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圆概念自源其说 » 08菊芳姿艳不入世,花残色衰也高洁

08菊芳姿艳不入世,花残色衰也高洁

    菊花,是自古文人所写的隐士,是人们心中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代表。

    对于菊花来说,它的最早的典故还要从女娲娘娘开始说起。

    话说女娲在99岁的时候双目发红,相继失明。

    然后伏羲想起了在天塌的时候补天的女娲,还有她的那个石狮子。想起来石狮子虽然死了,但是它还有它的那个尸骨和清风岭上面,所以他就想石狮子应该能把女娲给治好。所以她就到清风岭上面烧了三炷香,并且希望石狮子能把女娲的眼睛给治好。

    果然在清风岭上空出现了石狮子的意象,石狮子告诉伏羲只有玉皇大帝后花园里的菊花能够把女娲的眼睛治好,说完之后就消失了。

    但是天宫离着伏羲的家有着十万八千里,而且伏羲也99岁了,肯定是走不到那块去,所以他就招呼他儿子走去。

    他儿子是个孝顺的人,所以就走了,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的路,爬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天梯,到了南天门。

    百世在南天门这嘎达还有18个天兵天将在那把守那个门,所以也是不好进去的。

    他在天宫门旁边绕啊绕,突然发现在北面那块长着一棵树,之后他就偷偷的爬上树,然后跳进了玉皇大帝的后花园里面去了。

    在这个园子里头,各式各样的花花草草啥都有,但是由于是秋天,所以,大部分的花都蔫了,就只有菊花搁那块盛开着,特别的耀眼,而且还散发着金光和淡淡的清香。

    于是乎,他就偷偷的摘了一朵最大的菊花,但是他摘完之后回头正好碰上二郎神了,把他给抓个正着,之后就把他抓到玉帝那嘎达去,把这事给说了。

    玉帝听了那相当不乐呵,不高兴。因为啥呢?伏羲把他的火种给偷走了,今天他儿子又来偷他的菊花,所以肯定是不乐呵的了。并且玉帝想要新仇旧帐一块算。所以就把他关到天牢里面了。因为他可天牢里头,所以就哇哇的哭啊!

    在这天晚上,玉帝的大丫头雷姐去花园里去,采花路过天牢门口,就听到里面有哭声,感觉十分奇怪,因为他没听过男的哭,也不信男的会哇哇大哭,所以出于好奇心,她就悄么鸟的走进了天牢里边,之后就问伏羲他儿子问:

    “你为啥哭呀?”

    之后复习他儿子就把事情来龙去脉,全说了一个遍,听完之后,雷姐就爱上了这个年轻人,并且被他给打动了!

    之后雷姐就答应救他,并且要做他媳妇,可是这事咋那么容易滴啊?玉帝肯定是不同意的呀!但是如果不答应他,那么女娲的眼睛就治不好了,所以一咬牙一跺脚,他就答应她的请求了。

    所以雷姐就打开了铁索,之后带着伏羲的儿子一起飞到凡间去了。

    不一会儿他们俩就到家了,到家之后,雷姐揪了一朵菊花,放到锅里面煮,不一会儿就捞出一碗给女娲,喝完后完后就好了,这药效也确实是好,女娲眼睛一下子就能睁开了,而且还能看见东西了。

    女娲不认识这个人是谁呀,就问这是谁。他们把来龙去脉一说,女娲说这事好呀,我给你们作婚,你们这就叫做天婚配。

    这就是关于菊花的一个故事,感觉有点凄美。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历史典故。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书生叫范巨卿,之后他又要上京赶考。不过,天有阴晴密布,人有旦夕祸福。

    谁成想在进京赶考的路上他身染重病,躺在客栈里动都动不了。没有人对她关心,但是有一个也是进京赶考的书生,名叫做张元伯。她想人有生老病死,所以这都是常理。

    因此他便对范巨卿进行了悉心的照顾,不久便痊愈了。可是把两个人的考期给耽误了。以范巨卿内心深感惭愧,因此两个人就结拜为兄弟。

    后来范巨卿和张元伯相互辞别,返回到故乡,当时黄花红叶装点着秋天的色彩,正好是重阳节。

    所以他们俩就约定第二年的今天还会相聚。

    转眼一年就过去了,到了重阳节,张元伯开始到处拾到,将家内内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等待着范巨卿的到来,他家里人都告诉他肯定不来了,让他早点睡觉吧,可是他就是不听,自己一个人等到了半夜。

    这就是这么一段非常感人的约定的故事,这也是由菊花产生的。

    不过说到对菊花的喜爱,最应该提到的就是咱们的老陶,陶渊明。

    从他的诗歌中,我们就知道他对于菊花来说,可不是一般的喜爱,那都到达二班的地步了。

    所以对于菊花,我们所要谈及的人物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他小时候家境比较坎坷。八岁时父亲过世,12岁时母亲去世,所以他是比较惨的。

    不过陶渊明自幼就喜欢学习儒家经典,喜欢宁静,喜欢做善事,不喜欢和世俗同流合污。而且在她身上洋溢着道家和儒家的两种内涵。

    之后在陶渊明20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做官的道路,不过陶渊明这个人,他一生中做的最多的就是做官、辞职的不断的反复。

    所以说他的仕途也是坎坷的,不平的,每次都是当一个小官之后,自己离职,再当一个小官,再离职,周而复始,始终这样。

    最终他就是厌倦了关铝生活,决定隐居,隐居之后,他就创作了一首《归去来兮辞》,这一次也是他最后一次在官场上离职了,当时做的就是彭泽县的县令。

    他这时候政治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思想也已经确定了,对官场的黑暗是十分厌倦的,所以决定再也不入世做官。

    不做官他干什么呢?他开始了他的农田生活,可是他却不是一个做农民的料,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她自己的诗句中就能有所体现。

    他的诗有一句叫做“草盛豆苗稀”,但是也不是他懈怠,而是他“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所以说这么认真劳作,但是努力与收获成反比。就证明了他不是一个做农民的料。

    而且对于他的生活也是非常的曲折,在他这样做农民的时候,他的家中还发生了火灾,院子什么的全部都被烧毁,被迫千里故乡到其他地方去居住。

    在这事情之后的不久,朝廷又诏征陶渊明去做官,可是陶渊明却称病,没有去做官。

    但是由于他不是当农民的料,所以他的家境非常的贫穷,她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有人来看它的时候给它带了肉和米,看望他。

    可是全部都被他给拒绝了,之后在这一年里,陶渊明便去世了,去世之后,他的朋友对他的崇敬就给他一个谥号,称为靖节先生。

    也是由于陶渊明对菊花的热爱,从而塑造了一个隐士形象的菊花。

    真是不知道是菊花成就了陶渊明,还是陶渊明成就了菊花,这可能只有陶渊明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