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金戈铁马从军行 » 第66章 议定反攻

第66章 议定反攻

    征东元年十月,蜀州江州城。

    梁道衡最近一直坐镇蜀州,没有去管云诏的那些事情。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北狄那边出了很大的变故,他必须要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乱局。

    “多事之秋啊!”梁道衡不禁感叹了一句。

    北狄动乱之后,慕容宇基本上就不掌权了,掌权的是他的继任者慕容光。与此同时,慕容雪也一直待在乌兰城,并没有回到伍林城,而且也并没有带上飞雪近卫营。种种迹象表明,慕容族在动乱中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已经是自顾不暇。

    而另一边,林瑾却没有任何动作,也并未想着趁慕容族大乱好好捞点好处。林瑾还是一如平常,似乎北狄的动乱与他毫无关系。

    不过,虽然林瑾明面上没有什么动作,但私下里却加紧对士兵的训练,并将部队抽调到晋东城,平北城这些地方,防备的是谁已经很清楚了。林瑾的调动虽然很隐秘,但还是瞒不过梁道衡的眼睛。其实梁道衡也发现,帝都的状况不太正常,似乎也有大举进攻宁州的意思。如果帝都大举进攻宁州,就必然会让其他地方的军队打配合,而作为整个大夏王朝数一数二的精锐部队,蜀州也必须拿出一点东西出来。以梁道衡隐藏的这些力量,丝毫不会逊色于林瑾,但暴露多少也是一个大问题。暴露得多了必然会引人关注,暴露得少了又显得太过敷衍,会被杨太后斥责。

    其实梁道衡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他们隐藏在背后的时间越长,获得的发展机会就越多。所以,梁道衡现在就是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提升,以便在将来的乱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正在他想着的时候,前线传来了一个不利的消息:汾阳失守了。梁道衡几乎是瞬间坐了起来,表情看起来也是有些震惊。

    高博的实力不是最顶尖的,但也并非是泛泛之辈,在梁道衡看来,云诏应该没有什么人能够破得了高博驻守的汾阳城,所以他才能安心回归蜀州。但是现在,梁道衡觉得,自己还是太小看云诏了,那么大的地方,有可以匹敌高博的人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这次很显然高博就是遇到对手了。

    梁道衡见到了高博,大概了解了一下战役的经过。出乎他意料的是,蜀州军这次几乎没有损失,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因为高博及时的撤退,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保存了有生力量。

    梁道衡叹了一口气,说道:“从军事的角度,你做的没有问题,但现在并不完全是一个军事的问题。如果是我的话,即使不敌也至少要做个样子抵抗一下,你现在这么做,就相当于把汾阳城的民众抛弃了,想要再获得云诏民众的信任就很难了。”

    高博闻言,也是有些惭愧,说道:“在下考虑不周,破坏了您的大计,在下愿意降职自赎。”

    梁道衡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能把人带回来,你已经很不错了,降职自赎就不必了。”

    高博感激地说道:“谢大人。”

    梁道衡笑着说道:“不要高兴得太早,我虽然不降你的职,但是我的惩罚可比降你的职重多了。降你的职固然可以给你一个教训,但是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要你做的就是尽可能把汾阳给夺回来,把失掉的信任挣回来,然后把打败你的那个人擒过来。三条都做到,那么这件事我既往不咎。”

    高博立刻跪下说道:“谢大人给我一雪前耻的机会,我一定不负大人的厚望。”

    梁道衡想了想,说道:“你知道这次你到底错在了哪里吗?对方虽然用了连环计,但你的处置方式是不当的。如果要对付那个打败你的人,首先就要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

    高博想了一想,说道:“我不该放那些人进城的,不然也不会涌入那么多的奸细。奸细进了城,我们的力量就被不断地削弱,最后才给了敌人可乘之机。当时只是想到不放他们进来,会影响到我们的声誉,没有想到后果竟然如此严重。”

    梁道衡笑着说道:“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只要处理得当,无论你放或者不放,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不会出现后面的这些情况。处理难民,最难的并不是安置他们,而是恢复秩序,只要恢复了秩序,那么那些奸细也很难找到可乘之机。所以你的问题是在这里。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分流,将难民分成几个批次,分别分流到其他的地方,从而减轻汾阳城的压力。进入城内的那些难民,也要严格排查,严加控制,这样奸细即使行动,造成的后果也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想了一想,梁道衡接着说:“我觉得你还有一些轻敌大意了,你以为对方主攻的方向不在你这,所以你就有些大意了。按道理来说,你才是孟家他们的大敌,他们不可能舍弃你去攻其他的部族的。如果真的和其他部族开战,就等于将其他部族推到你这边,没有人会这么蠢,所以很明显他们就是演给你看的。即使你没有看出这一层,你作为汾阳的最高指挥,也应该觉察出对方不太对劲。战场上遇到不对劲的地方,无论是不是错觉,你都要保持百分之两百的警惕,这样才不会出现大的错误。”

    高博想了一想,说道:“大人的话,在下谨记在心,多谢大人赐教。”

    梁道衡点了点头,又挥了挥手说道:“去吧,起草一份进军方略拿给我看。”

    高博拱了拱手,退出了帐外。

    夜晚,士兵们伴着月色进入了梦乡,漆黑的营帐中,那一丝光亮显得格格不入。

    梁道衡也还没有睡,他走出帐外来探查营房的时候也看到了这一幕,嘴角间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微笑。他没去打扰,看了一眼帐内后悄悄离开了。

    知耻而后勇,这是成为一代名将的必备条件。梁道衡的自身实力虽强,但他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安排好,手下的能力同样重要。这样,面对世间顶级名将,蜀州军才不至于落了下风。

    第二天一早,高博就带着他起草的进军方略来到了梁道衡的帐中。他顶着两个黑眼圈,来到梁道衡的帐中还不住地打着呵欠。

    梁道衡知道,他这是熬了一整个晚上才赶出来的。他本来想说不用那么着急,但为了不打击高博的积极性,到嘴的话又咽了下去。

    打开高博起草的进军方略,梁道衡还是皱起了眉头。不得不说,高博的格局还是小了点,他还是将眼光放在汾阳这一个地方,所述方略也只是针对汾阳,并未从大局着眼。

    看到梁道衡皱起了眉头,熟悉他的高博立刻就明白了——自己的进军方略并不过关。他非常了解梁道衡,十分敬佩梁道衡的判断力,所以他并没有觉得梁道衡太过苛刻,他只是觉得自己可能确实让梁道衡失望了。

    梁道衡想了想,最后还是开口直言道:“这份方略没有问题,按照你的方略,确实有很大的可能性拿回汾阳。但你的问题也就在这里,你的整个方略都是针对着汾阳来考虑,将目光聚焦在这里,那么你就必然会忽视掉其他的可能。有能力的将领,可以把事情做的很漂亮,但他们缺乏那种大局观,所以不能够独当一面。我是按照统帅的标准去培养你,所以我不想你只是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将领。想要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你的眼光必须高于事情的本身,应该从一个更大的格局俯视整件事情,然后你就会发现你很容易找到破局关键。”

    紧接着,梁道衡说道:“这次孟家虽然拿下了汾阳,但是他们的手段却并不见得十分光彩。无论是让大量的民众流离失所,还是利用奸细制造城内的混乱,都不会得到众人的认可。所以,我们首先就应该从舆论上将孟家推到风口浪尖之上,把你弃城一事的影响降到最小。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孟家现在一定在大肆抹黑我们,而我们若是对此视而不见,那么我们就会陷入被动。舆论就是一股不弱的势,谁能够取得舆论战的优势,谁就能够有压倒对方的势。现在看起来,舆论上我们还是有利的,那是因为在云诏人眼中,我们是客人,所以我们抛弃他们,在他们的眼中也不难理解。但我们之后肯定要收复云诏全境的,肯定要成为云诏的主人,那么你今天的行为就会成为我们入主云诏最大的障碍。而且,在我们军队内部,也有很多人不把自己当成云诏的主人,而是把云诏当成自己的占有物,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扔。所以我们的任务很艰巨,不仅要扭转云诏人对我们的看法,更要纠正我们自己人对我们自己的定位。我们就要把云诏当成是自己的家一样,把云诏当成是蜀州,这样云诏才真正算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地盘。”

    高博也知道,打下云诏很简单,但是守住云诏这片地盘却并不容易。现在听了梁道衡的话,他觉得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开始他只知道云诏人对他们的排斥是统治云诏最大的问题,现在他才发现,他们军队——甚至也包括他自己——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梁道衡接着说道:“舆论上取得了上风,紧接下来就要分化孟家的势力。孟家一家不足为惧,但各部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果打孟家,你就一定要摸清楚其他部族的态度。这种混战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孤立孟家,远交近攻。现在我们的力量还不足以撼动全部的部族,所以还是必须让他们互相牵制,然后从中渔利。我记得云海城和滇西城这次都帮了孟家,但是事成之后,孟家拿了巨大的好处,而云海城和滇西城却一无所获,这个就是我军的机会。此时若是你去游说这两个城的部族,他们即使不与我军交好,也不会帮助孟家。”

    高博听了有些叹服。在军事战争中,最先要考虑的就是战略问题,一旦战略问题处理得当,在之后具体的战术安排上,就会获得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战略形势。战略,是军事战争的基础,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干什么都会很舒服。而高博在战术上可能不算弱,但在战略上他真的还有很大的不足。

    最后,梁道衡说道:“至于具体的战术安排,必须根据战场的变化加以调整,但最主要的原则还是避实击虚。找到对方的薄弱环节,尽可能削弱对手,而对方不知道你的虚实,那么对方就只能被你牵着鼻子走。我只给你几个字。第一个字是藏。古往今来,善战者先要善藏兵,虽千人万人亦可藏于无形。第二个字是削。双方对敌,无论使用什么计策,最后都必然只为了一个目的:增强自身、削弱敌人。第三个字是机。机遇来了就必须牢牢把握,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开拓新的思路。一旦抓住机会,就必须以雷霆手段扑灭对方,不让对方有任何还手之力。第四个字是迷。别人不知你的虚实,你就可以迷惑敌人,让局面更加混乱。疑窦丛生之际,你就可以更好地用兵。第五个字是间,间的目的就是削,但因为你是管这一方面的,所以你更需要了解间谍的重要性。我知道你在走之前留下了间谍,这就是你反攻最大的凭依,所以,如何用间削弱敌人,这是你应该思考的东西。我打仗也很多年了,在战术上也有一番间接,这五个字是我从兵法中总结出的最精华的五个字,需要你不断地去悟。这次攻打云诏,我会亲自指挥,但是,我需要你作为一只奇兵,见机行事。如果有什么疑惑之处,好好琢磨一下这五个字,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梁道衡之所以说得这么多,就是为了把高博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统帅。这次攻打云诏,除了有开疆拓土的打算,更重要的还是磨炼将士,让他们在真正的战场上获得洗礼,浴火重生。

    梁道衡觉得,这次汾阳失陷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件好事。汾阳失陷是一个教训,但所幸并未付出太大的代价。让所有的人在失败中认清自己,又不至于在失败中被打击得一蹶不振,这才是梁道衡想要的效果。这些经历这些失败,他们也能更好地成长起来,他们在失败中获得的东西,可能是无数场胜利都不换不回来的。

    到最后,梁道衡决定由他自领大队人马出击,高博领一队人马作为奇兵。梁道衡知道,自己这个目标太大了,只要自己出现在战场上,就必然是被重点盯防的对象。所以,在他的计划中,这次成败的关键并不是他,而是作为奇兵的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