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所见的江湖 » 名声

名声

    在这个时代,名声在外是一项能够保命的事情,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在这个依靠道德约束的时代,任何人都在爱惜羽毛,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拥有一个好的名声完全是在自己的身上安装了保命符。

    大部分的人都特别看重自己的名节,这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孟子说舍生而取义,就是说宁可死也要保住自己的节操,君子更是守身如玉,名声同时也是你在社会上立足和生存的条件。这种名声观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读书人的行为,使其不敢做出大逆不道的行为。

    当然也有不顾自己名声的人,可是那始终还是少数。

    李元豪积极的为许恭谋划,便是希望为许恭谋划出一个可以让江湖中人都认可的名声。

    许恭之前在江湖上没有太大的名声,他的武功来说也不是顶尖水平,现在他也没有什么势力来支持他,也没有什么人可以为他撑腰。

    作为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拥有一个可以改变整个江湖的事物,那可比孩童闹市抱金更危险,孩童抱金可能还有大人见义勇为,可是许恭现在的事情是四面楚歌,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他的大人,李元豪也就比许恭强上那么一点。

    不说朝廷那个庞然大物,任何江湖势力都要在朝廷的势力范围之内小心谨慎的生存,只有朝堂不宁才有江湖中人的生存空间,朝堂越平静,江湖的范围就越小。可是即使最乱的朝代,朝堂也可以轻松镇压一大半的江湖势力。

    接下来就是道家的人,道家组织松散,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组织,完全靠自我发挥,可是架不住他们狠人够多,真惹到了他们,一群不在乎生死的家伙,敢拉着你一起成仙。

    至于佛家,倒是没有什么,万年老三,他稍微强势点道家一群人就开始吃饭睡觉打豆豆,当然这里的豆豆就看那个和尚跳的够欢了,不过他们毕竟拥有着千年的积累,根底自然比其他人强上不少。

    剩下的就是这三家的下属部门,来源就是他们,可能会是因为各种原因分裂出去,然后可能会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强大的势力。

    可以这么说,自唐之后的武林门派,或多或少都会和以上的三家势力拥有联系。

    许恭脑海里想象着这些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他现在在给自己的大腿上药,毕竟要追求一些事情终究还是要付出代价的。

    许恭为了不辜负李元豪的一番心意,昼夜驰骋,争分夺秒向棒子国赶去,为了省下一些时间,许恭终究还是选择了自己讨厌的事情。

    许恭带着大量的票据,在不同的地方换乘,自己感觉累的时候就选择乘坐马车,在颠簸中安息,每次睡觉之前都要重新的上药。

    为了节约时间,许恭甚至就没有让伤口愈合过,每次都是感觉自己休息好了,就立刻换上新的马匹,开始了新一轮的伤口撕裂。

    对于许恭自己来说,他并不想受这个折磨。可是为了朋友的殷切,他屈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