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铸1978 » 145、长期计划

145、长期计划

    当刘晓慧看到余元浩拿到报告后,不断地核对招聘来的人员名单。当他核对到Johnhennessy时的那种欣喜若狂的表情,顿时觉得刘晓慧知道这回应该是捡到宝了。

    看着老公的那个兴奋劲,她并没有立即上前询问,而是转身去做自己的事情,等余元浩一个人自己慢慢地消化一下。

    等到余元浩把核对人员名单的事情基本上搞完了,这个时候他的心情才算平静下来。

    等余元浩平静下来过后,他才发现就自己一个人在这儿傻乐,老婆已经去忙别的事情了。

    为了分享自己的快乐,他找到了刘晓慧,把她强行拉到电脑旁坐下。

    指着网上千度出来的Johnhennessy简历说道。

    “这回我们算是逮到大鱼了,你看一下网上的这个Johnhennessy博士的简历。“

    见到老公这样兴奋,刘晓慧也不由地产生了一些好奇。于是看见了。网页上Johnhennessy博士的简历。

    仔细地阅读了过后,她才发现了这个人的不简单。Johnhennessy博士的事迹在网上可以千度到,不用细说,单单一个硅谷教父的名头就可以证明这个人的实力!

    “这个人的确挺牛的,你的意思是?“

    虽然知道了Johnhennessy博士是一个非常牛叉的人,但是刘晓慧却一时半会儿想不到自己老公到底打算怎样做。

    “这么牛的人肯定不能把他放跑了,我的意思是说,要不你让李志攀跟他签订长期全职合同,让华兴电子来搞MIPS。

    当然我说的不是现在,等磨合一段时间过后,再与他签订长期合同,大概会好一些。

    要不你最近联系一下香江大学,看能不能与那边建立起合作,搞一个以我们华兴电子为主导的计算机硬件设计专业。

    当然你不是十分感兴趣的话,我还是建议你直接把这个方案安排给李志攀去完成。

    虽然说咱们在这儿只是说一两句话的事情,但是轮到实际去完成的时候,应该会占用大量的时间。”

    见到老公因为突然出现地Johnhennessy博士又临时有了新的主意,刘晓慧虽然不知道这个主意好不好,但是她知道做事情还是以稳妥为主。

    毕竟研究芯片,生产芯片,这样高大上的事情,花费的资金肯定是不菲的。

    在牙美利尖国还算好说,毕竟那里算是这个时代世界的中心,别的不说,起码周边配套非常好找。

    如果是要在香江完成这件事情的话,不考虑跨国协作的情况下,那么自己还必须投资芯片生产厂。

    经过了余元好长时间的普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在现代的时候,刘晓慧从新闻中得知国内芯片生产用的光刻机都还需要从国外进口。

    而且在进口的时候往往只能进口差两代或者三代的产品,想必在那个时代更是如此吧。

    “你考虑清楚了吗?你确认我们现在有那么多资金来运营你说的这个项目?

    再说有必要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弄在香江吗?前期是不是在牙美利尖直接搞这个项目更为合适啊?

    香江的工业底子实在是太薄了,咱们在香江生产芯片的话,不得不全盘从头做起,我相信即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来建立芯片生产厂,从投入到正式运营也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说短期来说,还是把硬件开发团队弄在那边比较合适。”

    听了老婆的建议,余元浩觉得有几分道理,不过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部分观点。

    “你的建议很合乎实际,那就把硬件开发团队迁移到香江作为长远目标吧。

    反正80年代前期都可以算作是华美的蜜月期,暂时把硬件开发团队放在那边,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从长远来讲,还是把硬件开发团队迁移到香江来比较好。在这边我们可以搞产学研一体化,能够用较低的教育成本培养大量的华夏籍产业人员。

    你所说的香江电子产业的问题是得我们自己来解决,后期我们要生产游戏机,肯定需要生产大量的芯片,我们现在完全有必要在香江建立一个芯片生产厂。

    等这个芯片生产厂建立投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硬件开发团队转移回来了。

    要是咱们自己就懂这个专业就好了,直接就在华夏内陆搞全产业链不知道只会省多少心。

    就凭咱们这两个外行,即使在现代几十万就能解决设备问题,但是有着现成的设备,却不敢直接使用啊。”

    余元浩在与刘晓慧谈话的同时,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光刻机的价格。

    在网上他轻易的就找到了一大堆光刻机的报价,为了选择到最符合时代技术水平的机器,他在一大堆光刻机里面选了最便宜的。

    他也不知道,生产芯片到底需要哪些工艺程序,但就光刻机而言,20多万已经能够买到一微米的半自动光刻机了。

    这个工艺水平已经远远的超过了1980年的最高水平了,当然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这是一个半自动光刻机!

    这种半自动光刻机上面配备有电脑系统,而余元浩根本不知道如何把它取下来,并尽量不损失它的功能。

    所以他指着搜索出来的内容,对着刘晓慧发表出了自己的感叹。

    刘晓慧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搞懂,后来经过老公的说明后才搞明白,问题出在配套的电脑系统上面。

    “你纠结这个干嘛啊?即使没有这个电脑系统,这么大一台机器,你能传送过去吗?”

    刘晓慧觉得自己的老公思维陷入了死胡同,根本就没考虑自己的时空门,最多才能开到50多公分直径大小。

    听到老婆的话过后,余元浩才发现自己还没有考虑如何传送的问题。不过在他审了一下机器的图片过后,他才说道。

    “把它拆解成小的组件的话,把这套机器传送过去,应该没什么问题。

    你应该知道,空间门的总通过面积虽然说不能扩大,但是她的形状我是可以进行调整的,只要通过面积不超出就行。

    当然在那边如何进行组装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算了先不管了,目前还是先立足在那边购买设备建立芯片生产厂。

    这件事情你就直接安排李志攀去做算了,反正把我们的意图讲清楚就好,到时成不成就看他的本事了。“

    见到老公如此定下了基调,刘晓慧也就认可了,毕竟即使自己亲自去做,除了采购光刻机的成本可能变得低一些以外,不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作出决定的当天,刘晓慧就约谈了李志攀,布置下了公司的远景规划。并强调硬件开发组那边合作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大的问题,最好把技术骨干直接全职招聘到公司里来。

    特别是她对Johnhennessy博士非常看好,要尽量把他挖到自己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