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有一卷鸿蒙古图 » 第七十五章 局

第七十五章 局

    “前辈怎么不走了?”于睿聪微笑地看着不断退后的姜恒,语气平静。

    姜恒却是连话都不回,直接招出方天梭载着自己往原路飞遁。

    “搜索范围内的危险”

    “无目标”

    “搜索范围内的安全出口”

    “无目标”

    “搜索凉武阁修士”

    “无目标”

    !!

    该死!

    真的撞鬼了!

    姜恒心跳骤然加快,呼吸渐深,他最大的倚仗,没有丝毫征兆的失效了!

    逃!

    必须想办法逃走!

    未及一息,姜恒就到了私塾门口。

    然而,令人有些绝望的是,当姜恒穿过院门后,却又回到了于睿聪身边。

    无奈,姜恒只能另寻方向,于庭间拔高身形,奈何堪堪过了百米,再次回归原地。

    “啪嗒”一声,姜恒的手搭上了黑盒,此等为难之际,还好师父在身边。

    “此处禁用法宝。”

    清淡的声音如同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姜恒的心头,黑盒打不开了!

    不仅如此,方天梭瞬间散去了灵光,“咣当”一声跌落在地。

    紧靠灵力浮空的姜恒傻了眼。

    言出法随?

    儒修?

    炼虚?!

    当下的情况已然非常明了,姜恒现在连储物袋都打不开,干脆直白地落地,隔着半丈与于睿聪对视。

    “前辈要杀我?”姜恒努力保持平静,指望着能从对方口中寻到真切答案。

    于睿聪双手交叉挽入袖袍中,耸着肩扭动了几下脖子,轻描淡写道,“看心情。”

    “晚辈是承天、白鹿、星华三家书院的供奉教师,应现任承天书院院长王正奇儒师要求,来望秋城。”

    姜恒说话间,神色逐渐凝重,他发现对方仍旧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正奇那小子啊,好说也得叫我一声师叔。”于睿聪挑着眉毛,瞥了姜恒一眼。

    “于师,晚辈可有得罪之处?”姜恒心下一惊,面上却是接过话头,“王前辈说项成二人的事是误会。”

    “呵,你倒是挺有意思的,拐着弯套话呢?”于睿聪两手分开抖了抖袖子,接着反握于后背,淡淡说道,“正奇知道的不多,这事还真没误会。”

    姜恒下意识吞咽,瞳孔缩成了小黑点大小。

    倘若赵骅的说辞没有纰漏的话,于睿聪无异于是在证实项成二人仍旧是承天书院派出的人。

    所以真实情况是赵一明这一辈的布局?!

    但现在不管怎样,赵一明已然飞升了,那么于睿聪只能是后手。

    白城外有人阻拦赵家人出逃,赵骅被人赶至星衍山下,项成二人进衡店。

    这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假若他能弄清其中缘由,说不定能寻到破局之法。

    如果暂定于睿聪是大敌,为何不直接在城外找机会杀了他?

    非要等他姜恒入了城,再骗进来学堂里杀?

    “前辈,若要赵骅的性命,晚辈可以代劳。”此言还是试探,姜恒全神贯注地盯着对方,想判断出自己目前的状况。

    于睿聪恍若未闻,顾自看着天,“还差些时候。”

    姜恒眼睛眯起,这么说,是不是意味着,他还有一些时间?

    “前辈,晚辈可以随意走动吗?”

    姜恒看于睿聪不为所动,再次挪动起身形。

    他不知道对方在等什么,但这无疑是一线生机。

    现在身外物已经完全不管用了,姜恒只能靠自己。

    一步,两步,...

    姜恒动了。

    他的尝试确定了一点,在那所谓的时间到之前,于睿聪不会管他。

    置之死地而后生。

    姜恒打算去学堂深处看看。

    心间火烧的旺盛,姜恒此刻无比清醒,一路摸摸碰碰,竟是来到一处小祠堂。

    祭祀台前还立着两根红烛,烛顶星火,摇曳颤动。

    姜恒看得细致,那绝不是凡物,烛身无油滴蜡不说,连灯芯都没有!

    再立烛往后,是层层而上的灵位牌。

    一应赵自打头的姓名,算下来竟是有十几代人。

    “这真的是赵家?”

    姜恒狐疑自语,又试着运转古图。

    这次他干脆以牌匾上的人名为参照。

    “搜索望秋城赵氏私塾祠堂内赵家老祖赵高卓的牌位”

    “...”

    结果再次改变,古图彻底没了动静!

    “搜索姜恒”

    “搜索鸿蒙古图”

    “...”

    难道于睿聪的话,对鸿蒙古图也起效了?

    不可能吧,好歹是先天灵宝(残破的),干不过一文儒?

    等等,气息转变好像还能用。

    姜恒发现了盲点,在神敛沉玉失效后,他外在仍旧是炼气的修为!

    神魂勾连古图,姜恒试着转变气息。

    与此同时,周围场景变动,姜恒再次回到于睿聪身旁。

    在姜恒气息波动的刹那,于睿聪手持一支竹节毛笔点向他的眉心。

    “咚!”

    笔尖带着无与伦比的力量气息,堪堪止在了姜恒额前一寸处。

    “咚!”

    接连两声如雷般的声音回荡在屋院内。

    姜恒睁着大眼,他感觉,这怪异的声音,是从于睿聪胸口传出的。

    而那袭灰袍,下一刻,嘴角不断溢出鲜血。

    ......

    灵栖山山脚,一位年轻的白袍男子拾级而下,于平地处的车马前止步。

    “孙叔,您怎么来了?”

    面容清秀的孙文泽看着身前的中年很是意外,心中更有些不是滋味。

    上次一别,还是去年四月,如今却近三月了。

    “少爷,老爷让我来看看你。”孙治笑着,也未提旧事,直接从一旁的马车上拿出几个大小包裹,叮嘱道,“少爷,这是你最爱吃的杏花酥。”

    “这是几套新衣裳,布料都是上等,还是肖家的裁缝铺!”

    “别说,咱这搬到向北城去了,他家也没了店面,现在开着个小摊。”

    “少爷,你看,这是我前阵子特意弄的腊肉,热一热就能吃,还是那个味!”

    “少爷...”

    “...”

    孙文泽不停地应着,那个从小把着他长大的叔叔,似乎没变呢。

    “孙叔,谢谢您!”

    “嗐,少爷,您这说的啥话啊?”

    “您这大老远跑过来,又是送吃又是送穿的,”孙文泽终是笑了,可当他还想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

    “噗!”

    孙治似被莫名的力量上了身心,不受控制地喷了孙文泽一脸血。

    “孙叔?!”

    孙文泽如同刚被安抚平静的小兽,骤然间受了惊。

    他将中年托住,抵在自己怀中。

    “少。...”

    然而,孙治只说了一个字,眼眸内的生机便已涣散。

    “为什么?”“为什么?!”

    孙文泽向着四下空旷之处,厉声吼叫,不知在问谁。

    唯有孙文泽自己知道,因为孙治的死,他又开启了一个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