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圆概念自源其说 » 11五帝三皇,职位担当(上)

11五帝三皇,职位担当(上)

    自从中国古代文化建设知识开始,就有各种各样的官职称谓,还有大小级别的不同,今天我们聊一聊中国官职变化。

    当然,对于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当然是夏朝和商朝,在此之前就是历史更为悠久的母系氏族体系。

    所以就先谈一谈这几个朝代的官位名称。

    所谓官职称谓,当然是先有国家,后有称谓国家在前,称谓在后。

    所谓夏朝,就是我们所说的五帝时代。五帝都是谁呢?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我觉得各位都不陌生,但是还是要在这里重申一遍,因为所讲述的这段体系制度,就是围绕着五帝的时代,开始在五帝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和后代的商朝的历史进行分类的。

    这段历史对于我们现有的历史勘察是极为陌生的,但这段历史持续的时间是非常的长的,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毕竟那是一个氏族的体系。

    在这个时期第一个称谓就是:

    后

    对于后这个词也可以称之为大人,这是对于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首领的自然称谓,也就是说,在这两个世俗时,他们都是以“后”这个字来称自己的酋长、首领的。

    这个在我们的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中,便有记载,因为后羿便是当时的这个氏族的首领。

    除此之外,我们刚才说了,“后”还可以叫做“大人”。但是这其实所指的就是含义相同,都是首领或酋长,但是大人通常指的都是女性首领,或者是女性酋长。

    所以说当初由于母系氏族体系的发展,使得他们与咱们现在是截然相反的,因为后来逐渐的向父系氏族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将女性称为后,而男性成为大人。

    所以这历史也是非常的有趣的。

    之后所有历史的不断演变,过渡到五帝的时期,到了武帝的时候,人们又把部落的首领称为“伯”。“伯”也可以叫做“牧”、“师”、“元首”、“百揆”等。

    这些名词都是古代的首领称谓,也知道当初古代的时候制度不那么分明,所以就将酋长以特定的称谓进行称呼,其下的均为平民,所以当时也就只有酋长会有称谓。

    在古代典籍当中,可以明确的找到伯禹这个词的,这就是对大禹的尊称。

    还有就是共工,这个在神话当中指的是一个人。但是其实在古老的氏族体系中,它所指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族群的称谓。共工主要是管的治理水域的职位,只是在古代,人们习惯这样称谓治理水域的人,所以称之为共工。

    这种习惯的演变才会产生了我们神话当中的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所以直接将共工演变成了水神。

    当然,因为禹也曾经治理过水域,所以说禹也曾经担任过共工这个职位。

    既然有水呀,一定会有火,而且在古代,由于火源的稀少,最早的火焰应该还是由于雷电而产生的呢。

    所以说保护火源也十分重要,所以说人们在士卒体系中将掌管火的人来称之为叫做火师。

    这种人通常都是十分具有本领,而且非常具有权威性的人。因为火源对当初的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火焰也代表着权利。

    对于古籍来说,好像是炎帝曾经也担任过火师的职位,这就体现了这个职类的责任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