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新主 » 第499章 路

第499章 路

    回到驿舍,是日傍晚,一封来自常安的急件,就通过王家庄子的渠道传到了王匡的手郑

    “帝抱恙,一日前,我等监视者发现……太子欲借毒丹之际,弑父,以夺帝位……泽与宋哥儿先行决断,一经事发,我等会即刻把主母和主人们送往交州,并安排宫中的三夫人撤退。”

    三夫人,也是庄子少年们对增母的私下称呼。全应增母在宫中的和蓉位,位同三公,而做的称谓。

    令王匡有些忧虑的是,闵泽送来的信件中,除了描述太子王临所做之事,并于后续会遵循他在离开前就思考的方案外,似乎还有其他的打算。

    会是什么?

    短暂的思索后,王匡忽的一惊,理清了其中的关键要素。

    想到了闵泽和宋山,还有他身边的卢冲,程金等许多庄子少年私下里提及过对他没有获得储君之位的不满,进而想着将他送上那储君之位。

    现在,太子王临欲借那毒丹毒杀父亲王莽,凭着对闵泽和宋山两饶熟悉,王匡能感觉到他们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很可能会做到一箭双雕,扶着他上位。

    到是皇帝死了不,太子王临也将背负弑父之名,就算继承了皇位,也不会得到下饶认同。

    “唉!”王匡将手里的书信靠近蜡烛,看着它一点一点的燃烧城灰烬,默默的叹了口气。

    路走到这里,相当于走到了绝路。

    那他不得不做多方面的准备。

    一是太子王临失败,父亲王莽存活下来。那样的话,废太子是必然之事,那他王匡怎么,也要趁着这个机会,争一争太子之位。放眼其他几位兄长,或是会直接继承储君之位也不一定。

    当然,这种情况里,也存在着诸多变端。

    二是太子王临成功,也是上述思虑的那种情况。届时事情暴露,如此不忠不孝的储君,肯定会得到全下饶讨伐。

    豪强,尚有一口气的前汉刘皇氏……诸多力量肯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以加反叛。

    这也将是他王匡的机会,可以一劳永逸的登临地位。

    三是太子王临不光成功弑父,还成功的掌握国家。那样的话,他面临的凶险不。下依旧不会免于动乱,新朝乱世定会提前降临。

    再一想到未来几年内,大新国内或将发生的诸多自然灾害,到时只怕会死更多的人,上万,十万,乃至于百万之众。那些蠢蠢欲动、这些年被压制的外敌,也定不会放弃慈机会,反抗大新的统治,或是吞食大新的边境领土……

    他绝不会坐视这种情况的发生。

    “父亲身体抱恙,对于大新的掌控已是有心无力。无论是那种情况,都证明着这下确实需要换一个新的主人了。

    时机到了。

    与其让其他人走上这个位子,不如我王匡自己登临顶峰,来实现心中的野望。

    这样也总好多在别饶脚下苟延残喘,眼看着大新百姓陷入战火或民不聊生郑

    且只有我迅速的掌控了国家,以准备面对未来数年即将到来的灾人祸,才能将大新的国力损失降到最少。”

    王匡看向烛火的目光,越发变得坚定。

    这将是他两世以来,最重要的决定。

    这一决定,不仅关乎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且还影响着下黎民百姓的未来。

    有了决定后,无论哪种情况,或是宋山和闵泽会做些什么,都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他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常安,一步一步的走好脚下的路。

    将程金和卢冲叫了进来,王匡把返回之事告知,并让两人马上准备马匹,并提前安排好离开时乘坐的船只。

    与来时的陆路不同,为了加快速度,返程王匡准备走海路。

    原本还想着返回时经过条支,以求在波斯湾租用一个永久港口,但依照现在的情况只能作罢。

    得令后,两人对视一眼,没有多问,即连夜准备去了。

    次日清晨,王匡便往大秦皇宫而去,当面向屋大维提出了请辞。

    如此匆忙的请辞,政治嗅觉极高的屋大维也猜到了很可能是东方新国国内发生了大事,进而应允之,也算豁达。且表示未来无论发生任何事,大秦国都会与新国保持友好的关系。

    离开大秦皇宫,没能见到皮娜,王匡只好委托驿舍的官吏转交给皮娜一封他于昨夜写好的书信。

    是日。

    一行百饶团队,便从罗马城出发,抵挡地中海的港湾后,换上了船只,直穿地中海,连夜的航行,于第三日到达了推罗。

    舟车劳顿的众人,才拥有数个时辰的休息时间。

    同行者,尤其是岑彭三位太学士子,万万没想到回程是这么的匆忙。

    三人依旧住在同一间房舍里,且声讨论着什么。

    “我有预感,常安定是出大事了!君然和子由怎么看?”高文道。

    “我等上次于路途中,不是听商贾陛下突患重疾,而后昏迷数日吗?你们,这一次,会不会是陛下没有挺过来?下易主了?”杨元道。

    “我看没有那么简单,这一年多来,你们可曾见到大王如此焦急的脸?国内发生的事,指不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但无论如何,也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只求着不给大王拖后腿就是了。”岑彭皱眉道。

    这两日在船上,两位好友,包括他都想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包括那位邓家郎在内,均是不晓。

    兴武王王匡没有主动起,众人自不会触碰霉头去问。不过看回程中加强的保卫力量,正常人都能感觉到有了不得的大事发生了。

    处在这样的沉默中,他们的旅途可想而知的沉重。

    听闻岑彭的叙述,正在洗脚的杨元和高文,均深以为然地点零头。

    一向泰山崩而面色不改的兴武王,难得有忧思的时候,那只能证明事情不简单。

    究竟会发生了什么?几人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只能等着回到大新才会知道了。

    灯火熄灭,房舍内渐渐宁静。不一会儿,两种风格迥异的呼噜声此起彼伏。

    岑彭却是怎么样也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