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超级乙方 » 第九十二章:过年(二)

第九十二章:过年(二)

    下午,兄弟俩又有另一项重要工作,锯柴劈柴。

    这是宋德林安排的每年必须要做的又一项过年仪式,他觉得农村的小孩回到家不干点砍柴除草的活,就会丢了乡下人的根,很快就会忘本。

    所以他年底就把山上一棵枯掉了的松树锯倒运了回来堆在屋旁,就等两个儿子过年回来处理,劈好的柴火是过年期间用来煮粽子炖大鹅还有烤火用的。

    哥俩先用大锯子把松树干锯成一截截,然后轮流用大斧头劈成一片片的柴火。他们很久没有干这种体力活了,虽然是大冬天也热出了一身汗,外套上衣早就脱掉了,换了一件很旧的短袖T恤,完全恢复了一个农民儿子该有的模样。

    今天回乡的人更多了,在村里溜达的闲人也多了起来,他们在屋旁劈柴这里渐渐汇成了一个聚集点,像赶墟一样。

    “波仔你劈柴的方法不对,都不懂看木头的纹路,难怪劈了三斧头都劈不开,有力不会用太浪费了。”大伙一直在嘻嘻哈哈地互相取笑,发小陈文聪有“包顶颈”的绰号专门挑事。

    “你懂个屁,这松树呢小时候营养不良,可能患有小儿麻痹长得歪歪扭扭的,最终自己枯死在山上,我这是碰到了传说中的扭纹柴。你找根湿地松来看看,我绝对一斧头劈对开给你看。”宋少波停下来一边指着木头比划着道。

    “不行就不行,找什么借口。”

    “你说得这么牛掰,你来。”

    “我来就我来,看我给你做示范。”

    陈文聪接手劈了两斧头也没劈开,被哄堂大笑的人们轰了下来,脸红脖子粗地争辩说:“我可以证明波仔说的没错,这的确是百年一遇的扭纹柴,不信你们都来试试。”

    宋少波求之不得,于是怂恿在场的小伙伴轮流来劈柴比赛,看谁最牛掰,自己就站一边派烟看热闹。

    陈文聪刚才被打脸了不敢嚣张,最后那块扭纹柴是被堂兄弟宋志超劈开的,其实在场的小伙伴们轮流接力早已把这块柴劈成了木碎,落得个尸骨全碎的凄惨下场。

    宋少波看热闹还不嫌事多,颠颠地跑去小卖部扛了一箱珠啤回来,又把家里的花生瓜子之类的零食装了一大盘出来,让小伙伴们边吃喝边劈柴玩,很快这里就成了村中最欢乐的热点,比小卖部门口还热闹。

    陈桂珍就在家里弄过年的食品,炸煎堆、蒸白糍、包粽子。油角煎堆这些都是广南的传统过年食品,拜神都要用的。煎堆是用红糖水来开糯米粉,和好以后捏成一个个小圆饼,放油锅炸成金黄色鼓起来的大饼状,有空心的和带甜馅的两种。

    白糍是一种类似北方年糕的食品,用粘米和糯米两种粉混和,也是做成一个个大饼状放锅里蒸熟,然后放在清水里镇着防腐。需要吃的时候取出来切成一片片薄片,用腊肉和大白菜一起来炒,是宋少波很喜欢的家乡特色炒粉,不过他最讨厌切薄片的这个过程,太难了。

    当家里堆满了这些年货的时候,年味就浓厚了起来,闻着空气中这些过年食品的香味,做父母的就非常满足,一年到头家里都空空荡荡的,也只有过年小孩们回来才有这股热闹的生气。

    到了年三十,一年里的最后一天。

    上午两兄弟的工作是贴门神和对联,他们两个从十岁开始就接手这项工作,所以这项工作都很熟练。

    门神对联来来去去就那些,今年选的是秦琼尉迟恭。工作量最多反而是那些四字的吉利字帖,楼梯边要贴上下平安、窗口贴喜出望外、大门正面神位贴天官赐福、牛栏贴六畜兴旺,林林总总的二三十张。

    现在他们长大成人了,家里已经没有了专门保护幼儿的床头乸神位,所以就没有老少平安的字帖,他们小时候靠这些字帖就认了不少字。

    贴完门神就要开始准备晚上团年饭的菜式了,乡下地方逢年过节的宴席肯定是由男人来主勺的,以前是爸爸宋德林来做,现在宋少华是正式的大厨所以今年的团年大菜由他负责,宋少波打下手。

    首先是杀鸡宰鹅还有收拾鲤鱼,还有一大堆配菜,其实四个人哪里吃得完这么多菜,无非是年年有余的传统,就要吃不完留到过夜就是明年了。

    乡下的柴火灶大铁锅来焖大鹅的确香,大鹅刚焖了半小时,香气就已经飘到屋外去了。

    陈桂珍这时候开始准备拜神,光是贡神的祭品就一大盘满满当当,中间是一整只蒸了半熟的鸡和一块猪上肉,其它就是各种水果及油角煎堆等吃食。

    拜神又很多规矩,年三十是团年要按顺序从村口外面往回拜到家,等开年的时候就反过来从家里往外拜,所以宋少波要帮忙端着一大盘贡品,跟着妈妈去拜村口大榕树下的社公神位。

    蓝坪村的社公神位非常气派,刚好在村口路边的小山岗头,俯视着进出村子的路口,头顶上是一棵百年大榕树,树冠伸展形成浓荫伞盖遮护着整个山头平台。

    过年期间社公也贴上了春联香火旺盛,大榕树上挂了好几串红灯笼,像棵许愿树似的甚是喜庆。

    拜祭完社公烧了一长串鞭炮后就回家,跟着就是拜门口天官神位,再到家里祖宗及众神祇,烧了一卦俗称万头的大鞭炮,表示今年完满结束,可以团年开饭了。

    团年饭太丰富了,中间是三个大菜:醉焖大鹅、红烧鲤鱼、酱油鸡,旁边是青椒炒肉、兰豆腊味、蒜蓉菜心,还有专门准备来下酒的炒花生米和酸萝卜,足足凑够了八盘。

    宋德林端起酒杯说:“今年你们两兄弟很生性,工作生意都做得很好,钱也赚到了。我们两个老人都很安心,你们都长大了,以后这个家就由你们来当了,我们就等着抱孙子了。

    不过呢你们都还年轻,也很懂事,我们都不急。这一杯就祝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陈桂珍也倒了一小杯酒和爷叁喝了一口。

    宋少华说:“爸!妈!你们也还年轻,好日子长着呢,家还是爸爸来当,我们在外面把自己事业做好就行了。”

    宋少波接着说:“我们两兄弟都挺有女人缘的,不怕找不到老婆,孙子的事情不用担心,等我们事业稳定了就会结婚的。”

    “还有,上次不是说过带你们去看红线女唱越剧吗?等年后哥哥一起去省城开下快餐店后,我就可以安排这个事情了,到时候我带你们好好逛逛省城。”

    团年饭无非就是这样,说说今年的收成来年的计划,又聊一下村里的八卦,吃吃喝喝到八九点就结束了。

    广南人不爱看央妈的春晚,老人喜欢看本地珠江台的粤语联欢晚会,年轻人吃完饭就到处串门组局,最热闹的就是小卖部的点了,里面和门口都摆了好些牌桌,有打扑克、麻将和下象棋的。

    宋少华喜欢打扑克,见小卖部没位置了,就拉上几个同龄人回自家门口开台打锄大地。

    宋少波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他太无聊了就在旁边开了一桌酒局,拉上不爱玩牌的小伙伴聊天玩喝酒小游戏,否则不知道怎么守岁到12点呢。

    人多热闹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到半夜大伙喝酒多了就想吃宵夜,宋少华就把家里团年饭剩下的菜热出来吃,终于把这一大堆令人头痛的剩菜给消灭掉了,吃吃喝喝很快就到了12点。

    众人陆陆续续散场回家放鞭炮拜新年,宋少波也在家门口放了新年的第一炮。接着两兄弟又跑到村口拜社公,烧新年头炷香,正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一九九零农历年过去了,宋少波正式踏入十九岁的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