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新主 » 第16章 生财之路

第16章 生财之路

    对于王匡来说,赚钱并不难。

    可他还没来得及赚钱,当夜就开始下雨了,

    长安下了很大的雨,甚至连整个关中地区都被大雨笼罩。

    地上的小草,第二天早上全都冒出了头,可以预见,四面的这片荒地不出意外,会继续被荒草掩埋。

    女人似乎天生对于钱财有着某种独特的喜好,徐徐蹲在房檐下,正百无聊赖的数着钱,自从王匡委托徐徐管理钱粮后,她已经这样蹲着数了五遍。

    “还有多钱?”王匡和陈林正在厨房收拾石磨,他看了眼外面的大雨,又看了门边的徐徐。

    “早上给了崔良整整一金,还有七金一缗二百三十七钱。”

    “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揭不开锅的。”

    “你昨夜不是和我们说想到了一个法子吗?一大早就让崔良去买大豆,做什么‘原材料’?”

    “哈哈,这件事,其实我心里也没底。”王匡打了个哈哈,见陈小妹又跑到院子里淋雨,他给旁边的陈林示意了一下。

    陈林很快将淋湿的陈小妹抱了起来,把她手上的水擦干净。

    正数着钱的徐徐突然停了下来:“小表兄,我看你可不像做事没把握的人,可那大豆能做什么?”

    “你不是早猜到了吗?做豆腐!”见徐徐好奇心极重,王匡无奈只好实话实说,可偏偏没人相信。

    石磨收拾完了,他嘱咐陈林看好陈小妹,自己又去房间里,用麻布编制成袋子,好用来过滤烧开的豆浆。

    王匡真的打算卖豆腐!

    他在南阳想到的改造方案,现在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当天夜里,木桶里泡上新买的黄豆后,庄子里的几个人再也没有任何疑问了。

    一夜的浸泡,黄豆胀大了许多。

    天还没亮,整个小院里就已经是热火朝天,连一向睡懒觉的陈小妹也破天荒的起了个大早,忙着在灶台边烧水。

    做豆腐有五个步骤,王匡对此很熟悉,先是挑拣黄豆,洗干净浸泡,在泡胀后,用石磨碾制。接着是开水烫过,用干净的物件过滤在锅中,等烧开后,就是人们常喝的豆浆。此时,豆浆不能继续煮了,否则会变成老豆腐,下面是点豆腐……

    家里暂时没有牛,只有一匹半死不红的枣红马,王匡还没暂时还没有压榨劳动力的打算,只好与崔良换着拉磨。

    小红马不知道自己免除了一劫,依然不知所谓的在棚子里哼哼叫着。

    初步碾制完成,王匡将庄子里的徐徐也叫过了,准备手把手的教他们做豆腐。

    早在百年前,淮南王刘安就创史性的制造出了豆腐这种影响几千年的美食。传言中,刘安是在炼丹的时候,意外发现豆乳可以凝固的特性,才将豆腐制作成功。

    百年后,王匡借着前人的智慧决心来一次大的改变。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豆腐与后世相比缺点太多,尤其是味道和硬度很难得到保证,在“老黄马车行”外吃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口豆腐时,他就想到了改进方法,古人理解起来并不难。

    “我们平常做豆腐的过程可以分为浸豆,磨豆,滤浆,点豆腐,过水这五个部分。但这样做出来的豆腐,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并不结实,味道还有些发瑟,混杂着大豆的原始味道,很难吃。”

    “其实,这里面缺的就是煮沸豆浆这一个步骤,完成了这一步,再用心过滤,前面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当然,除了我们平常吃的水煮豆腐外,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到,我们可以试着卖豆腐脑,就是点完豆浆后,那一坨坨的。还有豆腐干……豆腐不光可以直接吃,开可以放在汤饼里……”

    徐徐学的很认真,听王匡这么一说,她也发现这改进的豆腐大有可为。

    徐徐学的更加认真了,陈林和崔良同样如此。

    简陋的厨房里,或许只有陈小妹瞅着锅里,想着小郎说的豆浆什么时候才能好?好想喝一口。

    “小郎,你说的豆浆还要多久。”看着锅里慢慢气泡的豆浆,陈小妹踩在木凳上,忍不住人道。

    “等开快要溢开的时候,就是点豆腐的时候。崔良,我昨天让你捎的石蜜买了没?”

    石蜜是后世的片糖,因为在凝固的情况下发白有点像石头,入口后的甜味像蜂蜜,顾名思义就叫石蜜。

    石蜜的发源地在,经过工艺改良后,再次通过张骞的丝绸之路才渐渐传入了中原,价格方面比之前下降了许多,但依然是富贵人家才能够享用。只是普通的石蜜,也就是常说的蔗糖,在很早之前,周文王的时候就传入到了华夏南方。

    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石蜜都十分的粗糙,里面的杂志含量不少。

    “买了!”崔良小心的从口袋了取出了一小包,看王匡的眼神分明是在看一个败家子。

    就这么一小包的石蜜,如果买成粮食的话,足够他们吃好几顿。

    不过因为关中的干旱,石蜜的价格反而没有之前高,陈林小心的递给了小郎,然后就看见小郎用菜刀轻轻的把一整块石蜜锤成了五个小块,分别放到了五个瓷碗里。

    “等会,我们每人一碗豆浆。”

    虽然石蜜中的杂质很让人弄得满嘴渣,但当王匡将烧开的豆浆,让每人喝上一碗后,大家的心都快被融化了。

    “妞妞还要喝。”陈小妹肚子喝的鼓鼓,依然恋恋不舍的舔了舔碗边。

    “有的,以后会天天都会有的,但你还太小,不能喝的太多。”王匡说道,他手里的动作丝毫没有停顿,石膏下锅,豆腐已经点好了。

    凝固性非常不错,几双眼睛都瞪得老大。

    然后用做好的容器过滤,等了半个钟头,过滤干净后,细嫩的豆腐出现在眼前。

    “成了!豆腐原来可以这么美味!”

    豆腐入嘴,崔良等人大吃一惊,他们觉得自己活了十多年,吃的豆腐全是假的!

    几天后,长安内多了个卖豆腐的商铺,由最初的门可罗雀,到后面的络绎不绝。

    食之者无不称赞,“徐徐豆腐铺”由此声名远播,王匡也赚到了他在大汉的第一笔钱财,这也仅仅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