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四月的秋 » 见闻

见闻

    四月是夏季的开始,但在农历,它正处于阳春的日子。

    四月的第一天,被称为愚人节,这个舶来品,在中国已经有了十足的影响力。在这一天,有真正开玩笑传递欢乐的,也有借着节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所以这个节日,注定了它是一个喜悦和忧伤的结合体。

    愚人节过后,便是真正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今年的清明节赶上了周二,所以节前的周六就补了周一的课,周六当天课一上完,假期也就开始了。

    自从叶书之与林雨舒确立情侣关系后,回家的路程都成了两个人。之前还有曾潘一块儿,只是后来他渐渐成了独行侠。当然不是叶书之要抛弃曾潘,而是曾潘特别不想做那个白日里的电灯泡。

    叶书之回到旬北县城时,便见到一些小摊上摆放着各色纸串。

    与其他地区清明节的扫墓、献花等复杂活动相比,小镇的这个节日却是异常简洁。在街上买一些纸串,或者买好纸自己剪,等到清明节这天,将它挂在坟上,便是对逝去的人的怀念。这些纸串被人们叫青,是专门在清明节这天用的,它的具体来历和寓意都已说不清,或许是因为它挂在逝去的亲人的坟墓上,所以叫青吧!

    清明节还有一天,纸青也就没必要现在就买,等回到了镇上,完全有时间准备。

    清明寒食,在家的人都会去坟上挂青,不在家的也会和在家的亲人打声招呼。

    假期的第一天无事可做,也就是去街上买点节日用品,以及一些其他的零碎物品,因为除了逝去的人需要纪念,活着的人也同样要去关怀。

    清明节要用的东西都是叶绍一去买,而叶书之则是和叶圆圆一块儿,在也绍杰的店铺呆着,偶尔体验下收钱的感觉。

    虽然不是赶集日,但在于明天是清明,所以街上还是有很多人逗留着。

    “叶书之!”

    突然的喊叫声传来,正和叶圆圆闲聊的叶书之转过头,便看见了说话的人,赫然是以前的玩伴陈玉兵。叶书之还没来得及回应,陈玉兵便又开口说道:“你啥时候回来的?”

    “昨天下午到的,你也回来了,是专门回来过节的?”

    按照以往的情况,陈玉兵应该早就外出打工了,这个时节肯定是不会待在家里的,所以叶书之便理所应当的想着他是请假回来的。见陈玉兵在外面站着,便又说道:“进来坐嘛,这儿有椅子!”

    陈玉兵没有推辞,一边往店铺里走,一边回道:“没有,我今年还没出去呢!准备再过段时间走。”

    等陈玉兵坐下,叶书之便给他倒了杯水,想起他以前一直在天津上班,便问道:“那你今年去哪儿?还是天津?”

    陈玉兵喝了口水,随后摇头道:“今年先不过去了,准备去襄阳干一段时间,那边离家近,来回啥的都方便些!”

    叶书之还是比较认可这个离家近的观点:“襄阳离家倒是近些,不过现在在哪儿上班都一样,交通便利的,不像往年嘛,倒是你在天津做那么多年了,这一头不去了有点不划算哦!”

    “主要是我媳妇儿怀孕了,如果她在屋里有啥事了,我也能及时赶回来,所以我就想着先去襄阳做段时间,差不多八九月份,我媳妇儿就要生了,到时候还是要回来的。明年了我还是要去天津的,那边工资给的高些,而且和那老板一起干了好多年了,人家也没啥亏待我的。次我把情况给他一说,他直接让我明年直接去找他就行了!”说起去襄阳的理由,陈玉兵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乍一听见这个消息,叶书之有些惊讶的说道:“你媳妇儿怀孕啦!你们这速度够快的嘛,几个月了?”

    “差不多两个月了!”

    “那你这再有七八个月就要升级要当爹了,恭喜啊!”

    “哈哈哈,不过你别说啊,一想到小孩儿,我现在都有些压力了哦!”虽然陈玉兵这样说着,但眼镜里的光还是挡不住的。

    “哎呀,有压力才有动力,何况是自己创造的,就得自己去摆平嘛是不是!”

    两人继续围绕着即将诞生的新家庭聊了半小时,陈玉兵才起身离开了店铺。

    农历的三月,地里的庄稼已经长出,幼嫩的绿苗正在茁壮成长中,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天灾,那这个秋天一定会有好收成。

    在平口镇,上坟并不忌讳什么男女老幼,所以清明当天,一家人都去了墓地挂青。当然除了纸青是必须要带的,飨食酒水以及黄纸香烛也是会带一些。

    正常的祭拜完毕,看着坟墓上有多余的杂草,或者不平整的地方,都是会顺手处理的。

    三月三,上茶山。

    春天很短暂,对于农忙的人,这空余的时间都要利用起来,所以下午除了留人正常的照看店铺,其余的便带着工具去了茶园采茶。

    给自家采摘春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技巧,只要看过就会采,就是有点考验人的耐心。几个大人边说边采,速度一直没有变过,倒是叶书之和叶圆圆,刚开始时还很快,后来便越采越慢,到了中途还放下装茶叶的小竹篓,跑到一边去摘鸡蛋黄花。叶书之也不知道那鸡蛋黄花的具体学名,只是因为老家人都这么叫,叶书之便也就记着这个名。可能是因为那长长的枝条上开着朵朵蛋黄色的小黄花,所以便叫它鸡蛋黄吧。

    花欣赏的差不多了,两人便又拾起竹篓,窜到茶树边开始采茶。

    又继续采了一会儿,忽然听见不远处有人说话,叶书之一边采,一边寻声望去。几个人正在一座坟上挂纸青,还能看见火光和白烟。

    叶书之记得那儿原来是没有坟的,便有些不确定的说道:“哪儿以前没有坟吧?”

    “没的,那是郑有德屋里的坟!”答话的是叶建国,所谓的屋里其实是妻子的意思,这也是镇上人的一个称呼。

    “郑有德屋里?那不是郑飞他妈?”叶书之停止了手上的动作,他自己都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多余,只是听到这个答案,总是有些惊讶。虽然与郑飞的妈妈没什么太多的接触,但郑飞还是和他做过两三年的同班同学的,可想而知,正和父母一个年龄段的人怎么就去世了?而且春节时见着也挺正常的,这才一两个月的时间,人怎么就没了?

    叶建国再次接道:“嗯,就是的,二月初几的时候,自己在屋里吃了毒药!哎!”

    “好好的吃啥毒药?”

    “听说是两口子在屋里吵了架,想不开嘛!”

    叶书之有些想不明白,就算夫妻之间有什么误会,也不至于弄出这种事情吧!

    突然又想起昨天陈玉兵的事情,这悲喜相对的两个家庭,不得不让人心生感慨。

    家庭生活应该简单的,就像自己的父母那样,不争不吵,和和美美,或许是因为以前没有注意过这样,以致所有关于家庭的印象,都集中在父母的那些点点滴滴。

    快到天黑的时候,采茶结束,也是时候回去吃饭了。

    叶书之与叶圆圆走的很慢,落在队伍的最后头。可能是下午听了郑家的事,叶圆圆便一直问着叶书之目前的情况,当然主要是他和林雨舒的事了。

    平时的零碎小事,只是听说他们目前还没有发什么任何争吵时,便是连连称赞,更是对叶书之与林雨舒二人的和谐相处感到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