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零:从炒瓜子开始发家致富 » 第245章 急救

第245章 急救

    杨林坐在候机室里,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在看。

    他看到一则好消息!

    国内已经放开了私人买车的限制!

    私人买车,叫“自备车”,也就是私车。

    杨林早就想买车了,也想给苏小悦和林馨买车。

    看到这则消息后,杨林动起了心思。

    旁边一对三十岁左右的夫妻,带着一个三岁多的小孩,也在候机。

    那小孩手里拿着糖在吃,又爱乱跑,时不时的撞到杨林身上来。

    “对不起,小孩子喜欢乱跑。”妇女向杨林道歉。

    杨林笑道:“没事,我家儿子也爱乱跑。小孩子嘛,顽皮一些好!”

    妇女点头笑道:“我家也喜欢顽皮些的男孩。”

    忽然,那小孩呕了一声,然后整个人歪倒在地上,脸色变红,眼睛却往上翻。

    “哎呀,小杰,你怎么了?”夫妇俩顿时吓坏了。

    妇女急哭了:“小杰!小杰!你别吓妈妈啊!”

    男人也急得不知所措,只知道大喊:“小杰!小杰!”

    杨林一看那孩子,沉声道:“他这是被糖果呛住了,你们赶紧急救啊!”

    “怎么急救啊?我们不会急救啊!”妇女抱着儿子,哭得双泪长流,“这可怎么办?小杰,你可不能有事啊!”

    小男孩喉咙里发出嚯嚯的响声,却说不出话来,脸色越来越紫胀,仿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周边坐着的人都喊道:“小孩子被东西呛住了!快救人!再不救他,他要被窒息死的!哎呀,快来人救人啊!”

    杨林站起身来,朝妇女伸出双手,沉声说道:“大姐,把孩子给我!我会急救。”

    妇女连忙把手里的孩子递给杨林。

    杨林将小男孩反过来抱着,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抢救。

    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是把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

    具体的做法,是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然后再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

    杨林懂得这套方法,当即运用出来,对小男孩施救。

    周围其它候机的人,看到这边出了事故,也都围过来观看。

    “呕!”小男孩忽然张开嘴,吐出来一颗糖果!

    “妈妈!”小男孩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有几个上了年纪的旅客,更是为杨林鼓掌叫好。

    杨林把孩子交给妇女,说道:“没事了!这种硬质的水果糖,以后还是少给孩子吃,吃多了对牙齿也不好。”

    “谢谢你!同志,太感谢你了!”夫妇俩向杨林道谢。

    杨林摆了摆手:“没什么,举手之劳。”

    “同志,你是做什么的啊?”男子和杨林拉起了家常。

    杨林笑道:“做生意的,做机械贸易。”

    “哦?机械方面的?”男子道,“有没有国外的机器?”

    “有啊,一般的机器,生产线,我们公司都能弄到。”

    “能不能给我一张名片?”男子道,“我们厂里以后要是买机器,我可以找你。”

    “好啊!”杨林笑着掏出一张名片来,双手持着递了过去。谷

    男人双手接过来,看了一看:“华洋贸易公司,杨林!杨兄弟,今天谢谢你了。我们夫妇俩,就这么一个儿子!这要是出点什么事,那我们都不要活了!”

    他也掏出自己的名片来,递给杨林。

    杨林看了一眼,对方名叫李德文,是一家日化用品厂的厂长。

    这时,机场广播响起来,提醒旅客准备登机,

    杨林和李德文说了一声后会有期,便起身去排队登机。

    上了飞机后,杨林找到自己的座位,仍然坐下来看报纸。

    飞机上很快就坐满了人。

    坐在杨林身边的,是一个中年男人,西装革履,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坐下来,就主动和杨林打招呼,递上名片。

    这年头,能坐飞机的人,都是各行业的精英,而且大多是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的头头。

    私企兴起来,也不过一、两年的时间。

    普通的个体户们,就算赚到了些钱,也是不敢拿出来浪费在飞机票上的,他们宁可挤绿皮火车,也不会坐飞机。

    只要那些可以找单位报销的,而且单位效益比较好的企事业领导,在出差时才坐飞机。

    这个给杨林递名片的邻座,就是一家国营纺织厂的主任,名叫苏玉山。

    杨林也递上自己的名片。

    苏玉山笑道:“私企?”

    “是,个人企业。”

    “下海的吧?”

    “是啊。”

    “我看你就像个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有工作分配的。所以我说你肯定是下海的。结婚了?”

    “结了,这不,我爱人怀孕了,我回家一趟。”

    “好啊!现在的年轻人,有闯劲!公司做得怎么样?”

    “马马虎虎,刚起步。”

    “哪个大学毕业的?”

    “北大。”

    “北大啊?那你下海,可惜了哟!你要是留在单位发展,工作几年时间,肯定能有大出息!现在单位里也开始重用年轻的知识分子呢!你要是来我们单位,一进来就是工程师,做上三五几年,你就能提主任!”

    “我主要还是想自由一点。”

    “做纺织机械吗?”

    “做,什么都做。”

    “国外的生产设备也有?”

    “有。主营国内外各类机械设备、生产线。”

    “好,我们厂里,正要搞技改,可能要采购一批进口的生产线。到时我联系你,你给我报个价。”

    “哎呀,那就太好了,苏主任,我们都是海都人,你一定要照顾我们的买卖。”

    “哈哈!好说。”苏玉山笑道,“我就是管采购这一块的!我能做主的,一定帮你。不过呢,我们也要看报价单!价格不能太离谱啊!”

    “那绝对的,同乡嘛!”杨林笑道。

    杨林心想,能坐飞机的人,都是在企业、工厂里当领导的,要是能发一轮名片就好了!

    这时,飞机准备起飞了,飞机上的空姐,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坐在座位上不要走动。

    杨林想发名片的想法,也就只能停留在想一想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