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大明鹰犬 » 第四百〇二章 又跑咯

第四百〇二章 又跑咯

    注意到了南香的表情,程浩妍问道:“怎么了,有情况?”

    和南香认识也算有好几年了,而且都是住在一块,算得上是朝夕相处,在程浩妍的印象里,小巫医基本上遇到什么事情都是表现得十分淡定的,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让她的表情发生变化。一般能让南香有大反应的,一是有非常好吃的食物或好酒,二是有十分诡异难治的病症或稀有的毒物,三是王戈遇到了危险……

    而皱眉这种表情,对南香来说,已经是比较大的反应了。

    程浩妍知道,几乎整座青州城的情况,都在南香的“掌控”之中,哪个犄角旮旯里有一流高手、二流高手的存在,她都很清楚。哪里发生了打斗,哪里见了血,哪里死了人,她都能立刻知晓。

    似乎是在这两年间,在王戈的“唆使”之下,南香对整座青州城都做了“布置”。按王戈的说法,现在南香是青州城的“监控中心”。

    “有锅粽湿到城里来咯。”南香回道。

    “宗师?”程浩妍目光一凝,直起了身子,把手中啃了一半的熏鸭腿放了下来,在思索着对策。她知道南香有对付宗师的办法,但她也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做些什么。

    然而下一刻,南香摇了摇头说道:“又跑咯。”然后继续吃起东西来。

    程浩妍一脸懵逼,刚一进城,然后就跑了?这是什么操作?

    ……

    青州城外,被师傅携着飞奔的郭星翰同样是一脸懵逼,他是第一次见到师傅这般狼狈。

    刚刚在城门处,师傅走到旁边城墙角落,拔了一根杂草,轻吸了一口,然后便是面色大变,夹着他就狂奔而逃。

    一位宗师高手,经历过无数阵仗的“太平楼楼主”,竟然会落荒而逃?!哪怕青州城里有不止一位宗师,师傅也不该是这个反应啊!

    宗师高手先天真气生生不息,确实强悍,谷欣阳携着徒弟狂奔了半个多时辰,才停了下来休息。

    郭星翰观察着师傅凝重的表情,颇为不解道:“师傅,你怎么了?刚刚是发现了什么?”

    谷欣阳拿出之前在城门墙角处拔起的杂草,说道:“青州城里有强人。”

    郭星翰愈加不解了,怎么就从一根杂草就看出青州城里有“强人”了?他知道,能在师傅口中成为“强人”的存在,哪怕不是宗师,也不然有着不逊于宗师的可怕实力。但他实在搞不懂,是如何从一根杂草推断出来的?哪怕师傅说是远远感应到气机,或是直觉,他都更能理解一些。

    谷欣阳自然看出徒弟的疑惑,摇了摇头:“你看不出这草上有什么,很正常,哪怕是其他的宗师高手,也没法从这草上看出任何的异常。但‘太平楼’早年曾有一位用蛊的大师,那位大师算是为师的半师,与你师爷关系莫逆。为师与他学了许多操蛊和控蛊之术,不过这些西南巫术,对个人的天赋要求太高,一般人修习的话,难有成果,反倒可能影响原本所学的武功。所以为师并未在巫蛊一道上浸淫太多,但是那位大师教了为师如何辨蛊、识蛊的秘术。”

    事实上,谷欣阳所说的那名用蛊大师的事情,郭星翰也有听闻一些,“太平楼”并没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并不像普通的江湖门派那般,有着明确的架构。他也不清楚,那位用蛊大师的来历,更不知道后来去了哪里,只知道那位用蛊大师非常强大,他的蛊虫甚至可以直接控制一流高手的心智。

    “这上面的蛊……很厉害吗?”郭星翰看着那根草,怎么也看不出上面有什么异常来,更看不出蛊虫藏在哪里。

    谷欣阳摇头:“厉害倒是不厉害,甚至这蛊虫可能根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那我们为什么要跑?”郭星翰不解道。

    “你可知道,整个青州城,已经布满了蛊虫,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蛊城’!而这些蛊虫,皆是有人控制、可以培养。你不知巫蛊一道,不知道这说明什么。这青州城里,有一位比宗师还要可怕得多的用蛊大师!一位巫王!”谷欣阳面色凝重地说道。

    郭星翰下意识道:“难道……就是那个用蛊的大师,杀了师姐?”

    “很有可能。”谷欣阳肯定地说道。

    “连师傅都无法对付吗?师傅不是说过,跨入先天境后,作为宗师,已经近乎百毒不侵?”

    “所以我说的是‘近乎’。”谷欣阳摇头道:“若青州城里的那人,真的是蛊王的话。那为师怕是也抵抗不了……”

    “那我们怎么办?就这么算了?”郭星翰有些急躁地说道。

    “当然不可能!我不知这用蛊之人在做什么,有什么目的,但他现在已将整座青州城变成了‘蛊城’,只要他想,便可以随时决定全城百姓的生死!这样的事情,自然不能放任!”谷欣阳肯定地说道。

    说着,他闭眼思索了一会,然后说道:“巫蛊一道,在西南最为昌盛,我们凭借自己难以解决,必须要寻求帮助。”

    ……

    在“太平楼楼主”想着怎么寻求帮助,对付青州城所谓的“巫王”的时候,山东的战局又发生了变化。

    一切皆如王戈与燕王所预料和计划的一般,在燕军的“配合”下,退至济南的大将军李景隆,成功“守住”了济南城。

    而他向朱允炆的上书,明面上是在请求责罚,但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开脱,言明了景州之战大败和德州失陷的“真相”。

    朝中,不论李景隆多得建文帝的信重,又在新朝中有多么深厚的关系和人脉,在这次大败后,还是引发了大量的弹劾。

    确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李景隆都是罪责难逃,几乎败光了朝廷的家底,直接让南北局势逆转,无论怎么样,都不能再让他负责北伐。

    但现在的情况也很尴尬,燕军正在攻略山东,若不是李景隆死守着济南,怕是整个山东都已糜烂。

    此时换帅,同样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