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父辈的信仰 » 第一卷 第二章 015 信仰是明灯8

第一卷 第二章 015 信仰是明灯8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980年的春天,春雨绵绵,洒在树叶上,沙沙沙,像是蚕宝宝在吞食桑叶……春雨又像万条银丝,飘落在屋檐下,屋檐落下一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站在林场宿舍的屋檐下,呼吸着这样清新恬人的空气,简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在去年被野猪破坏了培育田里的树苗后,父亲曾与大队部商议,由林场的工作人员负责配备好树苗培育土壤,林场人员有限,可否安排大队里的小学生帮忙装入营养袋,就当是让学生们上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所以在去年寒冬到来之前,学校就组织学生们在林场提供场地、工具、材料并手把手的教导下完成了数千个营养袋装土。培育土壤其实就是将家禽类(如鸡鸭鹅)的粪便晒干,和粘土、稻草灰、少量人体尿液充分搅拌后再用干稻草覆盖,大概一个多月后掀起稻草,再搅拌(那气味非常呛人),就可以装入营养袋了。

    营养袋每个大概能装200克左右,用事先准备好的竹筒对半锯开,其中一头削成椎圆形。装袋时,一手撑开袋子,一手将营养土铲入袋中,基本是两铲就可以装满一袋,熟手的话效率非常高的。在几十个学生的帮忙下,一天时间就装了几千个营养袋。春节过后,大地慢慢回暖,林场的工作人员会把嫁接好的树苗从培育田里慢慢的移植到营养袋中,再一个个码好,虽是春天,乍暖还寒,为了给树苗保温,在树苗树干周围再铺一层稻草,周边再洒点石灰粉,做好虫、蚂蚁防护措施。

    惊蛰过后的三月,第一场春雨如期而至,细雨霏霏,林场的工友们,沐浴着倒春的薄寒,扛着铁锹,在山坡,在田间,刨下一个个鱼鳞般的树坑,然后撕开营养袋,植下一棵棵树苗,浇水,培土。植下一棵树,也就植下了一份绿色的梦。对于植树人而言,一棵树苗就是一份牵挂,一份期待。林场里每年都会以松树、杉树为主,按规划好的区域分批种植。后来,也慢慢的开荒其他山地,父亲从别的地方专门嫁接一些果树过来,有年桔、红光橙、櫵柑、三华李、珍珠李等等。

    在父亲维持着忙大队和林场的工作同时,每天还得抽出时间跟邓林一起忙家里的农田。邓林在犁田、耙田时,父亲在撒人工肥,而母亲虽怀着孕但农村人是没有养胎这个说法的,同样在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父亲把一袋袋人工肥分开倒出,比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等。自从分家以后,邓林基本跟着父亲,就像是父亲请的长工似的,帮忙照顾家里的农活,就像插下秧苗后,农田灌溉、施肥、除草都是邓林去做的,因为父亲还得兼顾其他工作,也只能有空就跟他一起去做,偶尔给他买点酒菜,或者叫到家里一起吃顿饭。

    植被的每一个年轮,稻谷的每一串稻穗,无不印证着你经年的辛劳和汗水,无不蕴含着你经年里殷殷的期待和念想,回报予你的是一腔的满足和欣慰。

    这一年“五四青年节”,父亲第一次以*员干部被公社通报表扬,表扬在过去的一年父亲的卓越付出。也只是口头表扬而已,并无其他物质奖励,用母亲的话说“还不如给两斤粮票来的实际”,父亲也只是“呵呵”一笑而过,但内心确是澎湃的,毕竟是第一次全公社通报表扬,是对他的工作认可。因此,也更加令他坚信“只要付出了,组织就会看得到的,只要努力了,就会有回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