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铸1978 » 167、想啥子好事呢?!

167、想啥子好事呢?!

    其实在1980年的时候,国内的学者和技术人员对于UNIX已经并不是完全陌生。

    因为UNIX系统的版权属于AT&T公司,而AT&T公司受限于在1958年被反托拉斯调查时与政府达成的协议,AT&T有义务将电话(这是本行)以外的技术许可给任何提出要求的人。

    正是这条协议,给Unix的流传大开方便之门。

    据说当年其开发者Thompson在仅收取工本费之后,就将Unix的磁带和磁盘一包包的寄往世界各地。而这些寄出的包裹中,每一包里都附了张小纸条,上书“love,ken”。

    当然这只是针对对于教育及科研机构的,对于这类机构,AT&T公司的政策很宽松,只收取象征性的费用,提供源码,并且没什么使用限制。

    而对于企业用户的收费就很高,一份带源码的拷贝要2万美元,装多台机器的话还得另加。

    但是由于AT&T公司的经营限制,AT&T并没有自己的UNIX开发计划,而且既不作广告推销,也不提供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对产品品质也不作任何保证。

    但是不管怎么说,因为针对教育及科研机构近乎免费的政策,UNIX算是在七十年代流行开来了。

    在这种状况下,UNIX在教育科研领域算是声誉日隆、炙手可热。

    但是它对计算机产业的影响仍然有限,毕竟它还只是一种非标准化、非商业运作的技术,只能拿来用,没法靠它赚钱。

    刘晓慧提出参照UNIX编制LIUNIX的时间点也很巧,她不知道的是,在1980年,AT&T发布了UNIX的distributionbinary许可证(可分发二进制版)。

    只要购买了这个许可证,就可以发布商业版本的UNIX来卖钱了。

    在原时空,第一家买下这种许可证的公司是OnyxSystems,它的产品是基于Z80000CPU的微型计算机。

    差不多与此同时,与刘晓慧此时提出的意见相似,有公司开始开发UNIX的克隆版——就是全盘复制UNIX的功能,可以兼容UNIX的程序,但代码完全重写。

    第一个版本是Whitesmiths公司推出的IDRIS(它雇了几个前AT&T的程序员,还曾经推出第一个商业C语言编译器,),开始为了避免版权纠纷,Whitesmiths有意在库名称及参数顺序等地方作了些小改动。

    后来AT&T高姿态地宣布不追究这些细节,于是开发与UNIX完全兼容的系统成为可能,很快很多公司(包括几乎所有的业内大腕)就开始蜂涌而上了。

    当然这种高姿态可能只适用于牙美利尖公司,对于红光电子虽说在华夏内陆法律约束不到,但是真正按照这种方式搞出商业软件的话,拿到欧美市场销售时很大的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所以如果不直接购买AT&T发布的UNIX系统distributionbinary许可证,就只能走参照其架构独立开发这条路。

    考虑到Linux已有的成功案例,再结合华兴电子和其子公司红光电子自身的技术实力,开发GPL版的Liunix将会是一个最为现实的开发方案。

    当然此时台下的参会人员都还不知道这些,此时他们心中所想的是这个香江来的老板不会是来放卫星的吧?

    Unix大家都或多或少的了解过,虽然国内现在使用得很少,但是并不妨碍大家知道这个系统现在最起码是运行在PDP-11这种16位计算机上。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起码!像是国内现在大量国产的DJS130小型机就没有采用过UNIX系统。

    现在老板把要求提得这么高,这不是把这个微型机当大型机来搞吗,于是台下又有人提出了意见。

    “老板,你这样搞不是不行,但是咱们红光电子现在上上下下就这么多技术开发人员。

    这里面除开了搞硬件设计的,剩下来的软件开发人员中能够做系统开发的,也就那么几个。

    如果按照你说的这个方案来搞的话,咱们研究所怕是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研发啊。

    再加上系统开发出来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以验证其稳定性,越是复杂的系统,需要的测试时间就越久。

    如果我们按照你提出的这个方案来进行开发,很可能公司的下一代计算机正式投产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没有相对应的操作系统与之相匹配。”

    不得不说,台下的这个专家提出来的意见是老臣之见。他并没有因为公司有了香江来的大财主老板,就忽略了公司现有的实际情况而盲目乐观。

    所幸余元浩在让她来之前,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自认为深入的考虑。

    于是刘晓慧对于这个问题给予了回应。

    “大家不要被我提出来的这个Liunix系统给吓到了,虽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这个系统将是我们公司今后的主力系统。

    但是我们在着眼未来的同时也要立足于当下,所以基于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下一代电脑将会有个过渡系统。

    在我的计划中,这个系统将会基于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DOS(磁盘操作系统的缩写,并不是微软的那个)系统针对公司下一代16位计算机的特性作一些修改,以满足过渡时期的需求。

    我相信这种相对简单的修改,对于公司的技术人员来说,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毕竟咱们公司就在北都,如果真出了什么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还是可以找一下你们认识的旧交故友咨询一下嘛。”

    说到这儿的时候,刘晓慧故意停顿了一下,在喝茶的同时打量着台下众人的反应。

    果不其然,自己的这个过渡系统方案在提出的同时就马上被台下众人所认可了。

    对于台下会做如此反应,相对于刘晓慧来说,余元浩更容易理解一些。

    因为他知道,现在这个时代的华夏,对于人机工程并不是特别重视,相对来说,为了节省有限的算力,其它的都可以暂时忽略过去。

    于是余元浩在耳机里说:“看来他们是有可能打算把咱们提的这个过度系统作为主系统来研发了。”

    刘晓慧听见后,在心里很是认同,只是由于现在身在主席台上,不好回应余元浩。于是她就着之前的想法继续说道:

    “看来大家是认可了这个过度方案了,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公司计算机系统的未来在于Liunix系统上!

    虽然公司的下一代计算机才只是16位机,在你们看来大概也就相当于现在国内大量制造的DJS130计算机。

    但是我想说的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即使是同为16位计算机,公司的下一代计算机的运行的稳定性、机器的可扩展性、运行的速度、内存数量等等都将大大优于DJS130。

    而公司现在聘请牙美利尖专家在香江华兴电子的研究所里已经开始研发32位计算机芯片了,也许是说公司的下下一代电脑将会是32位系统。

    所以基于这个因素我有必要强调,公司的下一代操作系统肯定将会是Liunix!

    而随着计算机价格的降低,所面临的受众越来越广泛,图形界面就成了必须的选择!

    在今后,计算机将不仅仅是你们这些专业人员的工具,也将会是像我这种计算机门外汉的工具。

    我不可能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系统知识,适应系统上面,我希望拿到的计算机上手就能够使用。

    ……”

    不学习、上手就能用?想啥子好事呢?!

    此时台下的参会人员的脑子里都冒出了这个念头,会场的气氛因为他们之间的交头接耳也开始变得有点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