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金戈铁马从军行 » 第38章 林瑾退兵

第38章 林瑾退兵

    朱兆接到命令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合帝都的兵马前往城头守城。而仓促之下,朱兆也只着急到了两万兵马,而林瑾却带了十万兵马围城。

    实力相差太大了,让人感觉到无力抵抗,不过他们知道,林瑾想要的就是速战速决,只要他们坚守不出,就一定能够等到援军到来。

    而另一边,林瑾也知道此时帝都城唾手可得,但是攻下来之后呢?等到梁道衡反应过来,自己又能够守多久呢?所以,他的目标根本就不是帝都,而是使用围魏救赵的计策逼梁道衡决战。更何况,帝都是大夏王朝的首都,拿下帝都,那么他将面对的是大夏王朝所有的勤王军,而现在的林瑾虽然兵势滔天,但面对大夏王朝举国之力,还是有所不及。

    很多人也许会问,林瑾如此大费周章,仅仅只是完成对蜀州军的刺探,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但对于林瑾而言,这绝非是一个不必要的举动。林瑾在对近几场战役进行总结时,就已经发现了蜀州军战力非同寻常,而林瑾是一个细心的人,他不喜欢给自己留下一个隐患,所以他一定要亲自打探一下梁道衡的底细,加深对蜀州方面的了解,这样以后作战的时候就不会两眼一抹黑。

    所以,趁着现在掌握着主动,林瑾尽可能地给梁道衡施加压力,从而让梁道衡露出破绽,然后针对梁道衡的作战特点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然而可惜的是,梁道衡已经发现了林瑾的企图,所以始终不与林瑾正面交战,一直在有意地隐藏实力,这使得林瑾的一系列计划遇到了很大的瓶颈。

    现在,林瑾已经包围了帝都,梁道衡不能没有任何反应,但他依然没有派出自己的直系部队,而是把禁军召集起来,让他们作为先锋军挺进帝都。

    “梁道衡让禁军作为先锋军驰援帝都,现在他们已经出了西陵城。”林瑾刚到帝都城下,派往西陵关侦查的士兵就已经回来报信了。

    “果然是老奸巨猾,他打的一手好算盘,看来这次无论如何,最大的赢家都是他了。”林瑾听了士兵的报告,眉头皱了皱,叹了口气道。

    “禁军士兵虽然骁勇,但他们没上过几次战场,给我一炷香的时间,我就可以把他们的先锋军给破了。”曹成在打谷陵关的时候遭受到重挫,此时自然要跳起来抢功。

    “我们和禁军士兵打个你死我活,结果人家梁道衡在旁边看戏,那才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要知道禁军并不是梁道衡手下的兵,他只是作为三军元帅暂时接管禁军的指挥权而已。”林瑾解释道。

    “这借刀杀人的手段玩得真够漂亮的,真是一副小人做派。也没见这货在战场上有多厉害,就看见他只会在别人的背后耍阴招。”曹成不屑地说道。虽然他摆在了梁道衡的手上,但在内心中,他并不愿意承认自己输给了梁道衡,他认为梁道衡不过是耍阴招偷袭,正面作战谁胜谁负还两说。

    “失败就是失败,哪有那么多借口。战争从来就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只要胜利,即使手段卑鄙了一点又如何?在战场上,很多时候只有胜利者才能活下来,失败者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去怨恨你的对手,不如下次小心一点。你们是运气好才从那种危局之下捡回一条命,才有机会在我面前议论敌人的卑鄙,但你们怎么不想一想,如果你们下次又遭到对手的偷袭,难道每次都会有今天这么好的运气吗?到时候你们恐怕只能死后化作厉鬼找梁道衡报仇了。”林瑾说道。

    曹成面对着林瑾,也不敢多说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又转而问道:“既然元帅已经看出那梁道衡的举动,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林瑾想了想,说道:“我们没有选择,还真的只能让梁道衡当一回渔翁了,禁军既然来回援,我们就不得不与他们交战。不过我估计,就算我们给予禁军重创,梁道衡也只会派偏师来救,不到万不得已,梁道衡是不会派主力军应战的。不过,想要将梁道衡逼到这个地步,又谈何容易呢?”

    突然,林瑾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说道:“这事不对。梁道衡即使知道我们是诱他出兵,也不至于只派一个禁军部队来与我军交战,我想他一定还会有后手。”

    这时,旁边的王权说道:“难道梁道衡还在我们身边埋伏了一支兵马?”

    林瑾说道:“如果我是梁道衡,我就会率一支奇兵来攻打我军最薄弱的环节。而我军最薄弱的环节应该是……”想到这里,林瑾脸上已经有骇然之色。

    王权说道:“现在我们这里聚集了第一军团、第二军团和第五军团的全部兵马,第三军团和第四军团留守莱州和幽州,难道说梁道衡会率领一支奇兵偷袭?”

    林瑾说道:“很有可能,我估计蜀州并没有把全部的主力放在正面战场上,而且梁道衡一直在隐藏实力,我们也并不知道蜀州军具体的情况,所以我们无从判断梁道衡主力的位置。如果他的主力绕到了幽州和莱州,我们就危险了。”

    王权说道:“幽州和莱州聚集着我们两个军团的兵力,梁道衡想要拿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林瑾说道:“有心算无心,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而且,以梁道衡的作战风格,既然敢出兵就一定有着十足的把握,对自己的军队有着十足的自信。所以我可以大胆地估计,他派出的主力部队兵员的素质应该比我们留守的两个军团更强一些。虽然我军身经百战,但也切记妄自托大,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我们更强的军队也并不是没有。”

    说完,林瑾已经将自己的亲信派出去,以最快的速度向幽州和莱州传信。

    而事实也正如林瑾所想的那样,梁道衡确实让士兵从后方攻向了幽州和莱州,而且他派出的军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这支偷袭部队只有两个番号,分别是“天字营”和“特种营”。“天字营”是梁道衡的王牌部队,虽然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上比不过“铁血尖刀营”,在一些特殊任务上比不上“特种营”,但他们绝对是整个蜀州军综合实力最强的部队。加入“天字营”的士兵,各项技能都要达到顶尖水平,既可作为斥候刺探情报,又可作为刺客暗杀主将;既可窜山入林,又可下水摸鱼。换句话说,他们走的就是提高士兵综合能力的路线。而“特种营”和“天字营”有很大的区别,“特种营”的士兵并不需要当一个全才,他们只需要在一个领域上面做到极致。所以,“特种营”往往被称为蜀州军最为神出鬼没的部队,他们经常能够出现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运用自己特殊的能力给予敌军重创。对于蜀州军的敌人来说,“特种营”也是最让他们恐惧的部队,“特种营”的出现往往就意味着自己最薄弱的环节被蜀州军渗透了,而即使是不参战的时候,“特种营”也像一柄悬在对手头上的利剑一样,让他们时时刻刻都不能放松戒备。

    将剩余的两大王牌军全部出动,梁道衡可谓是下了血本。他出动这两支部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两支军队出动,可以保证行动的突然性,减少被敌军提前发现的可能。其次,这两支军队的出现,能够很大程度上打击幽州和莱州的敌人,迫使林瑾从前线撤兵。

    留守幽州和莱州的两个军团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反应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军团长徐远和李华紧急向远在帝都前线的林瑾和守卫宁州的范明求援。

    这也怪不得他们守卫不力。要知道梁道衡的王牌军队,素质远远超过了林瑾留守的两个军团,而且又有着偷袭之利,自然是一路高歌猛进。

    而在帝都城下,林瑾刚刚击败前来救援的禁军部队,来自幽州和莱州的败报就到了。林瑾当机立断,让第二、五两个军团先行,他亲自带领第一军团主力断后。梁道衡也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并没有追击林瑾的军队,同时,他还让传令兵即刻出发,前往幽州和莱州前线,将两支精锐部队从战场上拉回来。当林瑾赶回幽州和莱州时,两大主力部队都撤得干干净净,一点影子都没被林瑾抓到。

    然而当林瑾巡视那些被夺回的占领区时,即使是他那么冷静的人,心头也不由得冒起熊熊烈火。被占领区只可以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零零散散流民,穿着的都是破败的衣裳,四周有着被火焚烧过的痕迹。梁道衡的蜀州军,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很多人以抢夺物资、奸污女性为乐。林瑾视察时,粮食和女人都已被扫荡得干干净净,而剩下的人几乎又被蜀州军屠杀了一遍。在那个时代,人口就是生产力,人口越多也说明经济发展得越好。所以,梁道衡的蜀州军从来不会对民众网开一面,他们经常将民众从其他州掳掠过来,而掳掠不过来的也不能白白便宜了自己的对手。林瑾看到路上零零散散的人,实际上都是大屠杀的幸存者。

    梁道衡一直被誉为“古今第一名将”,但他的名声却并不怎么好。有学者统计,直接或者间接死在梁道衡手上的民众已经接近百万人,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可以说是骇人听闻。而且,他不仅对敌人下手,对自己人也是毫不手软,梁道衡治下的民众也多有怨声。

    林晟曾经对林瑾说,战争并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手段而已。而在战场上,最重要的并不是获得战争的胜利,而是要始终记得自己为什么而战。不同的人怀揣着不同的目的参与战争,有了目的就一定会有欲望,会有破绽,也可能会输掉一场战争。但是,怀揣着崇高的理想和目的,那么你就不会被战争本身所控制,当你已经失去了理想和目标,完全沉浸在战争带来的血腥和扭曲一般的快乐时,你就已经被战争这个魔鬼控制了。

    战争很多时候是扭曲人性的,但人性却并不是战争所能够击垮的。好战分子为了胜利常常不择手段,但最终必然是得人心者得天下,阴谋者固然能够取得一时之胜,但却不能成为永远的赢家。人心和人性具有超越战争的魅力,战争从来就是为了避免下一场战争而存在的。所以,后世有战史学家认为,梁道衡是当之无愧的战神,但他却实实在在的输了——他打败了所有的对手,却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出发,他战无不胜,却从来不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可悲可叹之余又可怜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