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超级乙方 » 第五十章:结善缘

第五十章:结善缘

    黎老板说:“波仔,你说的都很贴合我的构思,我相信你设计没有问题才专门请你过来帮忙的,我们马上定下来开展工作吧,我也想赶在年前开业。”

    “你这里总面积多少平方?有原建筑图纸吗?还有你们前面开工的土建砌筑图有吗?”

    “总面积2500平方,这栋楼是新楼有建筑图纸,但是我们的土建隔墙图没有,我们前面都是现场划线定位就开工的没有施工图。”

    “那我需要带同事一起过来现场测量尺寸了,白天我们要上班只能下班后过来,到时候麻烦安排师傅帮我们照明。”

    “这个没问题,到时候我安排好值班师傅跟进配合你们。”

    “设计费我们还是按张老板那边一样的标准,你也了解情况的,算下来就是五万块,先付50%。”

    “这个我清楚的,费用也没有问题,我都把钱带着了。”黎老板直接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大信封。

    宋少波接过来放进书包后说:“黎老板爽快,那我们也尽快开始设计,装修风格我们需要简洁明亮还是富丽堂皇的?”

    “简洁明亮就可以了,我们在这个区域不需要做豪华风格,尽量省点投资。”

    “好的,明白,我会尽快提供效果图给你参考定案的。设计时间15天,也是不提供施工图深化,图纸的完成程度和南岗渔港一样的标准,你看过整套图纸的,没问题吧?”

    “没问题,我都了解过清楚的。”

    “那我今晚下班就和同事过来测量尺寸,安排两个师傅帮忙就可以。”

    说完宋少波就告别黎老板赶回公司继续上班,途中他还打了个电话到周汉平学校,让他同事帮忙通知说有急事让他马上联系,等周汉平回复的时候就让他下班过来汇合,一起去工地量尺寸。

    下午上班也和苏瑾说了情况,约好等周汉平到了就一起去工地。

    晚上到工地后,他让苏瑾带周汉平测量二三楼尺寸,让他从量尺寸开始实习,这样从头开始经过整个项目等设计施工过程,基本上可以独立出图了。

    他自己让一个值班师傅帮忙测量一楼区域,还带了新的尼康相机趁着天色未暗拍了一些现状结构及建筑外观。

    回来就摆开建筑平面图研究方案,这个三层项目每层有八百多平方,首层除去入口大堂、整体后厨和海鲜自选区外,还有三百方左右可以做贵宾包房,二层整个做宴会大厅,三层全部做贵宾包房。

    确定大体功能分区后就分派工作,宋少波自己负责一、二层的设计,苏瑾负责三层,周汉平协助宋少波分担工作量。宋少波就在复印好的二层建筑平面图上用铅笔画布局,然后让周汉平回去先把平面图按测量的尺寸还原出来。

    方案沟通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

    公司里目前主要是分担位于新塘的太阳城夜总会施工图深化工作,该项目体量庞大,总面积6000平方,主导工作是在新港的公司本部,宋少波他们B组只是分担少部分工作量。

    刘勇恒觉得去挑选十号楼的材料,宋少波自己一个人去石湾可以了,因为设计主创是他,又是禅山本地人熟悉地方。

    这时候还没有直达快班车,虽然距离很近,经过公交车、专线车、公交车倒了几趟车花了三个小时宋少波才到达历史悠久的石湾镇,找到了一个相对集中的陶瓷批发市场。

    90年代广南城乡新建楼房比较流行的建筑材料是琉璃瓦、马赛克和彩釉瓷砖,就是砖面上油亮油亮的效果,离宋少波想要的古典材料质感距离很大,他想要的是灰色仿古琉璃瓦和浅灰色哑光的外墙瓷片,转了一圈都没有找到这样的样品。

    不过他发现了一家有渊源的陶瓷厂,石湾东平陶瓷厂门市部。

    这是他上一世合作最多的建材企业,东鹰陶瓷的前身,这是一家颇具传奇色彩的建材企业,最后发展成为建陶行业市值第一。

    宋少波进了门市部观看陶瓷样板,营业员上前招呼。这年头建陶行业产品基本类同,还没有形成后来的行业细分,所以东平陶瓷厂也有生产琉璃瓦和釉面砖,墙上还煞有其事地挂着产品宣传海报写着:

    “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传说琉璃是公元前493年,越国名臣范蠡为越王督造王者之剑,从矿渣中发现了琉璃,因其色彩斑斓,便与剑一起献给了越王,越王赐名为“蠡”,并将其又赏赐给了范蠡,后范蠡将它制成首饰,赠给西施。西施赴吴时,泪水滴在“蠡”上,日久天长,人们可见首饰中似有泪光流动,故名为“流蠡”,以后讹为琉璃。

    到唐朝时,琉璃瓦被广泛应用于皇家建筑,明清时期建造的故宫使用量尤甚。传统琉璃瓦虽然漂亮,但有两大缺陷,一是重量大;二是会出现“粉状锈”,并致损坏。本厂引进了西式琉璃瓦技术,从原来的手工制造转化为半机械化生产,产品重量轻、釉面耐用持久永不掉色,质量得到跨越性提高。

    宋少波看了一下具体样品,发现也有深灰色的琉璃瓦,不过还是釉面太亮,离他使用习惯的仿古青瓦的质感太远。于是他问营业员:“我是省迎宾馆改造工程的执行设计师,公司委托我来挑选材料样品,你们这里有懂生产技术的负责人吗?我想咨询沟通一下产品的工艺问题。”

    营业员是位阿姨,她狐疑地看着宋少波那年轻的样子,不太相信。

    宋少波就拿出准备好的图纸和珠岛宾馆工作出入证,营业员才邀请他坐下来等一下,然后去打电话,过了一回她说他们负责抓生产的副厂长现在马上过来。

    过了没多久,风尘仆仆的何景明骑着摩托车到来。

    何景明今年35岁,当年他在华工毕业后,分配到了位于石湾镇东平河畔的这个乡镇陶瓷厂,一起来的同学看到厂子的破败样子都不愿意留下来,最后只有他一个留下成为厂里唯一的大学生。

    他积极投身于这个破败的小厂建设改造,筚路蓝缕,不畏辛劳,协助工厂完成了从半手工作坊到现代生产线车间的改造转型,也从一个技术员成长为副厂长,并即将在准备退休的厂长手中接任第一把手。

    不过,由于前两年国家价格闯关失败造成的通货膨胀与市场不景气,今年厂子的经营十分困难。这段时间管理班子为了研究如何调整生产经营路线殚精竭虑,也没有得出很好的结论,他正在生产车间研究如何提高效率,考虑开源困难就在节流上苦练内功。接到门市部说有重要客人的电话就赶紧过来,销售压力太大了,必须紧抓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