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归来仍是农村人 » 第一章 初到贵宝地

第一章 初到贵宝地

    初秋,清晨。

    坟塘坳茂密的森林,所有树木都显得格外的有生机,对这个初秋的到来毫无畏惧,树叶没有一点泛黄的迹象。只是树木下的杂草,似乎还是经不起这个炎夏的复烤,已经变得枯焦卷曲。

    山中有很多种鸟叫和蝉鸣。通往山中的小路,时不时也传来几声“嘁嘁”赶牛声。山的南面,有几缕薄雾正缓缓的往山顶爬来,已经开始笼罩这座神秘的大山。

    山脚的不远处稀稀落落的分布着一个十几户人家的村庄,而这个村庄就因为这座山而名——坟山。

    这个地方像这样的山有:大坡、小坡、梁家坡、李家坡、肖家山、王家凼、马脑壳、牛脑壳等等无数个。坟塘坳的对面就是马脑壳,顾名思义,马脑壳——就是这座山的最高处和马的头特别神似。

    所以相应的这座山各个地方的名字也就根据马的各个部位来命名,于是就有了马头、马腰杆、马蹄崖、马路等等这些名字出来。其他地方的很多名字也是根据这种方法得来的。

    这两座山的走势和高度是一样的,两山相隔很近,他们的正东方,有一片很平坦的水田,也分布着七八户人家。

    根据这个地理优势,习惯性的就叫“小田坝”。从小田坝到坟山的这段距离,因为高低起伏的地势,大大小小的分布了无数梯田,一眼望去无比壮观。

    这片农田颜色在这个初秋显得青黄不接,有的种早稻,有的种晚稻,有的种玉米,有的还种烤烟。农田的上空,最近似乎多出了很多徘徊的野鹤,好像在是觊觎这片即将成熟的粮食。

    一辆白色起亚汽车沿着932省道缓缓行驶,车子打着双闪,车窗时不时有一个人伸出头来观看。显然,这肯定是第一次踏足这片土地,而且似乎是已经走错了路,车辆稍稍往后退一下,在一个路口停了下来。路口有三户人家,只是每家的大门都紧锁。

    这时车上走下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大概有一米七,偏瘦,穿一件白色衬衫,黑色西裤,留着一个小偏分,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一看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约摸二十五岁。

    “小刘,你过去敲一下门,看看有没有人在家?”车里突然传出来一句命令。

    “好的”。

    这个中年男子立马应声答道,便立马走到第一户人家门口。敲一下问一句:“有人在家吗”,重复了三下。也重复了三家,但是没有得到一声应答。

    “经理,看这个玻璃上的灰尘,应该是出去很久了。”

    “不用管了,走吧。”

    眼看找不着一个问路的人,二人似乎显得有一点失落。这时小刘突然发现路口的水窖旁,被一棵桂花树挡着的一块路牌。赫然写着“坟山”两字。这应该就是二人此行的目的地了,这辆车径直沿着这条路开了出去。

    从一户人家的屋后,穿过一小片竹林,便是小田坝。

    出走不远,二人就碰到第一个难题,就是这条路还是泥巴小路,时不时还会从路中间冒出来一两颗鹅卵石,加上前两天刚下过一次雨,为原本不平整的道路雪上加霜。

    人行走在这样的路上,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是一个趔趄,溅得满身泥。显然行车也是这样,这辆起亚牌汽车似乎从来没有走过像这样的路。

    只听“哐当”一声,车子的右前轮突然陷入一个泥坑里面,就再也不能前进了,经理猛得踩油门也无济于事,只会使这个轮子越陷越深。

    这时只见经理双手狠狠的砸在方向盘上,旁边的小刘吓得不敢说一句话,赶紧开门下车查看到底是什么情况。他心里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从来到这个工作岗位,从来没发过这么大的火。

    他顿时也觉得有一点失态,可回个头一想,这么一来,释放了多天以来他的多少愤懑和不满,也正好又给小刘树立了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威信。因为也只有小刘知道这段时间在他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经理叫韦爱民。今年四十八岁。是汇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花红镇地区一把手,花红镇离坟山村四十多公里,他从二十三岁开始来到汇康农业工作,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一个销售开始一直做到现在的地区一把手,所做的工作得到花红镇的老百姓一致好评。

    这么多年来也为花红镇老百姓谋了不少福祉,得到公司上下一致认可,全票当选公司花红镇片区一把手,一时间好不风光。本以为仕途从此一帆风顺,准备大展拳脚,可谁曾想过天降不测风云。那句“本命之年多烦忧,病痛哀愁哭不休”在他身上验证了。

    当他接到降职处理的那一天,他也想过一走了之,可转眼一想,这把年纪了出去又能做什么呢?一份工作做了二十五年,除了做这个,还能做什么呢?这么多年的家庭开支完全是他一个人的收入,这么一走家庭生活又会受到多大的打击。虽然这些年也认识了不少人,可真正到这了这一步,还有谁能助你一臂之力呢?.......细思极恐,他完全不敢往下再细想。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他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感觉像在做了一场梦。

    当梦醒了,人才能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他又想,这个年纪了,再工作几年,也就可以退休了,到时候领点退休金,也不用再折腾什么了。另外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去这里不一定就是坏事,越是艰难的地方越能干出好成绩出来。到时候机会又是一样的。只不过路多绕了一圈。在这样的思想斗争下,果断的收拾行李,连家都没回,直接奔这个地方来了。

    经理从车上下来,走到轮子前看了一眼。说到:”小刘,你去给我找一些薄一点的石块过来”。自己便走到后面,打开后备箱,取出来一个千斤顶,娴熟的用千斤顶把车微微的顶了起来。这时小刘顺势的把石头塞到轮子下面去了。其实小刘在经理下车之前就已经知道情况,自己默默的去找了几块薄石板等着。

    “经理,可以了”。小刘用手擦了擦刚刚取石块弹在额头上的细泥,嘴角露出一丝笑。

    经理抬头看了看小刘说到:“你小子就是机灵”。便把千斤顶放了下来。

    经理又吩咐道:“顺便帮我把千斤顶放到后备箱一下”。自己从车里取出了几张湿巾,先用湿巾擦了一下脸,再翻过来擦了几下手。

    小刘听到经理说的话后,迅速的拿着千斤顶放在了后备箱里。

    上了车,点着火直接走了。

    经理一路小心翼翼的开着车,看着这起起伏伏的山和梯田,再加上这高低不平的道路,使他的头脑异常的清晰,异常的兴奋。他在规划着自己的未来,也在规划着坟山村人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