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蝶恋花晏婉儿传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发

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发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馀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馀尊,碑刻题记2800馀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

    按照富弼跟居厚约定好的日子,婉儿有些犹犹豫豫,要不要提前再在爹爹没有喝酒的时候说一声…只是…居厚不让她说,且交代她一定不要说,婉儿见了爹爹几次话都在嘴边,还是给咽了回去。

    一早居厚就安排家里的马,他今日准备跟长姐骑马去玩,有富弼所以安全上也不要考虑,不用带家丁。他来之前带了小厮,承吉被爹爹还回去了,他还是满喜欢承吉的…没有缘分…后来听说…承吉被官家送给苗娘子了,长姐说苗娘子是和善好相处之人,那他也就放心了,承吉名字起的好…命运却是多喘。他想着承吉的命运都怜悯起来…总想着若日后有缘定还跟他做主仆…做朋友。

    “爹爹…”居厚很早就去了晏殊那,现在天亮的晚些…天应该是刚亮居厚便去了。

    “怎么了?”晏殊每日早起成习惯了,看书时居厚来的。

    “爹爹,你答应儿…儿今日可以去看石窟的。”居厚还是有些沉不住气,直接上来就说晏殊答应他…晏殊脑袋里没有想起自己何时说过这话…皱了皱眉头。

    “何时?”晏殊皱着眉头问。

    “范先生来家那日。”居厚昂着小脸看着晏殊,回答的很干脆,看来是在心里一直念叨着这些话呢吧?!

    “那你去吧。”晏殊抬起手本来要摆一摆让他走,只是作为爹爹,不免多说了句:“多带些家丁去,你还是小了些。”

    “长姐陪我去,不带人了,儿都安排好马儿了。”居厚说完作揖,准备转脸走。

    “等下。”晏殊眉头皱的更深了,问:“婉儿也去?谁说的?”

    “那日爹爹说的啊!”居厚还没来及转身,只好站在那里回答,其实心里怕的要死,表面上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回答。

    “你长姐不许出门。”晏殊还是觉得婉儿在家里的好…以前自己太惯着她了。

    “爹爹答应长姐了的啊,长姐为此都高兴好几日…且…长姐从来到现在都没有出门…爹爹怎么可以这样。”居厚撅起嘴巴不乐意了。

    “婉儿呢?”晏殊一副家长做派。

    “爹爹是爹爹,怎么做言而无信之人?!”居厚还站在那里据理以争。

    “你去喊婉儿来!”晏殊不愿跟他废话。

    “长姐在为出门做准备。”居厚满脸不乐意。

    “她难道不知道自己不能出门?不知道不被允许出门?”晏殊有些恼了。

    “长姐到底犯了什么错被禁足这么久,爹爹也是爹爹,为何要这样对长姐!”居厚说着说着哭了起来。

    “……”晏殊觉得讲个理怎么这样难,听着居厚哭有些厌恶,摆了摆手对他说:“你去吧!多带些人。婉儿留在家。”

    “儿懂了,爹爹原来就是如此给儿还有长姐还有弟弟妹妹做榜样的。”居厚倔强的小表情,再用刚换的外衣袖子擦了擦眼泪,显得极为委屈。

    “你长姐就要你来这样跟爹爹说的?”晏殊问。

    “自然不是,长姐以为爹爹知道他说过她们都可以出门…答应了今日。”居厚换了个袖子擦眼泪。

    “哎!”晏殊坐了下去,叹了口气,自己不是那种爱居着孩子们在家不许出门的那种,他是爹爹…比较开明的爹爹了…

    “儿告辞了,长姐不去,儿自然也不去了。”居厚说完吸吸鼻子。

    “爹爹带你们去。”晏殊觉得好不容易能休息休息…哪知今日还有重大的事情。

    “那儿去找长姐。”居厚一下子就懵了,爹爹也去的话…一会见着富弼不就全都暴露了吗!他这会子就着急去找婉儿,赶紧把这事给说了,让长姐想办法。

    婉儿在屋子里听居厚说,也吓了一跳,本来她是认为居厚肯定能去,就是自己可能能去可能不能去,所以…她一直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风景。

    “这下怎么搞。”婉儿绕着帕子。

    “哥哥经常能来家找你…为何不能一起出去看看风景?”居厚不解的很,按说长姐应该按规矩搬去富弼哥哥家住的,因为他们是在母亲棺材前磕回头的,怎么来了应天府之后就没有动静了,富哥哥似乎也没敢问还是什么…一直没问过。

    “私约外男是不对的…”婉儿也不知道该跟居厚如何解释。

    “哥哥不算的,他都在母亲那里磕过头…”居厚认真的说。

    “那…爹爹不说算都不算…”婉儿也知道啊,按说她是该接下来完成婚礼…孝服出嫁…然而并没有下文…富弼也没有跟她提过…或许富弼心里早就猜到这些结果…所以也不自找难看。

    “长姐,一会见了爹爹,你别怕,有我在。”居厚上前安慰婉儿。

    “嗯,好!”婉儿本来还在想些乱七八糟的事,这下突然又释然了。她笑着牵着居厚的手…往外走去。

    到门口时,外面停好了三匹马…晏殊已经站在外面等着他们了。

    “怎么才来?”晏殊问。

    “去如厕了…”居厚厚脸皮的说。

    “走吧?”晏殊问。

    婉儿还有些犹豫,居厚已经一下就跃到马上了。

    “长姐,快点啊!”居厚看她那慢慢腾腾的样子,

    “来了!”婉儿见爹爹跟居厚都上了马,忙也上了去。

    居厚在最前面骑,婉儿在中间骑,晏殊是在最后面的,按照约定的地方…富弼早早就在那等着了,他也有几日没见婉儿…今日还特意装扮了一番…自己平时不穿的颜色…

    “居厚!”富弼老远看见居厚骑马在前…大喊,那后面不是婉儿是谁!他心心念念的婉儿。

    “富哥哥?!好巧啊!”居厚大声喊着。

    富弼被他这句话一激灵,这是什么意思…只见最后面还有一匹马,马上骑着的…不就是晏知州吗!

    “是啊…是啊!好巧啊!”富弼忙附和着居厚的话,问:“我准备去石窟看一看,正好跑累了,在这歇歇。”

    富弼准备先下手为强,自己先自报家门。

    “这样巧,我们也去石窟,哥哥认得路吗?”居厚也跟着停下马,演了起来。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一唱一和的,晏殊到了之后都想打他,太假了,这个戏文也不咋样。

    “晏知州!”富弼抱拳作揖。

    “嗯。”晏殊对富弼没有一开始的热衷,现今虽然让他来家看婉儿…却也态度有些冷淡,以前自己考虑不周…现在不能再这样了。

    “既然都是去石窟,我给三位做个向导如何!”富弼眼在婉儿脸上一扫而过,婉儿见他穿的一身衣服是自己给他缝制的,这个富弼…还知道这个时候来装饰自己。

    “既然这样…大家一起去吧。”晏殊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对姐弟肯定是早就跟富弼商量好的。

    “恭敬不如从命!”富弼又抱拳。

    四个人骑马往石窟赶去,居厚跟着富弼…婉儿慢了下来跟爹爹一起。

    “现在会忽悠爹爹了?”晏殊扫了眼婉儿,问。

    “居厚跟富弼约好的…我是后来加进去的,因为爹爹同意了。”婉儿脸上也不知道什么表情。

    “哎!”晏殊说完打马上前,婉儿也忙着骑了上去。

    “知州也没去过吗?”富弼问。

    “没有去过。”晏殊回答。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富弼开始讲解,其实还有一段距离呢。

    “何时何人所修?”晏殊问。

    “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馀年之久。”看来富弼是功课上做足了准备。

    “有何成名之做?”晏殊也来了兴致。

    “那边还有不少东西…待到时候再一一讲解。”富弼在努力表现自己。

    “你先说一个。”晏殊脸上也缓和了一点。

    “石楼:武则天“香山赋诗夺锦袍。在唐朝中期jj,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非常钟情于伊阙山水,也很喜欢位于其中的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经常在香山寺中石楼坐朝(据〈大唐传载〉记述)并在石楼留下了千年为人们所传颂的典故“香山赋诗夺锦袍”,在一次春游香山寺时,武则天别出心裁,主持了一次“龙门诗会”,历史上有名的“香山赋诗夺锦袍”即由此而来。唐代诗风很盛,武则天对胜出者“赐以锦袍”,奖品不见得贵重,但却是难得的荣誉,群臣当然各不相让,奋力争夺。首先成诗的是左史东方虬:“春雪满空来,触处如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武则天觉得东方虬文思敏捷,又才华出众,立即把锦袍赐给了他,而此时,多数大臣也相继成诗,经当众诵读,其中宋之问的《龙门应制》一致认为更在东方虬之上,武则天遂决定把锦袍赐给宋之问,“香山赋诗夺锦袍”也成了诗坛上的一段佳话。而这段典故所发生的地点---石楼就位于香山寺内。”富弼说完歇了会,自己难得能背那么多…还好在知州面前装木作样的讲解。

    “这…还有这样一说啊…”婉儿也跟着附和。

    “九老堂: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盛唐以后,经过“安史之乱”,香山寺因年久失修,渐趋衰败,至白居易任河南尹之时,香山寺已是萧条至极,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白居易来洛任河南尹,他闲暇时常在伊阙山水间流连,想修复香山寺,却因财力有限,未能如愿。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好友元稹去世,白居易将为元稹撰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悉数拿出,费时3个多月,重修了香山寺,使衰败的旧寺的亭台楼阁换了新颜,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一文。白居易重修后,香山寺再次声名大振,一时间游人络绎不绝。“停宫致仕”后,白居易更加放情于山水,赏玩泉石风月。因慕恋香山寺清幽,白居易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并把这里作为了自己最终的归宿,在他七十四岁时,和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等6人先是结成了“尚齿七老人会”,后来,又有百岁之人李元爽,95岁的禅师如满加入,号称“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写下了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年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香山寺二绝》这里所描绘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写照。为保存诗稿,白居易又把自己从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到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所作的诗,共800首,合成12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收藏在香山寺藏经堂内。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再次出资修复藏经堂,并收集缀补5000多卷佛经,藏入其中,可以说白居易为唐香山寺的再兴竭尽全力,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履道里私第去世,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附近如满法师塔之侧。”

    富弼说完都觉得自己厉害,谜面还有好些个自己一开始都不会,没想起来。

    “富哥哥,真厉害!”居厚投来羡慕的眼睛。

    “富六郎确实是厉害!”晏殊笑着夸道。

    婉儿没敢喊…就在旁边…现在变成爹爹跟富弼还有居厚在前面,婉儿自己在后面。

    “长姐,怎么不说话啊!”居厚问。

    “你们聊,我不说话。”婉儿愉悦的感觉让他们三说去吧,自己反正也不会,听风不如见的,那是谁…