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新主 » 第203章 千百年来谁著史?

第203章 千百年来谁著史?

    王政君对于身后的王家是有怨气的。

    这股怨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出现的。

    尤其在刘衎身亡后,达到了高潮。

    “您说笑了,夫君对婉儿很好。”孙婉回答的不卑不亢。

    听别人说王匡不好,尽管她是长辈,更是贵人,孙婉总感觉不好。

    夫君是她的夫君,是好是坏,她孙婉最是清楚的。若说夫君对他不好,那天底下,还有几个好男子?

    看出了孙婉的倔强,元后叹了一口气“老了老了,既然这孩子真心实意的待你,那也别相互辜负了。

    这次姑祖把你们叫进宫来,只是单纯的想看看你们。这是姑祖成婚时,元帝送了我这一副耳坠,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到头来,还是要带到土里去的。”

    说着话,王政君就把身后的盒子拿了出来,想必是早有准备。

    王匡发现,大汉的长辈们总爱给喜欢的晚辈送一些贴身首饰,以寄托思念之情。母亲如此,元后如此……连带着老丈人送给孙婉的那把小匕首。

    孙婉推辞不得,只好接受。

    这是一对做工精细的纯金式摇叶耳饰,于阳光下精彩万千,到底是能被当做帝后之物,自有其非同寻常之处。

    随之,在元后的亲自帮衬下,给孙婉带在耳间。

    不得不说,带上这对纯金耳饰之后,孙婉的气质又上升了一大截,一股华丽的气息扑面而来。

    “真好看,看到你,姑祖似乎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姑祖十八岁入宫为家人子,得先帝恩宠,才有了今日,这对首饰,也伴随了我的一生。”元后恢复了那慈祥的模样,抚摸了下孙婉的秀发。

    她又指了指在一旁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王匡“你也过来!”

    待王匡走过来后,元后笑道“上次婶娘在宫中,多次提到了你,说你年少有为,一如当年之巨君。姑祖没有什么东西送你的,只送你一句话。

    大汉男儿,志在千里,生而为国为家!

    不要像我一样,到头来丢失了很多,到了无法挽回的局面,甚至天下人也会怨我。”

    王匡躬身一礼,他看着这位年长的长辈,看着这位身居后位长达六十年之久的老人,看着她脸上无法掩饰的忧虑之色。

    班彪称她是妇人之仁,葬送了大汉!

    王夫之也说,亡西汉者,元后之罪通于天矣。

    蔡东藩却说,孝元皇后,无傅太后之骄恣,又无赵氏姊妹之淫荒,亦可谓母后中之贤者。

    千百年来,众说纷纭。

    王匡真切道“历史是公正的,您过去所做的一切,是对是错?自有后人评说。您现在要做的,就是养好身体,抚养好皇太子。

    让大汉朝政不乱,让大汉天下不乱!

    让天下人少受些苦,让百姓们多谢福祉……”

    元后的目光直盯着王匡看了好一会,她在想些什么没人知道,只见她站了起来,摸了摸王匡的头。又将孙婉的手拉了过来,放在王匡的手上。

    “都是好孩子啊!

    老了,也累了!

    就不留着你们用午膳了,去吧!

    去看看太后,那个可怜的孩子。”

    王嬿住在椒房殿。

    从她与刘衎成婚,到刘衎去世,她一直都待在那里。

    椒房殿属于西宫未央宫,与东宫长乐宫隔着一条大道。王匡与孙婉坐着宫内的专用马车,穿过层层人流,抵达了比长乐宫还要冷清的未央宫前殿。

    天色不早了,前往椒房殿的时候,侍者特意抄了近路,中间路过了一条黝黑的巷子,能听到里面传出凄惨的哭叫声。

    见孙婉的脸色有些发白,王匡的右手紧紧的握着孙婉的左手,特意把她放在靠近宫墙的这一面。

    这条长长小巷的背后,不是别处,正是大名鼎鼎的永巷,即人常说的掖庭。里面住的着,大多为遭受贬斥的后宫嫔妃。任她们前半生多么风光威武,失了恩宠,就像是失去了生命一样,这就是后宫的残酷。

    “夫君,都是一群可怜的女子,就这样把一生献给了皇宫,只为了一个人,值得吗?”孙婉疑惑道。

    “对于她们中的有的人来说,是值得的,说不定借此可以一飞冲天。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噩梦的开始。”王匡一只手握着孙婉的手,一只手搀扶着她,脚步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许多。

    权势与地位,是多少人穷其一生追究的结果。

    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没有谁对谁错。

    为此失去自由和青春,横看成岭侧成峰,处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答案。

    比如当世之王家,不就是凭借后宫起身的吗?才有了今日的权势与威望。

    王嬿这段时间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发呆。刘衎身亡后,她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她还记得当初在王家庄子时,两人刚见面的场景。

    忽的,王嬿有些不适,贴身侍女忙的拿过来了毛巾和盆子。她吐了一会儿,才感觉整个人舒服了很多。

    “太后,真的不用请医工吗?您这病已经有大半年了,而且,您的肚子越来越明显了,恐怕是瞒不住了!”

    王嬿怀孕了,至今少说有八个多月了,两月前就有些显怀,而怀孕的时间,恰好在刘衎宫变的那段时间。每当王莽来宫里的时候,她盖着厚厚的被子遮掩,连带数月前的册封仪式,她也以身体不适为由退辞掉。

    “能瞒一天是一天,我为他留了骨肉,只盼望着孩子能健健康康长大,做个平常人也好。”王嬿脸上带着慈母的光辉。

    耳闻目睹许多事之后,她不知道若是自己将怀孕的事情告诉父亲,腹中的孩子还能不能留下来?

    她不敢赌,只有让她最信任的贴身宫女一起瞒下去,能瞒一天是一天。若真的被发现了,保留不住的话,那她愿意一起去死。

    她叫王嬿,是女儿,是妻子,更是母亲。

    “兴武侯及其夫人正在门外,请求见驾!”有宫人通传。

    关于王匡和孙婉入宫的事情,王嬿早已差人打听清楚,她用眼睛示意贴身宫女把厚厚的被子盖在身上,让大起来的肚子不再那么明显。为了保险,还拉上厚厚的帘子。

    接着她吐出了一口浊气,目色坚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