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圆概念自源其说 » 09力的再深化

09力的再深化

    对于力的四大基本特征,那就是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这是在以力为基础的宏观思维上进行划分的,此外,我们还在力的性质方面又进行了一次划分,大体分为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由于重力、弹力、摩擦力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三种力,所以我们就共同来谈一谈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其中重力和万有引力需要进行具体的划分,据说重力属于万有引力作用中的一种形式,在我们地球上,在地球的南北两极时,我们受到的重力和万有引力是相等,然而我们在南北两极中间的部分的任意一个地位,那么我们除了重力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向心力,在这个过程中,重力和向心力的总和就是万有引力。

    所以说重力的施力物体就是地球,重力是由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力,所以说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存在着着重力,包括着地球中为的空气,也存在着重力,如果空气没有重力的话,那么空气就会四处飘散,各种生物也会因为缺氧而死亡。所以说重力是十分关键的。

    不仅如此,重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李总,加速度等于9.8米每二次方秒约等于10米每二次方秒。

    对于这个加速度而言,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根据纬度和距地高度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一般而言,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所以说南北两极的重力加速度是最大的。而且一个物体主要是距离地面的距离越高,那么她受到的重力加速度越小。

    除了重力以外,弹力也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个力,但是弹力并不指的只是弹簧具有的弹力,而是各种各样物体都应该存在着弹力。因为弹力是一种复合力。包括着压力,支持力等等。

    弹力的产生条件需要有两个,第一个就是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发生基础,第二,在基础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使接触物体发生形变,但是难道说肉眼观察不到那么就是没有形变吗?这当然是不对的。

    有许许多多的弹力的弹性形变,是我们无法观测到的,比如说书本放在桌子上,那么书本便对桌子产生压力,桌子便对书本产生了一个支持力,而我们肉眼所观察到的桌子和书本并没有任何弹性形变的发生,但是实际上它也是发生了弹性形变,只不过他的弹性形变比较小罢了。

    所以说对于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弹力,或者说产生了弹力作用,那么我们就看他是否满足两个条件,只要满足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相互接触,并且产生了一定量的形变,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立产生了,也就是说,这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弹力。

    不单单如此,而且弹力是成对存在的,每一个弹力的出现总会有另一个弹力的出现。

    并且还有就是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是过某一个接触点,而垂直于这个接触面,对于简单的平面上的弹力作用方向,当然是很简单的,但是如果对于曲面上的弹力方向,我们就要过这个接触点,做一条垂线,垂直于这个基础面儿,这样我们就能找到弹力的方向。说到了弹力的方向,顺便提及一下重力的方向,你的方向十分固定,始终都是竖直向下,而不是水平向下,也不是说垂直于斜面向下,所以说重力的方向是非常局限的,非常固定化的,除了竖直向下的说法以外,其余的基本不对。

    对于弹力的计算。我们有什么呢?

    著名的物理学家胡克给出了我们答案。他得出了一条规律,弹力等于弹性系数乘以相对位移,这里的相对位移指的是一条弹簧对应的伸长量,或者是压缩量。

    因此,由于胡克的这项规律,使得我们发明出了一个测量力的工具――测力计。

    对于测力计而言,我们大体上使用的都是弹簧测力计。弹簧的各种各样不同的性质,构成了弹簧的弹性系数,也就是决定着弹力的好坏,或者说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弹性限度。

    在弹力和重力这两个力之间存在着一个交汇的问题。那就是超重和失重。

    未超重和失重,实质上就是指的重力和支持力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运动的形式来表述,也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物体是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那么他所处的状态便是超重,如果一个物体处于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的运动状态,那么这个物体就是处于失重状态。这就是弹力与重力之间的交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