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唐 » 第十七章,带着李泰去买菜

第十七章,带着李泰去买菜

    去往西市的路上,程处默看着后面不断问东问西的李泰,脸上满是自得。

    一个破诗会竟然从来都不通知我,还以为你们能写出什么好诗来,没想到被我兄弟一下给震住了。

    前面的程处默走的潇洒,跟在后面的张凡却是有些无奈。李泰像好奇宝宝一样,整整围着自己问了一路。

    早知道就不装了!

    悔不过当初!

    没想到抄了两首唐诗一首宋词,彻底激起了李泰这个文人浓浓的兴趣。

    写完诗词,张凡拉上程处默就要离开,没想到李泰却极力挽留。

    见两人执意要走,感觉再在魏王府呆下去也索然无昧的李泰索性就跟着程处默、张凡一起出来。

    ……

    “魏王,我们准备去西市买东西,你看?”

    回去吧,时间不早了,该做饭了。

    “无妨,无妨,本王也好久没去西市了,同去同去。”

    摇了摇头,看起来今天又得多做一份。

    长安西市

    作为大唐最繁华的两大坊市之一,此时正是最热闹的时候。里面商家遍地,而其中西域商人居多。

    西域各国连年征战,造成了大量人口外流,当然,更多的则是前往大唐的商人。

    大唐出了名的繁华,自然吸引着无数西域商人。西市里的胡商经过一轮又一轮抢劫、被抢来到长安城,都希望通过商品获得暴利。

    阿密特正是其中一员。

    记不清多少次在沙漠里碰到沙尘暴、商人和随时出现的土匪,经历过长达几个月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长安。

    大唐人是高傲的,哪怕是乞丐,也看不起他这个胡商。

    大唐也是富有的,运来的货物才卖了三分之一就已经赚到了几倍的本钱。

    阿密特今天却不太满意,原本准备购入大量丝绸贩往西域,结果今年的丝绸却大幅度涨价。

    现在拥有的钱肯定买不了,除非把带的货全卖出去,可怎么可能?

    想起再过两个月沙漠里就会出现黑沙暴,越发觉得得抓紧时间。

    正在阿密特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声音传来。

    “葡萄干?竟然还有无花果?”

    阿密特闻声望去,一个少年正好奇的看着铺子里的商品。

    “尊贵的客人你好,有什么可以效劳?”

    “你这里葡萄干、无花果怎么卖的?”

    来的正是四处闲逛的张凡和程处默、李泰。

    程处默不满的对张凡说道:“张凡,你买这些东西做什么?今天我们是买菜,买什么干果。”

    “不懂你就别问,等下给你们做好吃的。”

    “哦哦,好。”

    张凡仔细找了找,询问阿密特道:“老板,有没有核桃和腰果?”

    “有有,客官要多少?”阿密特连连应答。

    “一样先买5斤。”

    程处默不屑的大手一挥,指着铺子上的干果,土豪的挥了挥手,说道:“这么麻烦干嘛?全买了,送程国公府上去!”

    土豪啊,而且我们还是朋友!

    听到可以做美食,程处默当然不会放过,大气的全都包圆了。

    张凡嘿嘿一笑,这次切糕可以吃到饱了。

    切糕啊,虽然后世也吃过,不过价钱却很昂贵。卖正宗新疆切糕的其实也不是和新闻里那样都会讹人,只不过因为材料本身就不便宜自然价格也相对较高。

    买完干果几人继续闲逛,陆陆续续买了些糯米、羊肉和鱼什么的。秋天的西市青菜也有,种类不是很多,像后世家常的番茄炒蛋就不用想了。菘菜是最常见的,也就是后世的大白菜,用来炖肉或者清炒都是不错的选择。

    买完青菜,张凡朝卖猪肉的铺子走去。

    “哎,张凡,你去那干什么?”

    李泰见张凡要去猪肉铺,有些不解。猪肉不应该是没人要的贱肉吗?他怎么会想吃那些东西?

    “青雀有所不知,张凡做的可好吃了,尤其是一道红烧肉是俺的必选。”

    程处默连忙说道,不买猪肉自己的红烧肉怎么办?得买,一定得买!

    程处默本来也是很抗拒猪肉,经过张凡做了几次,逐渐喜欢上了这个味道。

    听到程处默这么说,李泰无所谓的撇撇嘴,和程处默跟了上去。

    “五花肉来5斤,猪蹄来10个,然后这个…”

    三人很快就拿不下了,好在程咬金国公的身份还是很好使。一听是程府,老板连忙表示直接派伙计给送过去,同时连带买的其他东西也给送去。

    把东西都放到肉铺,不怕老板不送,程咬金的名声可不是开玩笑的。

    三人信步而行,谈笑着往怀德坊走去。

    ……

    未央宫

    “秉陛下,张凡去魏王府做了三首诗,魏王门下莫不惊叹,甚至魏王都亲自为其铺纸。”

    “有点意思,竟能让高傲的青雀如此拜服,这个张凡越发让人意外了。”

    李世民一只手指轻轻点着桌面,听着丽竞门带来的情报。

    轻笑一声,问道:“都是什么诗,拿来朕看看。”

    “是,陛下。”

    身旁太监接过丽竞门探子递来的纸张,弯腰交给李世民。

    “秋思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老气横生,估计是他师傅写的,臭小子倒安在自己头上。”李世民摇了摇头,接着往下看: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嘶~”

    “一首诗竟能道尽古今之月!”

    把轻视之心收回,李世民正坐桌前,又看了一遍水调歌头。

    许久没有出声,李世民捏了捏额头,看着下面的探子,李世民问道:“最后一首体格大不相同,怎么回事?”

    “秉陛下,据张凡所说,是他师傅所创的词。”

    “词?”

    规格新颖,读来却朗朗上口,非大宗师不能创。

    “青雀呢?”

    “回陛下,魏王见张凡做此词之后意兴阑珊,随二人往西市去了,现在应到了程国公府上。”

    “传命,叫上几个侍卫随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