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在鬼市摆地摊那几年 » 第二十四章 你们先来(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十四章 你们先来(求收藏求推荐!)

    我冷汗直流,感觉自己像捅了马蜂窝。

    看着贵叔,有些不知所措。

    隐藏在各个地摊后面的目光的主人们虽然身未动,可是,毫无疑问,他们都在注视着我们两人。

    一些游走的来客,在身旁某几个熟知鬼市规矩的长辈们的无声提点下,也朝我投来火热的目光。

    一时之间,好像只有我这个摘牌人全然不知怎么回事。

    贵叔干咳了一声,引去我的目光。

    我心中微颤,投以他一个略表感激的目光。

    贵叔抱拳,却是左拳右掌,立时杀伐之意席卷。

    我深深吸了口气,冷静下来,还他一礼。

    贵叔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就坐了回去。

    我懵然无知,站在那里朝他眨眼。

    这是什么情况?

    贵叔给我使眼神,但闭嘴不言。

    我:......

    什么破规矩,比赛用眼神说话,看谁流利?

    抱着这个猜测,我又朝着贵叔使回一个眼色。

    意思是:不如解释一下?

    贵叔翻了个白眼,看着我眨眨眼,又看着地摊眨眨眼。

    我眨眼——因为我实在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所有人:......

    贵叔流了一头冷汗,比我还夸张。

    风越吹越冷,没有办法,我只能回头去望别人,看有没有人仗义一言。

    没想到所有人的目光避我如鬼神,纷纷挪开。来不及挪的更是直接用手遮住双眼。

    就在我实在受不了准备破口大骂时,一个鬼魅般的臃肿身影忽然走出。

    竟然是昨天强匀我老琥珀手串的大橘!

    它的身边,果然跟着那只会装死的短尾肥老鼠!

    大橘高昂着脑袋,明明在人脚边行走,那神态,却像是在俯视。

    猫主子果然是一群不能理解的生灵。

    我颤了颤嘴角。

    大橘藐视了我一眼,舔了舔鼻子,“喵”了一声。

    原本凝滞的空气陡然活络,我分明能够感觉到,无论是鬼贩还是来客,全都松了口气。

    贵叔更是直接喘起气来。

    我看着他又红又白的老脸,犹豫着要不要说话。

    没想到他再度起身,朝着大橘恭敬一拜,率先开口说:“既然猫三爷开口了,我们也就不必恪守旧规。”

    说着,他看向了我:“小友,你似乎并不知道怎么行‘规矩’?”

    见我摇头,他给了我一个敬佩夹杂着同情的表情,继续说:“简单地说,你摘了老朽的木牌,便需要在我的摊上,淘一件价格至少排前三的。中了,你就过了规矩。这个结果,需其他三位持黑牌的摊主监督。”

    这不是“踢摊子”吗?怪不得他老人家一脸不高兴。

    见我了解,贵叔接着又说了一句:“但是有一点我提醒你,虽然说这些黑木牌是随机流转的,可能够在鬼市里讨食之人,都是依着这个规矩进来的。”

    换而言之,我淘的货必须至少超过三位黑牌摊主中的一位,不然,他们一旦从贵叔的摊上淘出另外三件价格高于我,那我就输了。

    “不中呢?”我下意识问。

    从众人刚才的表现看,鬼市的规矩显然无人敢违逆,因而不存在“做假”一说。

    “不知。”贵叔摇头,看他的样子不像掩瞒,而是真不知道。

    我皱了皱眉头。

    难道真的同流传中一样,横死?

    甚至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你只要过了就行,不用想那么多。”贵叔冷冷地说。

    我心中一凛,口中吐了一个“好”字,也将犹豫连同浊气一起吐掉。

    箭在弦上,只能上了。

    我掏出手电,蹲了下来。

    所以人再度屏息,不少惊奇于大橘的目光,也都受到感染回归。

    三名黑木牌持有摊主缓缓现身,来到摊前,朝着贵叔和我先后拱手,然后站到了地摊一侧。

    人影纷动,也都远近靠来,试图看清这个鬼市传说。

    背景很硬、被尊称为“三爷”的大橘则在摊前的另一侧蹲下。

    老鼠讨好地跟在它身旁,一步不落。

    我凝神静气,然后打着手电,在贵叔摊上大大小小上百物件之间扫掠。

    真不知他是怎么一直扛在肩上的。

    逐渐的,一开始的紧张被兴奋取代。

    我沉浸其中,忘了时间。

    不得不说,贵叔的物件种类繁多,除了那堆钱币几乎没有重复,显然是经历了多年的淘换后遗留下来的。

    也是,像他们这样的老行家,能有几件漏逃得过他们的眼力见呢。

    一眼大开门的俏货显然不会在这里出现。

    想要捡大漏,难!

    甚至想要淘出真正俏货,也不容易。

    而且都是些玉石和杂项,不少还是我只在资料里见过的——当然,开不开门还要另说。

    琉璃灯、骷颅头、紫砂金钱蟾蜍、老葫芦、木如意......

    我看着看着,目光落在了一座二十公分左右高的黑色神像。

    头戴头巾,左肩背布袋,右手持锤,脚踩米袋。

    这是一尊东密的大黑天神像。

    大黑天神是婆罗门教大自在天的化身,吸入佛教后成为护法神,常见两臂或多臂之像。传入RB后,与创建国土的大国主神的形象相融合,变成了如今我面前的这尊神像的模样。

    看手电打出来的光泽,不是金属,也不是木质或者玉石泥料。应该是表面这重黑料的缘故,我一时难分辨它的质地。

    神像开脸栩栩如生,体态圆润,乍看之下没有不如法之处,颇有一眼。

    看样式,有可能是上个世纪初从RB流入的。

    只是可惜,就古玩的市场价值规律而言,这种偏门的老物件,价格不高。

    所以我没有上手。

    还不如……我正想做决定,心中忽然一动。

    咦?

    绿耳方孔马钱?

    绿耳是马名,《穆天子传》中记载,是周穆王八匹天马之一。

    我扒拉着,在了一堆铜钱古币里,手电光照到了一枚直径约三公分左右的大号铜钱。

    之所以一眼认出,同样是在我前不久看过的某个拍卖纪录里,这样一枚差不多尺寸的相同图案铜钱,拍卖出了一万元的高价。

    马钱又称打马格钱,开始出现于宋代,又不是流通货币,被认为是中国铜钱界的一朵奇葩。

    相传它是宋词女神李清照创造,女神把“马钱”当做一种游戏,俗称“打马格”棋,因而得名。

    我掏出软布搓掉上钱币上面沾染的铜锈和赃泥,立马感受到了钱币表面上传来的微凉润意,看来,这还是一枚罕见的传世币。

    看制式和包浆,应该是宋代无疑。

    可惜啊,可惜。

    我心中哀叹,这要全部都是我的多好。

    额,不对,我此刻还在生死关头……

    如果过不了“规矩”,恐怕就要“凭空消失”了。

    想想,顿时一身冷汗。

    只不过,这时我已经将地摊上的物件都看了个遍,有一眼的,也都挨个上手。

    我摇摇头起身,伸展了一下发麻的双脚,对三名持牌摊主说:“还是你们先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