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有一卷鸿蒙古图 » 第六十二章 因果

第六十二章 因果

    “你这么聪明,不如猜猜看?”安怡似乎很喜欢玩这类问答游戏。

    猜?猜个屁!姜恒身上有什么自己还不清楚吗?

    他恋恋不舍地递了个储物袋上去。

    安怡眉开眼笑地接过小袋,但转瞬又气嘟嘟地收起。

    “臭小子!你耍我?!”

    “不是,我没有啊!”姜恒满脸无辜,“这就是许俊良的遗体呀!”

    “嘻嘻~觉得我好说话是吧?”

    ...

    半晌,姜恒被广羽绳捆着,倒吊在后院,一旁盘着玄光灵剑,时不时就以剑身拍他一下。

    而这一切的主导者,安怡,坐在棺材顶,一个又一个的拆着储物袋。

    “啊!”

    每每拆空一个,安怡就咬牙切齿地扔出去砸向姜恒的屁股。

    “你是不是有病啊!”

    “一百多个储物袋!”

    “你脑子进水了吧!”

    “空的!”

    “空的!”

    “...”

    “呀~找到了。”也不知安怡手气差还是怎的,拆到最后两个才发现了袁道的尸身及其原配储物袋。

    “咳,既然小云云你这么有诚意,本座就把详尽事宜告诉你吧!”

    看着被自己缠成绿毛虫的姜恒,安怡如沐春风,示意灵剑停下温柔的鞭笞,话题继续。

    “其实,许俊良先前寻到你,被你反杀,那是他自己学艺不精。

    本阁在文华师姐的统领下尤其尚武,紫府以下的门众死了一两人,还不至于武断霸道到要漫天找人赔命。

    故,事出有因,本阁理亏在先。

    但你杜穆随后假借本阁长老名义,弄得风言风语,差点害死本阁数十筑基炼气弟子。

    然,以先前之事相抵,本座不与你计较。

    借南星玄塔炸血虚洞,既你有命逃脱,本座亦不纠结此事。

    可文华师姐与袁道生死相战,落得道基破损的下场,先不论这代价。

    敢问你是否曾生暗害文华真君之意?!”

    安怡说到最后,表情非常严肃,目光如炬。

    “有。”与对方四目相对之下,姜恒竟下意识地便回答出了内心最真实的念头。

    安怡并无意外,平静开口,却是突然转换了话题,“紫府至化神,为的都是修出一个元神,可何为元神?”

    “我等修道之人,皆以为‘元’承自于天,延祖气,是为先天之神。

    人,生之,源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和血气,通荣卫,成五脏,供先天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先天神如初婴,心中之意,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不动不静之中活活泼泼,亦谓之本性真我。

    然即人体,秉后天之息,又孕后天神。

    此神分‘识欲’,日思则壮大,质性彰,掩先天,曰主事。

    故识欲为阴,统三魂六魄;元为阳,乃内源之本。

    识欲之神入世染尘。

    尘,可为凡俗伦理,可为恩怨纠葛,诸如此般;亦或扰心之举皆视作尘。

    其间,尤之大者,统称因果。

    世上之人无不染尘修行,吾道多看功德缘法,佛教常论因缘果报,儒家则谓从心养性。

    而于修士境界,蜕婴化神,乃是于后天识欲中再现先天之元,是以出尘见性。

    紫府成就金丹,便已将阴阳二神合一,怎奈阳神‘元’质性微,故需于丹中以阴孕阳。

    当破丹化婴,即为元婴。”

    讲道至此,安怡便停了下来,见姜恒陷入沉思,她干脆以一灵钟将其罩住。

    有些东西点到即止,得听者自己悟。

    接着,一道绿芒被她从袖袍中甩出,落地化人,竟是简雅婧。

    “师尊。”

    “先前为师说的一切,你可听进去了?”安怡见着徒儿,眼神柔和。

    不料,简雅婧却是径直跪地一拜,“师尊,良哥与我早已暗结道侣,此仇徒儿必报。”

    安怡无奈摇头,轻叹,“你而今已杀不了他了。”

    伏丹子所为,实是以伏丹谷为基,借广元宗之地,纳凉武阁之法,三家因果齐聚于姜恒一身,造化之大,非短命之相。

    “唉,你可知你其他师伯为何在志业长老死后,反而不待见许俊良吗?”

    “弟子不敢妄加揣测。”简雅婧抿着嘴,对这事她其实有过猜想。

    安怡捋了捋头发,“你这当徒弟的还想瞒过为师不成?”

    “师兄他们从未因志业传功一事,迁怒许俊良。

    明面上的打压,不重视,归根到底,是想助其炼心。

    他境界提升太快,心乱了,他自以为可以提升得更快。

    他师父志业的根源基础何其稳固,若他真愿潜心静修,今日在外扬名的,必是他真正的许俊良!

    但结果,你也看到了,他变得好高骛远,一味幻想能得外界之力助他成丹!

    这还是你爱慕的人吗?还是原本那个心性纯良、谦虚踏实、为人礼善的许俊良吗?

    你又如何知道,许俊良出宗门那日,你那个铁面的玉成师伯还亲自去劝阻了一番!

    技不如人死在外头,反倒死后扬了名,何其可悲!

    婧儿,我等做长辈的,怎可护尔等一辈子?

    修道不可忘修心,我执掌丹堂,更是对门下强调心性之重。

    可如今,婧儿你真的看透了吗?

    若真要说起来,你自己又何尝不是杀害许俊良的人?

    爱一个人,就真的只是看着他不断堕落,然后你因无可奈何只能躲在屋里掉眼泪吗?

    此番,你便不用回阁了,留在此处,好好想想吧。”

    心感趴在地上的弟子又在垂泪,安怡眼中闪过悲痛之意。

    并起玉指,在灵钟和玄光灵剑中分别刻下了神念印记,安怡将高矮个的尸身收走。

    而后她又看了简雅婧一眼,终是狠下心离开了。

    安怡还有很多事要做,伏丹谷的东西,当真不好拿。

    伏丹谷,作为行百余年善事的宗门,因果不可谓不大。

    安怡认为,血虚洞青狼帮落入如此境地,一切就是因为梅洛琦杀了许俊才。

    至于之前夹在良才兄弟俩中的姜恒,实则是被凉武阁和伏丹谷的因果所纠结。

    也亏得安怡不知道先前岷子镇的事,否则她恐怕会怀疑究竟谁才是因、谁才是果。

    此刻,文华与‘杜穆’及一众阁内弟子同处于广元宗下,这在安怡看来无疑是高明之举。

    抗妖联盟成立在即,单就伏丹子这一谋划,便是让两宗走在了各方前头。

    安怡有预感,伏丹子要成婴了,而且是直接从紫府前期一步化婴!

    修士逢大境界蜕变升华者,心血来潮之际,可得天机反馈,自有明悟。

    好比儒家处于养性阶段的弟子,倘若即将踏破一小层从心关卡,那么他们无意间的心思涌动行止谋划则会犹如神助,又称“所思故在,所为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