是误会,还望勿怪!”

    说完便望向后者,后者没有搭理他,起身径直走向院中墙前,牛肉划过院子被扔到店内桌子上,正在小二惊讶又疑惑时,他的声音透着漫天飞雪传了过来:“把牛肉帮我做一下吧。”拿起墙上的枪,转身右手托起,枪尖直指高振。

    “来。”他只说了一个字,这是摆明要和他切磋。

    骑虎难下。

    想到是自己误会了对方,要求切磋,高振也随即抱拳出声:“既然阁下想要切磋,那高某便恭敬不如从命。此次误会既是因我而起,交手之后不论结果,在下都愿为阁下赔个不是!”

    说书先生的声音悠悠的透着风雪从隔壁传了过来:“话说呐,那一日三大宗战至最后,只剩宣和宗和金月陵两位宗主,这二人修为远非一般宗师可比拟,这最后一战呐!终于是开始了!”

    雪又大了起来,炉子的声音也被众人压了下去。

    知道是误会后,店内众人也都放宽了心,正好有免费的打戏观看,何乐而不为呢?

    雪地中,高振走近,再次抱拳表示歉意。铿锵说到:“高振,执此刀七年,刀名:流火”

    “燕轩。”对方淡淡回应道。

    “留意了,”高振动了。大刀横劈,将一阵风雪劈开,刀刃变得略微发红,雪花落在上面飞速融化,整个人围绕在丝丝蒸汽之中,直面扑来。

    燕轩后退了一步,枪本就是以快攻取胜,他开始并未瞧上高振,想要选择后手一招制敌,可在察觉这一刀的凶猛后,如今只得先退。高振虽怀着歉意,可切磋一事,他从来没有退让过,况且这也是修行之人的基本。一个转身借挥出的刀势更前一步,刀声飒飒,似一挂银河倾泄而下。

    见这一刀凶猛,燕轩手中长枪忽然震动,似一只苏醒的雄鹰,想要冲破枷锁直上九天。此时大刀流火也到了,常理来看,刀劈在枪杆上,最先受不住力道的肯定是枪。而此时的长枪,向有生命一般主动迎了上去,硬生生将大刀弹了回去。

    高振与燕轩双双后退站定,“好家伙,你这一枪可够凶猛。”

    “是我托大了”燕轩收枪到背后,“没想到你的刀也够狠,若是你刚才并非简单的劈砍,此时我的虎口必定不好受。”

    “看阁下的招式绝非阴狠,是我误会了。我的酒还没喝完,咱们就再过一招如何?”高振挥刀,震落刚才的雪花。

    “求之不得,我也想尝尝“青衣”。”燕轩左脚后退一步,微微下蹲,右手托起枪杆,枪尖斜指,这是要蓄力。

    高振见状眯了一下眼,“我这一刀,名离原,调周身气力于右手,斜砍而下。”

    众人一听,高振这是给燕轩透底了,让对方有所准备,以防出现伤亡,坏了兴致。随即也朗声道“四月雨,上挑。”燕轩简单说明了招式的名称与大致。

    此时屋内的人们已经无心再饮酒吃肉,纷纷小声议论着,猜测着胜负走向。

    “你觉得谁能赢?”

    “不好说,但我看好使枪的那位。”

    “不能吧,流火那把刀我可是见过的,攻势迅猛,挡不住啊!”

    ………………

    黑衣人也看向窗外,相比于别人看俩人的打斗,他却饶有兴致地看着这漫天飞雪,回想起当年往事。

    “且问故友何时归?”

    “风雪不阻金玉辉。”他仍记得自己的回答,只是不知问他的人如今是否还好。他摇晃着酒,饮满一杯。

    就在雪花掩盖了二人之前的动手痕迹,众人等着不耐烦时,“看,他俩要打了!”屋内有些内行的人出声提醒。

    院中两人动了,这次燕轩没有选择后手,低喝一声小心,猛的迈前一步,右手垂枪拖地,地上霎时被长枪划出一条线。

    枪尖滑动时带动地上落雪,在距高振几步时猛然一挑,带动雪花漫天飞舞,恍惚中众人仿佛看见一树梨花绽放,向高振压去,片片洁白无瑕。

    高振举刀,在长枪枪挑起落雪时猛然挥下!毫无花里胡哨,刀便是刀,要的就是一个霸字,只要力量足够,又有什么能拦住那一砍呢?刀身仍微微发红,再次将身前飞雪劈出真空,直击长枪!

    “锵!”

    巨大的冲击震散二人周围的雪花,院内的落雪尽数被气浪扫至墙角,青石板的院子也露出了它的原貌,只可惜,雪还在下,等会便又会积厚。人们定睛望去,二人周围水汽蒸腾,如大雾般遮住了院中身影。就在人们纷纷猜测结局时,破风声传来,呼呼两声,蒸汽便瞬间散去,这才看见二人身形。

    燕轩拿起长枪横在身前,手一托,说道“好一招离原,当真侵略如火,霸上无双。”

    这边高振还礼“谬赞了,如此还堪堪平手,若不是我借势,怕此时已经脱力了。”

    两人相视一笑,店内众人见此景,也不禁拍手叫好。

    “不打不相识!咱就是个粗人,走咱们去喝酒。”高振收起大刀,提在手中,一手去挽挽燕轩的肩膀。

    俩人就这样又重新进了酒馆,在众人一片赞扬声中继续喝酒吃菜。

    黑衣人这边,小二上完最后一道菜,站在黑衣人边上擦着汗小声嘀咕了一句。

    “这刀法好猛,可惜还是剔不了厨房的肉。”边说小二还边收拾桌椅。

    “哦?”黑衣人听见不禁一笑,抬头问道“怎地不能切菜剔肉?这刀法不猛吗?”

    小二见自己的嘟囔被人听见,连忙出声:“不是不是,这刀法当然能切菜,可那不是大材小用了吗,而且这也不适合啊。”

    黑衣人见状,又问一句,“那你说什么样的刀法才适合呢?就菜刀来说。”

    “客官您说笑了,术业有专攻,这做饭的菜刀,怎么能跟砍人的大刀相比较呢。”小二收拾完桌椅,又看了看高振那里,小声对黑衣人说道“但我觉得拿枪那位大爷更厉害。”

    “说的不错,确实如此。”此时旁边的传来一句颇为清朗的声音,吓了小二一跳。

    来人约莫二十岁左右,一头黑发,略微显短,看样子是刚刚修理过。上身是青色的垂膝长服,让人注意的是背上那个长长的朱红匣子,匣子角还烫了一朵荷花。

    “确实如你所想,刀客攻势确实凶猛,可枪本该远距离快攻,他却欺身向前,本就落了下风。且最后一招枪是上挑无法借势,仍战成平手。若刀客抓不住机会,过不了多久,用刀的体力不支,枪就能游龙出海,一招制敌。”

    店内熙熙攘攘,小二瞅了一眼高振那边,后者似乎什么也没听到,“你是?”,见如此,小二连忙毕恭毕敬问道。

    “林青让,路过此地,听说你们这里杏花村不错,来一坛。”说着摸出一颗金豆。

    看见金豆子,小二连忙答应,接着、过便去了后厨。

    环顾了一圈发现没有多余的地方,林青让看见黑衣人看着他,便出声问“大叔可以拼一桌吗?”

    “自然可以,请坐。”黑衣人大方伸手示意林青让坐下。

    “大叔怎么称呼?我看大叔颇为面熟,咱们可曾见过?”

    “哈哈,我想是没有的。”黑衣人喝了一口杏花村,“叫春大叔就好。”

    “春大叔?好别致的名字。”但林青让也没多说什么,真名若不愿意透露,也不好多问。

    看出林青让的心理活动,春大叔也出声说“林小弟,我看你对武艺修行颇有见解,你也是修行之人?”

    “懂得一些剑法招式。”林青让谦虚,“我也只是嘴上动动,真打起来肯定打不过那两位。哈哈。”

    二人对视一笑,春大叔从桌子上又拿起一个碗,倒上杏花村,递到林青让面前。

    林青让也不推脱,拿起便是一口。“好酒!怪不得人们都说来这连香镇不喝一碗杏花村等于白来。”

    春大叔这边放下酒碗问,“不是本地人?”

    “江南来的,我们那边酒大多柔和,不像这杏花村,虽柔,却有一股凌冽的感觉。大叔哪里人?看着也不像本地人啊!”林青让笑笑。

    “这你怎么看出来的?”春大叔不禁疑问。

    “本地人谁没事儿要一坛酒啊!那当然是路过,听说过才买一坛过过瘾啊!”

    “哈哈哈哈,原来是这样。”春大叔不禁被逗乐了,说着目光移到林青让背后的匣子,“这匣子里是?”

    “剑匣,里面有两把剑。”林青让直接回答道,丝毫没有迟疑。

    说话间,小二又端上来一坛杏花村,又给林青让上了一些菜便走去帐台那里。

    “这样啊,那你是个使双剑的?”春大叔不禁问道。

    “这倒不是,匣中两把剑都不是我的。”林青让边吃边说。见林青让对这个问题不敢兴趣,春大叔换了个话题。“你是因为什么路过这里呢?”

    林青让喝下最后一口酒,“出来找人,离家出走。你呢春大叔?”

    “有人找我,回家。”春大叔淡淡说道。

    俩人又一次对视,大笑碰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