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临安异 » 第一百九十六章 晋云篇【一】

第一百九十六章 晋云篇【一】

    雨后,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出现众多浅浅的积水,七零八落的向远处延伸着。

    每一洼积水,都好似一面不规则的明镜,同时映出云间一钩白月。远远看去,好似一颗颗闪亮的明星。

    这些明星汇集在一起,又成了一条又细又长的银色星河。

    一老僧手持竹杖在“星河”上缓步而行。竹杖偶尔落在水洼之中,带起闪闪碎银。

    自从经过漏济院后,不知为何,老僧的步伐明显放慢,几乎是一步一顿。

    如此这般,走出约有十余丈后,身后的大院中突然传来一阵慌乱的叫喊声。

    老僧回身,只见两名僧人连滚带爬的冲出漏济院,沿着小路向他这边跑来,边跑边叫喊着。

    转眼间,二僧跑到老僧身前,他们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其中有一名僧人有些善心,对老僧喊道:“快跑啊!出事了!”

    老僧不动如山,将竹杖倚在怀中,探出双手,轻描淡写地抓住二僧手腕。

    二僧想要甩开,被抓住的手臂却如同被铁钳钳住,无论如何用力,也难以挣脱,甚至不曾松动一点。这才知道,眼前的年迈老僧,竟是神力。

    一僧急道:“你抓我作甚!”

    另一僧也道:“是啊,老和尚,你快松手,你不要命,我们还要命呢!”

    二僧一面说一面不住的回头看。似是身后随时会有妖魔索命一样。

    老僧歉然一笑,手上却不松劲,问道:“出家人心如止水,两位小师父,何故如此惊慌?”

    一僧人急的连连跺脚,“诈尸了,能不惊慌吗?你快放了我们,逃命要紧!”

    老僧依旧没有松手,朗声而笑,“老衲还以为是出了何等大事,区区诈尸而已,何必如此?”

    听老僧的口气,似是并不把诈尸放在眼里。

    二僧闻言,稍稍定了定神,相互看了一眼,又一同望向老僧。

    见那老僧虽然年迈,身形却不输壮年汉子,一身灰布僧衣,容貌清奇,的确有几分世外高人的模样。

    二僧暗自忖度,莫非这老和尚精通除魔法术,能够降服僵尸?

    他二人本是漏济院负责超度法事的僧人,闹出诈尸之事,他们必然要负主要责任。

    方才急着逃跑,只是出于保命的本能。可保住性命后,事情并非就此完结,一旦僵尸惹出事端,等待他们的还有官府的追责。

    二僧超度亡魂,却将尸体度成僵尸,且不说有失颜面,还极有可能被官府当成是指佛吃饭的骗子。

    此时见老僧气度不凡,神态自若,尤其是所说话语,满是对僵尸的不屑,二僧好似遇到了救星一般,慌乱的心神也有了些许平稳。

    一僧开口问道:“老法师,你不怕僵尸吗?”

    老僧轻笑道:“老衲有降魔之法,何惧之有。你二人也不要再跑,带老衲去见那僵尸,趁它未成火候,正好一举除之。”

    二僧稍作犹豫,又相对点了点头,这才异口同声的对老僧道:“那就劳烦老法师了。”

    老僧微笑颔首,松开手,重新握起竹杖,左右看了看二僧,道:“事不宜迟,我们走吧。”

    二僧面带谄笑,点头弯腰,一左一右一同伸手,指向来路,示意老僧先行。

    那漏济院就在十余丈外,虽是黑夜,也看得清清楚楚,根本无须引路。

    二僧虽寄希望于老僧,但初次见面,不知底细,又哪能完全放心,因此谁也不敢走在前面。

    老僧似是看出二僧心中所想,淡淡一笑,也不说破,轻点竹杖,迈步向着漏济院走去。

    片刻后来至漏济院门前,由于二僧跑得匆忙,院门完全敞开着,站在门口便可看到院中情形。

    这座大院极是简陋,北面一排房子门窗破旧,似是很长时间不曾修葺过,两旁的厢房亦是如此。南面还有一排倒座,紧靠院门的几间,倒是相对好一些。

    漏济院是官办收养孤寡老人的场所,不仅负责这些老人的吃穿用度,在老人去世后,还有承办丧葬之责。

    这本是一件善举,可惜被负责此事的官吏横加条款,要求入住的老人必须缴纳一定的银钱作为供养费,若是交不出,那也只好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如此一来,漏济院便成了一处富人不用也不愿去,穷人想去也去不了的地方。

    能住进漏济院的,大多都是些手中稍有积蓄,身前却无子女奉养,自身又行动不便之人。

    这样的人毕竟也是少数,因此城内城外大小漏济院鲜有住满的时候。

    这一处漏济院便是如此,常住在此的老人仅有五六人。

    而供这些老人居住的房屋,便是正房与东西厢房。至于倒座那几件较好的房屋,则是负责看管此处的小吏与超度僧人们居住歇脚的地方。

    另外还有几间差一点的,是杂役的房间。

    今晚二僧超度,按理来说此间小吏也应守在一旁,可那小吏认为有二僧在,也不会出什么事,晚间又多喝了几杯劣酒,头昏脑涨,便早早的睡去了。

    尸体坐起之时,二僧惊吓过度,哪儿还有心思去通知小吏,只顾得大喊大叫着自己逃命。

    二僧的叫声虽然不小,可那小吏酒醉之后兀自酣睡,不曾听到。还有那两名杂役,劳作一天,神乏体疲,也都睡的深沉,未被惊醒。

    倒是有老人听到了叫声,可是碍于行动不便,也未出门查看。

    因此,当老僧到来时,院内依旧一片沉寂。

    正房的屋檐下挂着两盏惨白的灯笼,勉强将庭院照亮。

    借助灯光,可以看到,堂屋门前不远处,有一张用两条板凳架起来的停尸板。

    停尸板上有一张展开的破席,席上则是那具已经起尸的尸体。

    其实按照朝廷的要求,漏济院有老人去世,应该用薄皮棺材成殓才对,可是各处小吏贪图棺材钱,于是自行将棺材换成了破席。

    有关死人的事,都嫌晦气,也无人重视,日久便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死者皆用破席包裹。

    今晚这具尸首原本也是被破席裹住,二僧也不知那席子是何时展开的,发现时尸体已然坐起。

    此刻,那具尸体正直挺挺的站在停尸板上,神情呆滞,似是神志不清,一副不知何去何从的模样。

    老僧面露笑意,对身旁二僧道:“来得刚好,那僵尸尚在浑噩之中,正是除掉它的最好时机。”

    说罢随手将竹杖倚在门旁,大步走向僵尸。

    门外二僧没有一人敢跟着进去,提心吊胆的站在门口,一边向门里张望,一边时刻准备着,见事不好转头便跑。

    老僧来至停尸板前,抬头看了僵尸一眼,脸上露出一抹怪异的笑容,随后口诵真经,对着僵尸额头隔空推出一掌。

    同时口中大喝一声:“散!”

    声音未落,只见那僵尸原本瞪大的双眼突然向上一翻,身子旋即后仰,扑通一声,重重的摔在了停尸板上。

    门外二僧看的目瞪口呆。

    这就完了?

    老僧转身,微笑着向二僧招手。

    二僧等了一会儿,见尸体再无异状,这才敢迈步进门。

    一僧边走边谄笑道:“老法师真是神人,只一掌便将这僵尸打倒,怕不是菩萨临凡吧。”

    “哪里,不过是多念了几年经罢了。”

    老僧虽这样说,脸上却也忍不住露出些许自得的笑意。

    笑容越来越明显,可是在某一刻,那笑容却突然凝固了,继而转为惊慌。

    那一刻,老僧的双眼也变成了赤红,他急促的对二僧大喊道:“跑!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