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临安异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怪医篇【二】

第二百四十九章 怪医篇【二】

    大约在一年前,临安城内有一富商患病,派人来请古物格前去诊治。

    刚好,古物格对那富商也不生厌,便应下此事。

    不料,那富商所患的乃是绝症,一时间,古物格也无祛病良方,好在他医术精湛,虽不能令患者痊愈,却可用一种特殊的手段,为其续命。

    这种手段需要古物格每隔三日,为患者夜灸一次。

    由于患者病重,行动不便,怪医只能亲自上门施灸。

    如此耗时费神,他心中并不情愿,却碍于名声,怕人说他无能,这才勉为其难,接下这一份苦差事。

    幸而,患者家中巨富,为了保命,对待这位大名鼎鼎的怪医毫不吝啬。

    除了重金相谢之外,每次往返,皆有仆从驾车接送,夜灸之后,还会留他在府中过夜,并安排美姬相伴。

    对此,古物格倒也满意。

    于是,从那以后,怪医每隔三日,便会入城一次,且整夜不归。

    按照古物格最初的打算,续命只是权宜之策,待他熟悉病症,少则月余,多则半年,总能想出治病的良方。

    到那时,直接为病人拔除病根,他也就能摆脱桎梏。

    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苦心孤诣,钻研了一年,依旧未能治好富商。

    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夜灸。

    昨日恰是施灸之日。

    过了申时,富商家的仆人驾车来接古物格。

    古物格刚刚上车,却被两名差役拦下。

    怪医虽然性情古怪,往日里倒也算得上奉公守法,见差役忽然前来,不知犯了何事,连忙询问。

    为首的那名差役正是燕三郎。

    燕三郎对古物格道,奉知县相公之命,特来传唤古物格前往县衙,协同处理一桩命案。

    古物格听得满头雾水,不知自己怎么会与命案扯上关系。

    正当他想继续追问之时,燕三郎已经有些不耐,催促他速速动身。

    古物格终究是民,不便与差役争辩,当下取出一粒药丸,交与富商家的仆人,嘱咐道:“知县传唤,不得不去。你回去将此药交与你家主人。

    “告诉他,我今晚多半不能替他施灸。此药虽比不得艾灸,却也能替他延缓些许病势。

    “要他莫要担心,少一次施灸,也不会马上要了他的命。”

    仆人将药丸收好,便要驾车离去。

    燕三郎忽然伸手抓住缰绳,抬了抬下颌,问道:“你可是进城去?”

    “正是。”仆人如实回答。

    燕三郎笑逐颜开,当即征用了那辆马车,带着另外一名差役与古物格一同坐进车厢,乘车返回县衙。

    路上,古物格再次问起有关命案之事。

    坐在车厢中的燕三郎心情大好,没有丝毫隐瞒,将案情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

    这一桩命案还要从前一天的清晨说起。

    有一个樵夫,名叫田大郎,与古物格一样,住在夕照山下。

    拂晓时,田大郎挑着柴担,前往临安城中卖柴。

    刚刚出了夕照山,还未走上大路,忽然闻到一股血腥味。

    田大郎心中好奇,以为是遇到了受伤的野畜,心想:若是走运,说不定能捡到野兔、野狗,今天也好开开荤腥。

    心中想着,便着意寻找起来。

    片刻之后,他在路旁的干草丛间,发现了一具血肉模糊的死尸。

    由于天还未亮,光线昏暗,起初,他并未看清那是什么野畜的尸体,只觉得块头不小,猜想可能是只羊。

    田大郎走到死尸近前,探出身子,仔细观瞧。

    寂静的山边小路,忽然传出一声惊呼。

    惊呼声是由田大郎发出的,他看清了那具死尸。

    那个不是羊的尸体。

    是人的!

    一具无皮男尸。

    尸体一半埋在土下,另一半似被野狗刨出啃食,白骨外露,阴森恐怖。

    田大郎惊呼之后,转身便要逃离。

    恰好有赶早进城的人,也由此处经过,听到惊呼声,以为有人遇难,快步赶来查看。

    田大郎见有人来,再跑便容易使人误会,于是停住脚步,向来人说明了发现死尸之事。

    两人略作商议,最后决定报官。

    钱塘知县闻听此事,极为重视,立即派人前去取尸检验。

    仵作推断,死者死于一日前,死后被人剥皮,因遭野狗啃食,残尸损坏不全,无法确认死因。

    差役在案发处附近寻得一条锦带,上面沾有血迹,疑似死者之物。

    除此之外,再未发现其他线索。

    知县毫无头绪,只得先贴出告示,详备死者身高体型,及锦带样式,寻人认领尸首。

    只有先知道死者是谁,才有可能进一步调查下去。

    告示贴出之后,只过了一天,也就是昨日,有一年轻妇人前来县衙认尸。

    那妇人道,其夫董元春,三日未归,身高体型,所系腰带,皆与告示所述一致。

    知县令差役带领妇人到停尸房认尸。

    看过之后,妇人只道,衣带是她丈夫之物,上面有她亲手绣制的鸳鸯纹。

    至于死者,因被剥去人皮,血肉模糊,不敢确认。

    知县也觉得此事不能太过草率,便想,尸体虽然皮肉不全,骨骼却保存完整,或许可以通过骨骼辨认。

    便问那妇人,董元春可曾受过骨伤?

    妇人道,其夫一年前,曾由高处失足跌落,右腿骨断裂数节。

    城内郎中均不敢确保,医治后不留残疾。

    董元春又自命风流,不肯落下跛足,便不用那些郎中医治。

    最后寻到怪医古物格处。

    当古物格听说,城内郎中无法确保不留残疾后,当场应下此事。

    他将董元春留在家中,耗时一整夜才将腿骨接好。

    之后,董元春便在古物格家中住下。

    又经古物格悉心调理了半月有余,直到确认腿伤无虞,这才让家人将他接回。

    董元春回到家后,只能卧床静养,足足在床上躺了半年,方能下床行走。

    如此严重的骨伤,想来一定会留下痕迹。

    知县传唤怪医,便是为了检验死者腿骨,可有旧伤。

    古物格听燕三郎讲罢,暗自松了一口气,案件与他无关便好。

    到了县衙,知县客套了几句,便令古物格前去验尸。

    经古物格仔细验看,死者腿骨之上果然存在旧伤,且与董元春断骨之处一致。

    由此便可确认,死者的确就是董元春。

    古物格离开县衙时,已是定更,如果赶去富商家中,倒也来得及为富商施灸。

    然而,在一具无皮尸体前,忙碌了大半个时辰,他已经没有心思再为病人医治。

    心想,反正已经交代过了,不去也罢。

    他毕竟也是个老人,经此一事,略感疲累,于是,在归家途中,寻了一处酒楼,借酒消乏,小酌些时。

    待有些微醺时,便步行回家。

    临近家门,古物格忽然发现,家门是开着的,自己年轻的娘子,正引着一个男人进门。

    由于自身年迈,看男子背影,显然又是青壮之年,他担心撞破之后,不是那男子的对手,虽然心中无名火起,最终却还是忍耐下来,没有冒然冲上去。

    待男女进门,又过了片刻,古物格悄悄拨开门闩,来至窗外偷看。

    他想知道,那男子到底是谁。

    结果,却令他大吃一惊。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在他的屋中,在他的床上,与他的妻子纠缠在一起的人,竟然是董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